專家傳真-全球糧價漲勢再起 提升農作自產率要加把勁
極端氣候已對農漁畜牧業造成負面影響,2023年全球稻米產量恐出現20年來最大短缺,導致價格上揚。圖/本報資料照片
在全球經濟疲軟、地區衝突和極端天氣等因素疊加影響下,今年全球糧食嚴重不安全的狀況,恐怕會繼續加深。
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發佈的7月稻米價格指數顯示,稻米價格較前月上漲2.8%,較去年同期上漲19.7%,創2011年9月以來的最高水準。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FPRI)資料也顯示,自2022年9月以來,全球稻米市場價格上漲15%~20%。聖嬰現象導致全球稻米減產,加以印度、俄羅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聯酋)等國家採取稻米出口管制措施,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等主要稻米進口國正在搶購稻米,讓問題惡化,很可能推高新一波的全球糧食價格。
■稻米出現20年最大短缺,
各國進口策略面臨考驗
極端氣候已對作物產量、畜牧業和漁業造成負面影響,當前制約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包括:日益稀缺且品質下降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以及在可持續農業方面的投資匱乏。據估計,2023年全球稻米產量恐出現20年來最大短缺,導致價格上揚。全球有逾35億人口以稻米作爲主食,有近9成集中在亞洲。根據英國智庫預測,到2045年將有70%的糧食生產將因高溫風險,而使收穫量大幅降低,主因在於高溫使農夫無法在戶外工作,還有豪大雨淹沒稻田,都會讓糧食產量銳減。
自去年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凸顯了糧食資源依賴外國的危險,尤其在當前混亂的國際關係下,爲避免對國家生存構成威脅,維持國家糧食生產成爲政府的重要施政事項。日本農地面積在60年內減少了3成,考量在國際市場上,購買糧食時競爭不過中國,日本政府正積極修正過去高度依賴糧食進口的錯誤政策,新措施包括對轉種作物的補貼和飼料用白米的支持,修改對水田比旱田更爲優渥的補貼體系。
臺灣稻米產量高於消費量,且國內麪食消費逐漸增加,令人憂心的是目前臺灣的糧食自給率僅有3成多,穀類、油類、乳品均高度仰賴進口,且農業生產用的飼料、種子與肥料也多半來自國外。
■我「大糧倉計劃」未達標,
多管齊下才能確保供給韌性
蔡政府自2016年起提出「大糧倉計劃」,給足補貼(重點推動作物如大豆及硬質玉米每期作每公頃獎勵6萬元),還推出高粱收入型保險,由中央補助1/2保費,部分縣市政府加碼補助,目標是2020年雜糧栽種要達10萬公頃,以降低對進口雜糧的依賴。儘管如此,由於國內生產成本皆高於進口價格(以2021年爲例,國產硬質玉米每公斤生產成本16.27元,比美國玉米每公斤9.5元的進口價格高出71%),國產雜糧不具有生產成本優勢,且生產效率不高,以致迄今仍未達標(2022年僅80,523公頃),雜糧進口替代率僅6.2%。
解決之道,除強化區域協同保供能力,提高進口供應鏈的穩定性和韌性外,爲了提高國內雜糧、穀物的自產率,除提高補貼誘因,強化農民天然災害防範能力外,更應從品種改良,技術創新,多元加工及優化糧食庫存結構等方向努力改進,並透過改善牲畜管理和避免過度攝入肉類,來減低對飼料原料的需求。臺灣政府更應該提高消費者對環境可持續和健康飲食的認識,建立節約減損就是增產的理念。
最後,受氣候變遷影響日趨嚴重的農業部門,能否在爲所有人提供充足糧食的前提下,大幅度推進全球溫室氣體(GHG)的減排,也是未來農業施政的重要關鍵,唯僅靠農業部門遠遠不夠,需要整體宏觀經濟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