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雜糧自給率 雲林縣試辦玉米、大豆輪作

雲林縣四湖鄉的大豆種植區以機械化採收大豆。(周麗蘭攝)

受新冠肺炎疫情、烏俄戰爭影響,國際糧食供應鏈產生劇變,臺灣的產業端發動契作種植,以大豆、玉米2項主力雜糧需求最爲迫切。(周麗蘭攝)

因應後疫情時代及俄烏戰爭影響,臺灣長期仰賴進口的小麥、大麥、大豆、玉米等原物料,農糧署推動本土種植生產計劃,臺灣大豆產業策聯盟今(12日)在雲林四湖舉辦自動化機械示範,推薦農民種植省水省工的玉米、大豆輪作。

農糧署署長鬍忠一表示,國內糧食自給率只有6%,每年雜糧進口約800萬噸,其中玉米400萬噸、大豆260萬噸、小麥140萬噸。

受新冠肺炎疫情、烏俄戰爭影響,國際糧食供應鏈產生劇變,臺灣的產業端發動契作種植,以大豆、玉米2項主力雜糧需求最爲迫切。去年臺灣大豆種植面積3303公頃、自給率僅0.1%;玉米種1萬5000公頃、自給率2.5%。

胡忠一指出,大多數農地維持種水稻,生產量過剩,且過程使用很多水,該署在北部試辦水稻、雜糧輪作3年,大豆用水量比水稻少一半,一公頃可節省6700至8000噸水,還可減少用肥用藥,並增加土壤肥力,種1公頃大豆比水稻省約4萬元成本。

臺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今(12日)在四湖鄉舉辦國產大豆玉米輪作示範記者會,分享田間管理技術,以及採收後處理技術。

大豆聯盟推行一期作大豆、二期作玉米的輪作方式,田間資材及作物管理則與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等專家技術合作,導入循環益生菌有機質肥料,並大量運用智能自動化施肥機械,以達到順利轉作的目的。

雲林縣北港鎮雜糧產銷班員指出,過去大豆、玉米多與水稻進行輪作,口湖鄉近年嘗試一期大豆、 二期玉米的輪作模式,導入現代化機械、管理模式,合作農友的意見回饋都很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