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私募市場與ESG永續發展的距離
私募與公開市場於ESG發展的差異,源於市場結構和法規的差別。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年世界各地的監管機構不斷向企業加壓,促使企業提升環境、社會及企業治理(ESG)方面的透明度,無疑令ESG在企業決策中變得越來越重要。公衆壓力的重要性亦不容忽視。決策時優先考慮ESG因素的企業,不僅有助提升企業獲利、降低外部風險,且往往更吸引僱員、客戶及供應商。投資市場則有越來越多投資人提升對於永續投資的關注,期望投資於既能獲利又對社會環境帶來正面影響的企業。
儘管公開市場在促進ESG發展方面不遺餘力,但ESG於私募市場仍較少被探索,這差距亟待縮減,因根據Preqin數據,預期2026年全球私募市場規模將增加至17.77兆美元,若私募市場能在ESG方面有所作爲,其影響力將不容小覷。
■私募市場監管少 ESG績效難衡量
私募與公開市場於ESG發展的差異,源於市場結構和法規的差別。在公開市場,企業受到較嚴格的揭露要求與監管,使投資人較易評估上市公司的ESG績效,並可透過股東身份積極參與,甚至以股東決議投票影響公司決策。反觀私募市場受到的監管相對較少,市場規則也不同,因此私營企業的ESG績效較難被衡量。若要在私募市場納入ESG因素,可能較公開市場複雜,且必須採取不同方法。
私募市場投資人事實上具有將ESG納入企業營運流程的能力,因大部分私募市場投資人爲相關私營公司的管理者,握有公司大部分股權,擁有足以推動企業作出重大變革的影響力。此類投資人更可能透過積極參與管理團隊工作,直接推動以ESG因素爲優先的企業決策,更靈活的根據私營企業每項資產的具體發展需求及目標,制定相關ESG行動。
令人振奮的是,私募市場企業已開始意識到ESG因素對創造長期價值的重要性。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近期一份報告顯示,逾75%私募市場投資人正計劃不再投資非ESG的資產。同時,富達也發現越來越多私營企業、創投公司和機構投資人,開始將越來越多不同面向的ESG因素納入投資決策和投資組合管理當中。
例如,越來越多私營企業支持「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相繼公佈積極的ESG目標,期待達到與《巴黎協定》主張相同,將全球暖化控制在較工業化前上升攝氏1.5度的水準,藉此展現公司對減少碳足跡和降低氣候變化影響的承諾。
此外,達到完全抵銷碳排放量,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目標之一。就富達觀察,私募市場日益關注於2050年實現零碳足跡,致力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到一定水準,並透過造林或碳捕捉和碳儲存等行動,吸收剩餘溫室氣體,於實現此目標上發揮領導作用。
私募市場納入ESG因素的另一主因是,期望吸引面臨更多ESG監管要求的歐洲及機構投資人注意。目前私募市場內符合歐盟《永續金融資訊揭露條例》(SFDR)第8條和第9條的基金數量,正朝公開市場急起直追。
■雖已跨出大步 但挑戰仍不少
儘管私募市場已在ESG發展上跨出一大步,惟在投資決策及監管納入ESG原則仍面臨不少挑戰。與公開市場相比,多元化的私募市場較少具備標準化ESG報告框架,資訊揭露較少,可靠的ESG數據有限,透明度也較低,以致增加投資人比較私營企業ESG績效的難度,亦難評估ESG因素對相關投資前景的影響,以掌握相關投資風險及契機。
面對這些挑戰,投資人、企業和監管機構必須攜手提高數據的獲取性、制定標準化ESG報告框架、並發展將ESG納入私募市場的最佳方案。
富達相信參與治理並設定可信的ESG目標是好的開始。私募企業與資產管理公司共同就ESG議題進行協作並制定穩健目標,有助識別和減低風險並提高ESG績效,而持續追蹤和評估ESG績效,有助企業制定長期報告的指引和準則。
此外,必須考量如何從投資決策流程初期即納入ESG因素。這涉及制定明確的永續投資方針、篩選投資項目標準,以及根據ESG評估和報告框架,對投資項目ESG因素進行徹底盡責調查。
隨着投資人需求增加和法規變化,富達預期ESG因素將成爲私募市場的特點。私募市場內的資產類別和投資種類衆多,必須進行徹底的研究方能駕馭ESG發展趨勢。鑑於私募市場ESG投資爲投資人提供額外的選擇,也創造以投資爲社會帶來正面影響的另一管道,私募市場是邁向永續未來不容錯過的投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