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透過政府基金ESG投資 促進企業永續發展
在此背景下,過去企業營運以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爲目標,忽視環境、人權及社會發展等議題,使社會付出更大潛在代價之經營邏輯受到巨大挑戰。從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角度,評估企業經營的永續發展與對社會及環境的影響躍爲主流。國際退休基金、主權基金、中央銀行及機構投資人紛紛將ESG納入投資決策,透過資本市場的力量,對社會永續發展產生正向影響。
各國退休基金、主權基金及央行陸續將ESG設爲投資條件。美國加州教師退休基金(CalSTRS)、日本政府退休金投資基金(GPIF)及英國大學教職員退休基金(USS)等全球三大退休基金即於去(2020)年3月發出聯名信,表示不考慮對利害關係人(包括環境、員工和社區)影響,僅專注使收益最大化的企業,其長期成長將面臨風險,此類企業對三大基金而言,是不具吸引力的投資目標。同樣地,只關注短期財務績效,未將ESG因素整合進投資評估流程,並忽視永續發展相關長期風險和機遇的資產管理公司,對三大基金來說,也不是具吸引力的合作伙伴。
英國央行(Bank of England)甫於今(2021)年11月公佈並開始操作「綠化(greening)」公司債購買計劃(Corporate Bond Purchase Scheme, CBPS),根據碳排放密度、減排進展情形、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及經第三方驗證之減排目標等四項標準進行評估,購買符合標準公司所發行之投資級英鎊計價公司債。後續並將逐步提高評估標準,依據各公司之氣候相關績效表現,買進或賣出其公司債。中期目標爲2025年將CBPS投資組合之加權平均碳密度(Weighted Average Carbon Intensity)降低25%。英國央行希望藉由CBPS之綠化策略激勵公司訂定並遵守可行的減排計劃,並期以身作則,鼓勵其他投資人進一步綠化投資組合,引導經濟行爲轉變之政策動機鮮明。
此外,景順(Invesco) 2021年「全球主權資產管理研究報告」(Global Sovereign Asset Management Study)調查了82檔主權基金及59國央行,計141位投資部門主管,其管理之資產總值達19兆美元。調查結果顯示,擁有具體ESG政策的主權基金及央行已由2017年36%增加至2021年53%,且約50%的主權基金及央行已將ESG納入投資分析,願意進行影響力投資。63%受訪者認爲處理氣候變遷問題是央行的使命;45%認爲應把減緩氣候變遷列爲貨幣政策目標;64%認爲綠色債券是一種理想的外匯存底投資。
從國際ESG發展趨勢來看,一方面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SASB、GRI、SFDR、EU Taxonomy等資訊揭露及標準訂定之基礎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另一方面世界各國退休基金、主權基金,甚至央行等政府具影響或主導力的機構則帶頭積極參與ESG投資,以政府基金的角色,發揮社會影響力。藉由長期且規模大的優勢,將影響力擴展至基金公司等私人投資機構,以及上市公司。
我國政府基金部位龐大,整體勞動基金規模於今年9月底達新臺幣5兆元,退撫及公保基金合計亦達1兆元,若能參酌國際經驗,考慮制定ESG投資機制及委外投資流程,定期揭露有關ESG或永續基金投資及委外金額,相信不只可提升我國企業參與ESG的決心,也能對我國資本市場永續發展發揮良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