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之三|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推動全社會節能低碳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

設備產品廣泛應用於各行業領域,是構建綠色低碳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的基礎支撐。我國正處在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關鍵時期,也處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攻堅階段。近日,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明確強化綜合政策保障,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對提升全社會節能低碳發展水平、培育壯大綠色低碳新質生產力、更好滿足人民羣衆美好生活需要等具有重要意義。

一、聚焦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重點設備產品,深入挖掘節能降碳潛力

我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總量大,與生產和生活領域用能設備產品規模巨大、節能環保降碳水平參差不齊等密切相關。隨着我國經濟社會加快步入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大量低效、落後設備產品成爲制約轉型升級發展的突出短板。以電機爲例,目前我國電機保有量超過30億千瓦,電機用電量佔全社會用電量一半以上,但在役高效電機比重僅爲20%左右。考慮到各類生產和用能設備、耐用消費品等普遍具有較長使用壽命,並且對上下游產業和用能環節等影響較大,一旦固化於低效、高碳的粗放發展路徑上,從長遠看,不利於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美麗中國等戰略目標。

《行動方案》聚焦量大面廣、帶動作用強的重點行業領域設備和主要耐用消費品,通過加快設備更新改造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推動先進產能、高效產品比重持續提升,從源頭上促進節能降碳水平不斷升級,既有利於擴大國內需求,也有利於提高終端用能產品能源利用效率。同時,結合我國能源需求結構變化趨勢,既注重鋼鐵、石化、電力等兩高行業節能降碳,也重視機械、航空、船舶、電子等一般製造業設備更新改造,推動設備產品更新與新能源、新材料、數字經濟應用等深度融合,不斷挖掘跨行業跨領域節能降碳潛力。

二、圍繞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重點方向,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綠色低碳水平

當前,綠色低碳發展成爲全球大勢。我國部分重點用能行業能效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清潔能源裝機規模快速上升,新能源產業、電動汽車產業等已經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優勢,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綠色低碳發展總體水平仍有明顯差距。以新能源汽車爲例,雖然2023年新能源汽車銷量佔我國全部汽車銷量比重達31.6%,但佔汽車保有量比重僅爲6.1%,並且從產業鏈供應鏈看,無論是上游原材料、動力電池等環節,還是下游二手車、電池回收梯次利用等環節,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都有較大提升空間。

《行動方案》堅持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既注重推動先進設備產品加快替代,也重視廢舊設備產品回收循環利用,有利於從全鏈條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減少能耗和碳排放。同時,注重先立後破、破立並舉,錨定美麗中國建設目標,推進生產製造、加工轉換、流通消費等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將鼓勵設備產品更新與依法依規淘汰不達標設備產品有機結合,推動傳統生產力不斷向新質生產力躍升。

三、注重統籌兼顧、激勵約束並重,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既利當前又惠長遠,不僅對進一步強化全社會節能降碳、促進有效投資和綠色消費等具有重要作用,對鍛造產業競爭新優勢、促進工業化城鎮化提質升級、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也有重要意義,有利於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環境高水平保護。

由於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涉及生產和消費各個環節領域,是複雜的系統工程,存在企業改造升級投資的意願有待激發等問題。2023年,我國製造業技術改造投資相比上年增長3.8%,比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低了2.7個百分點。同時,許多地方政府負債率較高,教育文旅醫療等民生領域投入相對不足,也抑制了居民在消費品升級方面的需求增長。此外,由於節能、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體系不健全,市場無序競爭問題仍然存在,造成“劣幣驅除良幣”等亂象。

《行動方案》注重激勵和約束措施並重,通過完善財稅、金融、要素保障等綜合支持政策,着力降低企業設備更新和居民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投入成本,在優化市場環境基礎上,形成推廣高效節能降碳產品的長效機制;通過嚴格落實法規標準,加快淘汰落後設備產品,破除地方保護,爲先進設備產品開闢更大市場空間,推動高質量節能降碳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同時,堅決不搞“一刀切”,注重考慮企業承受能力和消費者接受程度,依靠市場提供多元化供給和服務,滿足更新換代差異化需求。此外,設備更新行動注重向民生領域傾斜,通過加大老舊小區改造、老舊住宅電梯更新升級等,推進建築節能改造,既推進全社會實現節能減碳,又提高居民生活舒適度,確保廣大人民羣衆切實得到實惠。(孫穎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田智宇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可持續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