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籲新冠改爲社區監測 羅一鈞吐1原因打回票

指揮中心表示,社區監測比較像是重點族羣監測,篩檢策略改變,黑數就會增加。(資料照 羅永銘攝)

新冠肺炎疫情趨緩,由於疫情已進入地方流行,公衛學者呼籲政府將新冠肺炎改列第4類法定傳染病,轉爲「地方流行」的社區監測。如此一來,在沒有BA.4/5的情況下,8月底的個數將達到約6500例,若BA.4/5佔比升至4成,8月底個案數仍會控制在萬例以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社區監測比較像是重點族羣監測,篩檢策略改變,黑數就會增加,帳面上的病例數會下降,但是對於傳播的流行趨勢無法精確掌握。

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根據過去資料所推估的流行曲線,如警戒措施仍未鬆綁,維持在「大流行」的警戒防疫狀況下,直至7月底,單日確診個案將有2萬7136例,8月底則是2萬3469例左右。在高度警戒下,會影響醫療能量,無法好好照顧慢性病患,但倘若臺灣轉變政策,改爲「地方流行」社區監測策略,將降至7月底的1萬2738例,8月底的6426例。

如於8月底,BA.4/5佔比達4成,且維持「大流行」警戒防疫,陳秀熙表示,單日個案數則會由原先的2萬6934人,上升至3萬5000例(單日族羣感染率0.2%),而轉爲「地方流行」的社區監測腳步若夠快,則將由原先的6426例上升至9000例(單日族羣感染率爲0.04%),仍能控制在1萬以下,整體而言,仍建議大家維持「新常態生活」策略。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地方疾病監測,比較像是重點族羣檢測,而不是大規模篩檢,篩檢策略改變,確診人數就減少,而不是感染人數減少,是偵測的比例下降,即黑數增加的意思,不過傳播的流行趨勢還需掌握。

羅一鈞表示,我們打算觀察Omicron BA.4/5的入侵,再來討論監測的方式是否有需要調整,以免發生新流行時,因爲有調整監測方式而沒有監測到。我們目前採取的是有限制的採檢,監測已經沒有那麼密集,如果立刻改爲地方流行疾病的方式,當然帳面上的病例數會下降,但是對於傳播的流行趨勢無法精確掌握的話,對防疫策略會有不利的影響,所以我們還需要繼續觀察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