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大橋進度逾半 專家籲設監測

2020年10月5日宜蘭縣/重建的南方澳跨港大橋造型發想是「鯖魚的故鄉」,完成後將結合交通與觀光於一體,圖爲完工後示意圖。(公路總局提供/李忠一宜蘭傳真)

2019年10月1日南方澳大橋意外斷裂,造成6死、13傷重大意外;近日高雄因連日豪雨,7日中午高雄桃源區明霸克露橋被沖斷。不過,南方澳大橋斷裂時無風無雨,明霸克露橋卻是溪水暴漲、水流湍急而斷。橋樑專家表示,每座橋的所在地天然環境不一樣,監測重點也跟着不同,都要量身訂做,因橋而異。

公路總局10日說明南方澳大橋原址重建工程進度,該橋去年7月16日開工,預計明年10月完工,橋身採用鯖魚意象造型,總經費約9.79億元。目前進度52.51%,施工順利。

臺北科技大學特聘教授宋裕祺則提醒:橋樑監測不可少。去年宋裕祺帶領研究團隊開發「橋樑自動監測系統」,目前已應用在西濱、蘇花改等公路重要橋樑上,就是爲了避免南方澳大橋斷裂憾事重演。

宋裕祺說,南方澳大橋是因爲鋼索鏽蝕而發生意外;此外鋼索熱漲冷縮,中午天氣熱、鋼索伸長、橋面往下,半夜變冷、鋼索縮短、橋面擡升。監測系統會訂警戒值、行動值,超過警戒值就要注意,達到行動值就可能要封橋檢查等。

宋裕祺說,監測重點因「橋」而異。例如砂石車常經過的橋,上橋前可能會裝地磅,也可埋沉陷計(位移計),監測大梁的變位;此外,監測系統還包括水位計、流速計、傾斜儀等,若橋樑在山區就要注意土石流,海邊就要注意沖刷效應。

又如明霸克露橋被水沖斷,宋裕祺說,現在大部分是目視水面是否快到橋底或大梁底部等等,但是隻看水面不準,因爲可能水面還沒有很高時,底下基石已被沖刷掉。此外臺灣地震多,因此一般都會在橋墩或是橋樑上部裝加速度計。

宋裕祺說,臺灣有2萬8千多座橋,國家預算有限,不可能通通裝監測系統,只能優先監測兩類橋:第一是所在地的危險程度較高,或是橋身老舊者;另一種是橋型較特殊、較不被熟悉者,比方全世界最大跨距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淡江大橋,施工階段就會配合安裝監測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