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總統 能否還給人民平安回家路

車禍受難者家屬給準總統賴清德一封信,期望他信守承諾,提出具體改善交通安全計劃及改善時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去年臺南三歲余姓女童遭撞身亡案引發關注,其父日前在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成立大會上致詞,並給準總統賴清德一封信。期望他信守承諾,提出具體改善交通安全計劃及改善時程,還給人民一條平安回家的路。

社會大衆期望的交通安全改善,與政府目前進行方式有明顯落差,原因主要在於要建立「以人爲本」的道路交通安全環境,看似遙不可及,無法得到民衆認同。去年十月公佈的交通事故死亡二九一人,比前年同期還增加廿三人,是連續三個月下降後再升高,交通部長王國材坦言,去年死亡人數降百分之五的預定目標難以達成。其關鍵原因,是政府目前的道安改善措施只能治標難以治本。

交通事故原因,主要與用路人交通行爲有關。比較這幾年用路人交通因素之背景差異,再參考美國最近的分析,因擔憂疫情、通膨及極端氣候等壓力,已導致部分駕駛在路上用藥或喝酒及出現路怒症,加上智慧型手機分散注意力,使交通事故頻率升高。這似乎也驗證了這兩年臺灣在交通環境難以改變下,自撞事故攀升的原因,造成交通改善成效形似碰運氣般,運氣好死傷數據就降,運氣差就又回升。唯有推動公共運輸,儘量減少民衆開車及騎車纔能有效改善。

要治本,就必須真實面對臺灣道路面積有限,難以容納高數量多元運具,造成嚴重混合人車流的問題。要改變成以「人」爲主的規畫設計,維護行人安全,唯有循序漸進減少運具的數量與種類,甚至管制部分運具使用,簡化改善複雜多元危險的交通環境,減少人車動線衝突。交通部爲維持國道交通效率,在國五實施匝道儀控甚至主線儀控及高乘載車輛管制時段等管制措施;如今爲了交通安全,更應與社會大衆溝通說明,開始實施必要的運具管制促使交通減量的政策。

建議中央訂定交通減量的關鍵績效指標(KPI),要求各縣市政府透過公共運輸月票的明顯優惠、轉乘接駁便利性措施、提高私人運具使用成本與限制部分運具等,藉由推拉力量逐年降低交通量。在交通工程方面,除持續改善路口行人安全設施、設置行人早開或行人專用時相、人行道規畫設計、人行道障礙物遷移、及非號誌路口改善等,應透過各式社區化交通管理,與社區民衆溝通說明,改善交通環境人人有責。參考如荷蘭的生活街道、美國的交通寧靜區、日本的人車共存道路規畫,及臺北市大學裡的推動經驗,爭取支持設置「交通友善區」,藉由社區民衆交通需求調查分析,規畫設計適當的交通工程,設定速限卅甚至廿公里,達到促使車輛降速以限制通過性車流的目的,以社區交通減量與分流方式避免人車衝突,由下而上及由小而大,有效改善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