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窄門”的蜂巢能源成了“短刀大戶”
2023年新能源汽車行業雖然在高速發展,但電池企業卻行之艱難。
不久前,蜂巢能源董事長兼CEO楊紅新在深圳參加了一場行業閉門會議。據其透露,會上絕大部分上市公司老總都提到了“增收不增利”,全行業產能利用率仍比較低,尤其是價格快速下滑,雖然有利於車企客戶和終端消費者,讓市場快速擴大,但短期內卻給電池企業經營帶來巨大壓力。
面對越來越卷的行業競爭,蜂巢能源如何進行週期性的戰略調整?“用全域短刀打開市場。”蜂巢能源董事長兼CEO楊紅新給出答案。
全域短刀+全系快充
找到應對內卷的方式方法
2023年12月12日(上午),廣汽埃安旗下因湃電池智能生態工廠正式竣工投產,同時發佈彈匣電池2.0新突破——P58微晶超能電池。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電池企業都將技術路線從傳統的方形擴展包轉到疊片上,但相比其他電池企業,蜂巢能源則更早佈局這一領域。
兩年前,蜂巢能源就已將重點佈局在短刀上,產品涵蓋L300-L600全尺寸短刀電池及1.6—4C全域充電範圍。兩年後,蜂巢能源又將重點佈局在了全域短刀+全系快充上,同樣是在2023年12月12日這一天(下午),在蜂巢能源湖州工廠舉辦的第四屆電池日上,“領蜂2024戰略”正式發佈,涵蓋產品領先戰略、蜂速服務戰略和AI智能製造戰略三大戰略。
產品領先戰略:針對BEV、PHEV、商用車和儲能市場,推行全域短刀策略,並在乘用車領域全球首推全系短刀快充迭代升級產品,覆蓋2.2-5C全場景應用。蜂速服務戰略:以客戶爲中心,迅速響應客戶需求,爲客戶提供及時而迅速的服務,實現實物質量和服務質量雙提升。AI智能製造戰略:瞄準鋰電智造難題,加速AI應用,解放鋰電極智生產力,大幅提升製造效率和產品良率。
伴隨新能源汽車消費痛點已從“續航焦慮”轉向“補能焦慮”,快充成爲市場剛需,蜂巢能源相繼發佈多款短刀快充產品,併成爲全球首個基於短刀規格做出2.2-5C快充的電池公司,其短刀快充電芯可覆蓋市場上幾乎所有的主流乘用車和商用車。
“短刀與快充的結合,能更好地解決插混及純電車型對於電池的性能要求。”據楊紅新介紹,在純電車型高壓化趨勢下,電芯容量將向100-150Ah演化,相比其他傳統電池,蜂巢能源的短刀快充電池具備更高體積利用率,在循環性和安全性上表現更好,同時還具備極強的兼容性與適配性,更適合CTC設計。
自2021年提出全域短刀戰略起,到2023年全面落地,蜂巢能源作爲短刀疊片電池的開創者,已在三大基地(5月鹽城、7月上饒、10月成都)導入“短刀+飛疊”技術和產品,良品率達到98%,產品缺陷檢出率達到100%。
不難看出,蜂巢能源正通過全域短刀的規模化優勢來攤平製造研發成本,以此來應對更爲激烈的市場競爭。尤其伴隨“領蜂2024戰略”的發佈,蜂巢能源將在產品、製造和服務上苦練內功。
與此同時,蜂巢能源還制定了2024年經營目標:國內戰略客戶超11個、海外戰略客戶超6個、新車型導入超40款、製造成本下降40%、採購和技術成本下降20%……“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否則在行業競爭中就很難生存下去。”在楊紅新眼中,蜂巢能源選擇了一條正確且艱難的道路,只有走窄門、走差異化、走技術領先才能長久,雖然會付出比別人多的成本代價、踩過比別人多的坑,但正確的事情就一定要堅持下去,直至全球領先。
爭當細分賽道之王
從品類創新戰略到產品領先戰略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下定決心、認準方向,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產品領先,是蜂巢能源“領蜂2024戰略”最核心的內容之一。起初,蜂巢能源曾提出過品類創新戰略,那是因爲當時行業裡還沒有短刀疊片電池這一新品類;如今,蜂巢能源早已完成了這一新品類的開創,所以轉向產品領先戰略。
產品領先戰略主要包含4個領域:BEV、PHEV、商用車和儲能。在BEV賽道,蜂巢能源推出L400和L600兩種規格LFP短刀快充電芯,容量分別爲105Ah、130Ah和133Ah,可實現最高4C充電倍率。
按照規劃,基於L600的短刀快充電芯將覆蓋3-4C場景,預計2024年3季度量產;基於L400的短刀超快充電芯將覆蓋4C及更高倍率場景,可全面滿足市場主流800V高壓車型,將於2024年4季度量產。
油電同價趨勢下,PHEV成爲與燃油車正面交鋒的主戰場,據相關預測顯示,未來3年PHEV在新能源汽車銷量中的份額有望接近50%。爲賦能車企競爭力,蜂巢能源依託“飛疊+短刀”打造的混動專屬平臺,現已擁有PHEV市場最完整的產品佈局。
根據PHEV市場大電量長續航、純電使用率上升、充電便捷性需求加大等趨勢,蜂巢能源發佈“第二代混動電芯”,將旗下PHEV市場熱銷單品62Ah、90Ah和117Ah全系升級成2.2C快充,並且加速不加價。“第二代混動電芯”將帶動蜂巢能源未來重點車企客戶爆款車型的全面進化,進一步強化了蜂巢能源在PHEV市場的領先地位。
不僅如此,蜂巢能源還推出了面向PHEV市場的3款首發新品,分別是全球首款超300KM續航混動鐵鋰短刀快充電芯、全球首款超350KM續航混動三元短刀快充電芯和全球首款800V—3C混動快充電芯,進一步滿足了45-65KWh配置的B級和C級SUV/MPV混動車型需求。
在商用車賽道,蜂巢能源採用商乘共用和商儲共用策略。楊紅新解釋道:“商用車市場體量小、訂單制不穩定,雖然在高速增長,但不足以支撐產線大規模製造,我們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讓商用車和乘用車共用。”
伴隨動力電池已從技術競爭逐步轉向運營競爭,蜂巢能源推出全球首款商乘共用短刀電池和全球首款商用車短刀標箱,這一設計方案完全採用乘用車安全標準和方法去實現商用車安全。考慮到商用車換電成本太高、很難標準化,蜂巢能源還開發了移動式儲能,可直接將光伏風電廠搬到換電站使用,並基於此推出全球首款商儲一體化電池包——玄武岩。
據悉,玄武岩採用高安全短刀電芯,集成度更高,可減少約15%的零部件數量,並能做到針刺不起火不冒煙,以及根據不同場景實現不同電量的智能調用,用以滿足主流車企和儲能企業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互通互換。
“儲能內卷程度甚至超越動力電池,怎麼辦?總要有破局之法,那就是不做同質化、只做差異化。”楊紅新認爲,“飛疊+短刀”技術路線是未來儲能市場更安全的解決方案,投資更低、效率更高、質量控制更好把握。
所以在儲能賽道,蜂巢能源基於“飛疊+短刀”解決方案,發佈全新飛疊短刀儲能電池迭代產品,包含尺寸不變但體系升級的350Ah飛疊短刀儲能專用電芯,尺寸加厚的710Ah飛疊短刀儲能電芯,以及3款容量分別爲310Ah、330Ah和660Ah的長壽命體系儲能電芯。
“以目前內卷程度來看,幾乎每半年電芯就要迭代一次。”在楊紅新眼中,350Ah的推出不是終點,而是起點,要意識到未來該如何迭代。此外,蜂巢能源還推出全球首款使用大容量、短刀疊片組裝而成的標準化6Mwh-20尺集裝箱,這也是全球單體容量最大的標準集裝箱,系統成本下降5%-10%的同時,單箱裝電量上升15%-20%。
另在前沿技術佈局上,有人質疑鈉電池到底有沒有開發的必要性?楊紅新認爲有必要開發,“雖然量產會遇到成本問題,但鈉電池的低溫容量遠遠優於鋰電池。”於是,蜂巢能源率先發布全球首款350KM+續航短刀鈉離子電池和全球首款短刀儲能鈉離子電池,現已完成所有可靠性測試,低溫性能優勢較爲突出。
此外,蜂巢能源還推出了全球首款方形半固態電池——二代果凍電池,突破方殼中高鎳摻硅體系膨脹瓶頸,相比液態三元,二代果凍電池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上顯著提升,目前已經完成A樣開發。
面臨服務挑戰
做比優秀更卓越的公司
前三屆電池日上,蜂巢能源更多圍繞產品和技術發佈;在第四屆電池日上,蜂巢能源則主要圍繞戰略思考。“面對產品領先、卓越運營和貼近客戶這3個維度,1個維度做好是優秀公司,2-3個維度做好是卓越公司。”楊紅新在產品領先維度上給蜂巢能源打了四星,但在卓越運營和貼近客戶維度上卻打了兩星,這意味着蜂巢能源要進一步加強在製造領域、運營領域和交付領域的優化與提升。
令楊紅新滿意的地方是,2023年蜂巢能源共搭載40款車型,總出貨量達到13GWh,PHEV領域排名前三;不滿意的地方是在下半年交付上升階段,面臨了巨大的服務挑戰,包括訂單的精準性和售後質量等,“建立快速響應和快速升級機制至關重要,找準細分市場、找準爆款車型、找準大單品,是接下來的重點工作。”
爲此,蜂巢能源於年內新增若干家戰略客戶,這些優質客戶將爲蜂巢能源帶來巨大品牌釋能和銷量提升。爲更貼近客戶,蜂巢能源還建立了8個專業失效分析中心,對EQMS和CRM系統進行升級,推行數字化質量管理體系。
此外,達州鋰電零碳產業園作爲蜂巢能源的重要生產基地,現已進入設備調試階段,預計明年1季度量產;藤青青作爲蜂巢能源的電池回收公司,也已完成獨立融資,融資規模1億元,並與21家整車廠、電池廠和第三方實現戰略合作。
除在國內打造5大區域服務中心外,蜂巢能源還要面對國際市場,爲滿足全球車企電動化轉型訴求,蜂巢能源在客戶服務速度上進行了調整,做到速響、速達與速決。泰國工廠歷時5個月的建設,首個電池包已於2023年12月20日正式下線,明年2月開始交付,主要供應PHEV、HEV和BEV 3款產品;德國H工廠將打造成爲一個電池儲能生產基地,並通過“三方合作+客戶授權”模式,積極尋找國際專業服務商。
從規模和速度之爭
向質量和效益之爭轉變
眼下,鋰電行業內卷加劇:一方面,海外擴張面臨週期長、合規嚴格和有經驗人員匱乏等問題;另一方面,鋰電產品面臨迭代升級快、爬坡階段工藝不穩定、設備故障多導致產出低、仍有諸多工序環節上的品控需要人工進行以及減員增效很難快速實現等問題。如何從粗放式發展向精細化發展轉變,從規模和速度之爭向質量和效益之爭轉變,是全行業生死攸關的大難題。
兩年前,蜂巢能源在行業首發AI生態聯盟,旨在推動產業鏈製造模式的創新升級,據不完全統計,該聯盟在工業軟件方面的收入已超過5億元。兩年間,蜂巢能源承擔了一個個高水平的國家科研課題,編制了一系列國家智能製造標準並被列入工信部5G工廠名錄,孵化了AI專業服務公司——章魚博士。
其中,章魚博士是蜂巢能源旗下一家專注於智能製造的高科技公司,完全由蜂巢能源自主開發,目前已導入8個基地,落地應用30+場景和60+項目,過殺率<0.5、漏殺率0,是蜂巢能源提高產線質量和提質增效的重要手段。
爲徹底解放鋰電極智生產力,大幅提升製造效率和產品良率,蜂巢能源瞄準鋰電智造難題,聯合英特爾、西門子、羅克韋爾、清華大學、埃斯頓、中國電信和章魚博士等共建“解放鋰電極智生產力聯盟”,聚焦大數據、大算力和大模型在鋰電智造的應用與落地。
在研發端,蜂巢能源發佈首個新能源行業大模型應用,採用“通用大模型+鋰電專業模型”進行樣本生成、智能標註及通用開發。在生產端,蜂巢能源與清華大學聯合對極片性能進行智能預測,做到世界領先的電芯容量預測與電芯AI智能分選,實現產線設備和示範產品綜合良率99%,示範車間人效提升60%,整線OEE提升80%,打造解放鋰電行業生產力樣板工程。
動力電池作爲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關鍵技術,其研發創新已成爲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進步的重要力量。未來3-5年,蜂巢能源共建的“解放鋰電極智生產力聯盟”將打造產線原生算法算力先進架構,搭建高併發、高吞吐PB級數據處理平臺,共創深度融合工藝機理的AI大數據應用,推動行業走向內涵式發展。
點擊“在看”與世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