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熔斷”,豈是發個文就能解決的問題

本公衆號爲一線語文教師個人原創公衆號,所有文章均爲個人獨立撰寫,歡迎點擊上方的“水寒說語文”關注。

2024年第二十七期(總第797期)

最近,廣西南寧一所小學推出的教育教學新規,“超過晚上9:30,寫不完的作業也不用做了”,又在網上引發了一波討論熱潮。

有人覺得學生確實學業負擔太重,作業必須要減少;有人覺得自家孩子好像沒那麼多作業,減不減無所謂。有人爲學校的做法拍手叫好,自然也有人諷刺這是典型的形式主義。衆聲喧譁,是網絡的常態,在教育問題上尤其如此。各自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問題的角度自然不同,這很正常。

我既是一線教師,也是學生家長,下面聊聊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其實,關於“作業熔斷”這個事情,算不上什麼新聞,大到省區市的教育部門,小到一所學校,都出臺過類似文件。如果有有心人蒐集整理一下相關文件,估計上百個都不止了吧。

這些文件,都是爲了落實國家在教育領域“雙減”要求的要求,即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早在2021年4月25日,教育部就印發了《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提出“十條要求”。其中包括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初中不超過90分鐘。同時,要求各地要把禁止留作業作爲校外培訓機構日常監管的重要內容,切實避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

如果這個“通知”真正落實下去,學生五、六點放學,還會到晚上九點半還做不完作業嗎?還需要專門出臺關於“作業熔斷”的通知嗎?

各地各校不斷地出臺相關文件,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教育部通知的基本精神基本要求根本沒有落實下去,還停留在紙面之上。

何以會如此?教育焦慮導致從家庭到學校,都在拼命地“擰螺絲”,誰也不敢輕易放鬆下來。

如果孩子不完成作業,那絕大多數家長一定不敢做主可以不完成,總會擔心,如果不完成會不會被老師批評,會不會學業越落越多,會不會將來升學就業都成問題等等。如果學生不完成作業,絕大多數老師也不敢真正放開,要麼面臨家長認定其不負責任的批評,要麼面臨整體學業水平下降,難以承受學校考覈的壓力。學校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雖然不斷倡導要“雙減”,但也很擔心減少了學習時長,減少了作業量,會導致學生整體學業表現下降,會面臨來自各方的壓力。

這樣一來,就“苦”了孩子,陷入到越減負擔越重的怪圈,“減負”成了“加正”,學生學業負擔越來越重。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而不是不停地“發文”,發文只是表面功夫,治標不治本。

從家長的角度來說,要爲自己的孩子負責,要認清孩子的成長規律,要敢於放手,積極放手。不能把孩子的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也不能把孩子的學習任務變成了家長的學習任務,要把更多精力用在引導孩子成爲學習的主人上面來。

從老師的角度講,老師要爲全體學生負責,要從作業的數量、難度、科學性等方面有全面的把控,徹底摒棄學生作業越多,學習時間越長,學業水平越高的落後思想。要認真研究教育教學,而不是把更多時間精力都用來“死揪”學生上,用在埋頭批改低效作業上,真正做到減負增效。

從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角度來講,要摒棄“唯分數”“唯升學”的扭曲教育價值觀,要給老師乃至學生更多的自主發展的空間,只在大方向上做一些基本的把控和指導,而不是要“一竿子插到底”,處處要求留痕,管得過細過死。

全社會都要認清教育內卷的危害,嚴重內卷之下的教育,學生的付出與收穫非但不成正比,反而還會帶來更多的負面效應。在校學生厭學、心理問題發生率日益增高,畢業學生沒有人生目標,缺乏前進的動力,這都是危害的明證。

當然,最根本的解決之道,還是要增加教育投入,努力做到教育資源真正均衡,同時,要通過大力發展經濟,讓每個人都有更好的出路,社會資源不那麼緊張了,不需要拼命爭搶卡位了,自然作業是不是要熔斷這樣的教育領域裡的具體操作,就不會再那麼萬衆矚目了。

歡迎關注我的新書《用減法教語文》,書中有很多能夠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鮮活課例。具體內容可以點擊下面的文章鏈接:

之前還寫過另外一本書:《減法教育》,具體可以參見下面的文章鏈接:

圖片來自網絡,如涉版權,請聯繫刪除歡迎分享,若公衆號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