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一趟北京地鐵3號線Line 3真是大開眼界
工人體育場站大型壁畫《蹴鞠圖卷》
◎戶力平
最近,北京又開通了三條(段)軌道交通線路,其中3號線西起東四十條站,東至東壩北站,全長15.7公里,設10座車站,其中換乘站5座。
3號線不僅是一條交通線路,更是一條連接過去與未來、城市與自然的紐帶。它以獨特的方式將北京的城市風貌、人文歷史和現代科技完美融合。3號線有哪些車站,其建築有哪些亮點?沿線還有哪些人文歷史?近日,爲了深入瞭解這條地鐵新線,我踏上了一段探訪之旅。
車站凸顯“品位京城”主題
早上6點半,我與楊京生先生相約在3號線東四十條站A口見了面。他在地鐵公司工作了20餘年,對北京的地鐵建設與發展多有了解,所以請他爲我做“嚮導”。
或許時間尚早,進入車站的人並不多。走進一層大廳,頓覺寬敞明亮。仔細觀察,感覺這座車站比京城其他許多地鐵站的空間要大得多,可以用高大、氣派、壯觀來形容。
楊先生介紹說,3號線建設有着豐富的歷史背景和多重意義,其規劃始於上世紀70年代初,但直到2016年纔開工建設,每個站點都融入了北京獨特的文化元素,讓乘客在出行時還能體驗到豐富的文化氛圍。
我們乘電梯來到站臺。楊先生說:“1971年興建地鐵2號線東四十條站時,就預留了3號線的站臺和站廳,咱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就是傳說中東四十條站的‘站中站’。您仔細觀察,會發現這座車站具有獨特的復古風情,特別是與2號線的換乘,通過一條綠色復古色調的通道相連,乘客可以沿着這條通道從2號線站臺來到3號線站臺,體驗一種‘時空穿梭’的感覺,這種復古色調源於‘東四十條’,它是京城著名的歷史文化街區。”
東四十條站內有段神秘的樓梯,存在了50餘年,這個曾經掛着“乘客止步”警示牌的通道,如今終於“露出真容”,成爲地鐵2號線換乘3號線的入口。
楊先生介紹,3號線的每一座車站都各具特色,巧妙地融入周邊區域的文化和景觀元素,可以說是一站一景。比如東四十條站,採用了“致敬經典·城市印記”的主題,站內的色調、支撐立柱的外表紋理等都與2號線老站保持一致,營造出一種歷史與現代融合的氛圍,而這種設計不僅保留了地鐵站的歷史記憶,還通過現代手法實現了歷史與現代的和諧共存,可謂獨具匠心。
車站內還設置了母嬰室、寄存櫃、AED(自動體外除顫儀)、食品飲料售賣機等,方便大家出行使用。
近距離體驗列車行駛的動感
不經意間,一輛列車緩緩駛入站臺。進入車廂,我仔細環顧,首先感覺新奇的是駕駛室的設計。京城其他地鐵線路的車廂是完全封閉的,乘客幾乎看不到駕駛員及隧道里的景緻,所以難以體驗到列車在隧道中行駛的動感,而這條線路列車的駕駛室直接與車廂合二爲一,不單獨設置,駕駛員與乘客之間只有一道隔板,乘客通過隔板上的空間可以清楚地看到隧道里的景緻,由此更切實地體驗到列車的行駛感。只見不少乘客進到車廂後,便好奇地來到駕駛室後面,向前觀望,並舉起手機拍照。
楊先生介紹說,3號線依託先進的列車控制系統,實現全面無人干預的自動駕駛,具有很強的安全性能,所以列車駕駛室的設計比較獨特,一改以往地鐵列車完全獨立封閉的樣式,而是留出一定的通透、直觀空間,這樣使乘客能夠通過這個“窗口”領略到隧道里的景觀,尤其在列車行駛中能夠體驗一種特有的動感。車廂在外觀設計上則採用微笑的“京劇臉譜”,突出京味文化。車廂內部設備設施是藍白色調,爲乘客營造清新、舒心的乘車環境。
隨着短促的鈴聲響過,車門關閉,列車緩緩地啓動。不少乘客來到駕駛室後面,通過隔板上的空間,觀看列車在隧道中行駛的景象。幾位家長還將小孩子高高舉起,一雙雙眼睛好奇地觀看着列車行駛的前方景象,臉上滿是喜悅。我也忍不住靠近隔板,通過駕駛室寬大的玻璃窗,一覽地鐵隧道內的全景。只見圓形的隧道在燈光下呈現一種多維度的視覺效果,隨着列車速度的加快,使人彷彿進入了時空穿梭隧道,在動感中平添幾分愉悅之情。
“體育動感·摩登韻律”的工人體育場站
短短几分鐘,列車便駛入了工人體育場站。
走出車廂,便看到迎面的站牌新穎而別緻,只見“工人體育場”五個字鑲嵌於體育場圖案環繞中的奧運五環之中,由此突出這座車站的地面建築特色。
走上一層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描繪了7只憨態可掬的熊貓踢球場景的大型壁畫《蹴鞠圖卷》。楊先生介紹說,這一站以“體育動感·摩登韻律”爲主題,通過現代感的材質和燈光的線條營造出時尚的空間,展現出工人體育場作爲歷史地標的深厚底蘊。工人體育場爲京城足球比賽的主要場館之一,曾舉行過多次大型足球比賽,這其中就承辦過2023年亞洲盃足球賽開、閉幕式和決賽。所以車站的設計與裝飾突出了足球文化元素。
走到一處多面牆柱前,只見上面以雕塑、浮雕、投影燈等形式,展示足球場上激烈比賽的場景。有運動員相互追逐的,有傳球的,有射門的,既有男足,也有女足,每一個身影都頗具動感,引人駐足觀賞。
楊先生介紹說,清末,此處附近爲守衛京師營兵駐地,建有十餘排營房及校場,在1947年《北平市城郊地圖》上仍有“營房”的標註。1950年後,這一帶建成平房區。工人體育場建成於1959年8月,由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等組成,是新中國成立十週年北京“十大建築”之一。建成當年舉辦了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從此成爲北京地標式建築。
微縮湖光山色的團結湖站
我們乘車繼續前行,很快來到了團結湖站。
進入一層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巨大的投影畫面,清波盪漾的水面彷彿真的在腳下波光粼粼,給人一種身處湖邊的感覺,令人陶醉。楊先生介紹說,團結湖站在設計上打破了傳統的地鐵站展現形式,以藝術化、情感化的表現讓乘客在出行的同時享受精神上的愉悅。這幅巨大的投影畫面,微縮了車站附近著名景區團結湖的湖光山色,畫面上繪有山、湖、天鵝等自然景觀,營造出一種夢幻般的氛圍,使人賞心悅目。由於畫面清新,所以吸引了許多乘客前來打卡,也使得團結湖站成爲地鐵3號線上的一個亮點。
提及團結湖的歷史,楊先生介紹說,20世紀50年代初這一帶尚屬農村,隸屬東郊區(今朝陽區),當時已興建了大批排房宿舍。1958年,朝陽區政府組織黨政機關、部隊、工廠、學校和各界羣衆義務勞動,將這一帶地勢低窪、多年積水且長滿蓬蒿、亂草叢生的水溝、填塘、窯坑和墳冢,徹底挖淤、填平,中心地帶就是今天的團結湖環形湖區。
盡顯民俗文化的石佛營站
乘車繼續前行,經過朝陽公園站後,便來到了石佛營站。這一站名給人一種厚重之感,想必是有着悠久的歷史,於是向楊先生請教。
他告訴我,石佛營位於朝陽區西部,明代曾稱石婆娑營或石婆婆營,民國時期名石婆營,後因村中有古剎供奉一尊石佛,又稱石佛營。還有一說爲石府營,因明末清初名將石廷柱墓園得名。由此可見這一地名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來到一層大廳,兩座古色古香的半圓形裝飾門廳吸引了我。走近觀看,均以祥雲鋪底,上面嵌有兔兒爺、布老虎、舞獅、撥浪鼓、風箏、宮燈等圖案,都是獨具老北京特色的物件兒。
楊先生介紹道,石佛營站的設計風格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特別是北京文化元素,站內裝飾充滿了民間藝術氣息和民俗風情,您看那兔兒爺、撥浪鼓、風箏,是不是感到很熟悉?
仔細觀賞,確實有一種親切之感,尤其是那個兔兒爺,爲兔首人身,披有甲冑,插護背旗,臉貼金泥,身施彩繪,豎着兩隻大耳朵,形象生動有趣,既是北京民俗文化中最具特色的手工藝品,也是中秋應節應令的兒童玩具,被視爲老北京的吉祥物。將其置於北京的地鐵站,可謂別有景緻。
唯一以姓氏命名的姚家園站
姚家園站是3號線上唯一以姓氏得名的車站。漫步車站大廳,整體裝飾明快、質樸,沒有過多的修飾,給人一種簡潔之美。
楊先生說,這個站名聽起來像座村莊的名字,其實就是依據車站所處的姚家園村命名的。相傳成村前有一姚姓大戶在此跑馬圈地,劃爲姚氏墓地,初稱姚家墳,後來改稱姚家園。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政府將村子南部的板橋村、和尚墳兩個自然村併入該村,使村域範圍由此擴大。歷史上這一帶以糧食、蔬菜種植爲主,而今村落及農田早已消失了。
細數北京地鐵站的名字,你會發現採用了許多老地名,如公主墳站、褡褳坡站、白堆子站、泥窪站、北安河站、大井站、土橋站、九棵樹站、大瓦窯站等,非常接地氣。
楊先生說,北京地鐵站名遵從“符合歷史,照顧習慣,體現規劃,好找好記”的命名原則,並突出北京的地域特色。因此,在命名車站時最大限度地採用了許多老地名,甚至是幾近消失的地名。有些地名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夠文雅,顯得俗氣,但卻是最具北京特色。它們是歷史,也是文化,既通俗,又易記,很接地氣,是北京文化的一部分。
楊先生的一番話,也使我對北京地鐵站名的命名有了新的認識。北京的許多地名以“地鐵站名”的方式被保留下來,既是留住了“根”,也是北京文化的一種傳承。
東壩站裡追憶著名航海家鄭和
從姚家園站上車,經過東壩南站,便來到了東壩站。
楊先生說,3號線的最後三站都是以“東壩”命名的,即東壩南、東壩和東壩北,這“東壩”可是具有700多年曆史的老地名。
東壩位於朝陽區東北部,作爲聚落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距今約有2000年曆史,初時稱安樂城,後來幾易其名,晉時稱安德鄉,元延祐年改叫鄭村壩,到了明朝又稱爲東壩,且沿用至今。
其實東壩與歷史上的阜通河有關。元至元十六年(1279),忽必烈採納郭守敬的建議,在舊河道的基礎上拓寬擴建漕運河道,終點位於元大都光熙門。據《元史》載,壩河“設壩夫戶八千三百七十有七……船戶九百五十,出船一百九十艘”。忽必烈巡視河道時,見漕運船隻往來頻繁,纖歌動地,龍顏歡悅,遂賜名“阜通河”。因河道中途修築了千斯壩、常慶壩、郭村壩、西陽壩、鄭村壩、王村壩、深溝壩7處大壩用來通漕運,又因該河爲人工開鑿,在尚未竣工時,人們將挖開的泥土砂石堆積在河兩岸,形成兩條長壩,由此也稱“壩河”。後將河道分東西兩段,稱“東壩河”“西壩河”,簡稱“東壩”“西壩”。元至正九年(1349),因壩河淺澀,曾進行疏浚,以圖繼續維持壩河運營。元末因水源不足,淤塞失修,逐漸失去了漕運能力,但沿河的聚落地名大多被沿用下來,而今壩河故道尚存。多部史籍對東壩均有記載,清代學者、通州人劉錫信所編《潞城考古錄》中便有“通州西北二十里,有安德鄉,地名壩上。通人稱曰北壩,都人稱曰東壩,即鄭村壩也”的記載。而清代《日下舊聞考》上也有“鄭村壩即東壩,又名壩上。東壩名自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沿用至今”的記載。
這東壩與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還有着一段淵源。鄭和本姓馬,名馬和,回族,雲南昆明人。他少年時被明軍抓進軍營做了雜役,後淨身入宮爲宦官(太監)。鄭和年輕時從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習戰。靖難之役時,他受命率兵在今天東壩一帶與建文帝朱允炆的大軍交戰,並大獲全勝,遂朱棣給馬和賜姓爲鄭,由此“馬和”改稱“鄭和”。從永樂三年(1405)開始,鄭和受命曾七次下西洋,爲與西洋各國建立友好關係,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作出傑出貢獻。
想不到東壩站還與著名的歷史人物鄭和有着淵源,這讓我頗有些意外,由此可見這條地鐵線路沿線的歷史是多麼的厚重。
便捷的同臺同向換乘東壩北站
瞭解了東壩站的歷史與人文典故,我們最後很快便來到了3號線的終點站——東壩北站,也就是與12號線的換乘站。
據楊先生介紹,東壩北站是同臺同向換乘站,即兩線不同方向的換乘僅需經站廳至對方站臺乘車,直線距離不過20米,極爲方便。確實如此,當車門打開時,不少乘客直接到對面的站臺乘坐12號線了。
來到一層大廳,我們找了個座位小憩片刻。楊先生又向我介紹了不少有關這一地域的歷史與文化。
東壩是地鐵3號線沿線歷史文化景觀最爲密集的地區,歷史上僅廟就有多座,如娘娘廟、藥王廟、真武廟、關帝廟等。在東壩北站附近還有一座白衣庵,早年間曾是京城東北部民間祈福之所,香火盛極一時。該庵爲供奉白衣大士觀世音所建,白衣觀音大士在中國佛教信仰中常被描繪成身着白衣、手持淨瓶的形象,象徵着清淨無染、慈悲爲懷,爲平安與吉祥之意。而今該庵尚存,兩年前文物部門對山門、圍牆等進行修葺。如果有興趣,大家可以去尋訪一下。
走出車站時,已是9點多鐘。兩個多小時,我們在這條地鐵新線上走走停停,觀覽車站景觀,瞭解站名歷史,體驗動感,可謂收穫頗豐。
其實北京的每一座地鐵站都有歷史,站裡站外都是故事,在這裡細細品味,可以喚起對歷史的追溯和記憶。
供圖/戶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