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頭大象北上的40多天:“肇事”412起,或將繼續向北
它們離開家鄉,一路北上,至少遊蕩了43天。
在莊稼地裡吃過糧,在高速路上散過步,曾因吃酒糟而“醉倒”,也曾一腳將人類店鋪的捲簾門踢得凹了進去。
它們一路走,一路被圍觀。人們一邊好奇地看着,一邊時時監控防範着。
這是17頭原生活在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亞洲象,4月16日從普洱市墨江縣遷徙至玉溪市元江縣。這是我國亞洲野象首次進入除西雙版納、臨滄和普洱以外的地區。
其中2頭於4月24日返回墨江,其餘15頭則繼續北上。它們於5月16日凌晨進入紅河州石屏縣寶秀鎮,並繼續前進,大部隊於24日到達玉溪市峨山縣。
在峨山縣縣城附近大搖大擺地逛了一圈之後,象羣走進了山中。28日凌晨1點,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通過紅外線監測到它們在峨山縣的峨峰山上,或許正在休息。
短短40多天,象羣在元江縣、石屏縣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壞農作物達842畝,初步估計直接經濟損失近680萬元。
據云南當地媒體報道,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專家分析稱,從象羣所處位置和近期活動特點看,有繼續向北遷移的趨勢。
北遷的象羣。圖源“雲南發佈”
大象一路向北
“大象來了,大象來了!”
5月26日,峨山縣的金先生聽見有人在街上喊。他跨上電動車就跑到了縣城南邊的小街街道去圍觀。
這羣野象早已在當地家喻戶曉,“網上有很多人拍視頻,直播大象走到哪裡了。”金先生說。
這是金先生第一次見到野象,隔着象羣一千米外早已拉起了警戒線,他和很多圍觀羣衆只能遠遠地看一眼。金先生看到,有三、四隻小象和十來頭大象來到玉米地,“它們一路吃着一路走着,糟蹋了不少莊稼。”
在被金先生圍觀之前,象羣在小街街道的大維堵村已經徘徊了一段時間。
據“雲南政法”官方賬號發佈,15頭亞洲象於24日20時左右,經紅河州石屏縣進入玉溪市峨山縣小街街道大維堵小寨組附近。象羣當日進入村莊後便開始覓食,於25日清晨離開。
民警、輔警在野象可能經過的地點進行蹲守,於25日11時許在老熊箐水庫附近發現象羣,其中一頭年幼小象當天覓食了大約200斤酒糟而“醉倒”在大維堵小寨組,因睡過頭脫離象羣。
小象醒來後便在大維堵小寨組附近開始了“自由行”,時而在走田埂,時而在水塘裡泡澡,時而在地裡嬉戲,久久徘徊。5月25日傍晚,“醉倒”的小象終於迴歸了象羣。
象羣所經之處,帶來的也是肉眼可見的損失。峨山縣舍郎社區陽進房村附近被踩壞的農田大概五六十平方米,有不少農作物倒伏在地上,玉米地中央出現明顯的凹陷。現在還能看到玉米地裡留下了許多大象踩踏過的泥坑,泥坑中還有幾坨大象的糞便。
野象在泥坑裡的腳印大概50至60釐米,接近成年男人腳長的兩倍。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一位村民告訴新京報記者,象羣在他家田裡大概呆了一個多小時,“估計吃了一噸莊稼,也沒有管它們,它們吃飽了自然就走了,被吃掉的莊稼我們可以重新種,等四個月左右莊稼就會重新長出來了。”
據村民描述,在大象到達陽進房村前,當地有關部門約提前一小時通知村民躲避到房頂上,不要有燈光,不要讓狗發出叫聲,以免驚擾了路過的大象。有村民家中的大門曾被大象用屁股撞開,“它不是用頭,而是用屁股頂,在村民家中吃掉他家玉米後就離開了,沒有傷人。”
野象在村莊中。圖源“雲南政法”
象羣進城
5月27日中午,受玉溪市林草局邀請,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帶着生命測試儀、紅外觀測眼鏡、望遠鏡等前往玉溪市監控象羣。象羣一路走,森林消防總隊的四架無人機一路追趕。
27日下午4點,無人機偵察到象羣在峨山縣大墳山附近覓食,聯合指揮所嘗試利用投食方式引導野象,並使用大型車輛機械封堵外圍道路。
一個小時後,象羣進入峨山縣第一中學西側,距學校直線距離不到400米。隨後象羣由大墳山附近向西北方向移動。
晚上8點半,象羣通過峨山縣城嶍峨路,來到了嶍峨路和昆磨高速民房附近徘徊。峨山縣城街道人羣已被疏散,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持續用無人機對象羣實施勘察、跟蹤,及時向聯指彙報象羣最新活動線索,通知沿途羣衆及早做好撤離準備。
峨山縣嶍峨街一藥店老闆汪先生告訴新京報記者,昨天警察一直在疏散人羣,並在現場維持秩序,不讓居民靠近。他還看到消防車停在街道上,堵住大象進入人口密集區的路。
同在嶍峨街工作的金先生也見到了象羣。金先生爬上了附近一棟平房的屋頂,目睹了野象進城的全過程。當時是晚上8點左右,天快黑了,象羣在巷子裡轉來轉去,甚至在自己家門口轉了一圈。
“野生大象破壞力太強,有大象踹了一下捲簾門,門就凹下去了一大塊。”還有一頭體型中等的野象用鼻子碰了一下店裡的玻璃門,在玻璃上留下了一個碗口大小的印記。
一頭體型中等的亞洲象在一家汽車銷售處的玻璃門上留下了“鼻印”,店員在對應位置用手比劃印記大小。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
周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27日晚10點多她看到大象上了附近的高速路,在高速路上一直向前走。“我周圍的居民沒有跟野象近距離接觸過,人身和財產並未受到損傷。”
這15頭野象在街道上、巷子裡漫步遊蕩了4個多小時。直到夜裡11點多,它們才逐漸離開走入山林。
28日凌晨1點,雲南省森林消防總隊通過紅外線監測到象羣在峨山縣的峨峰山上,推測它們或許正在休息。
據“雲南發佈”消息,短短40多天,象羣在元江縣、石屏縣共“肇事”412起,直接破壞農作物達842畝,初步估計直接經濟損失近680萬元。
野象遷徙或在尋找新的棲息地,人類應儘量避免與之接觸
貴州省野生動物與森林植物管理站研究員冉景丞表示,象羣的遷徙屬於正常現象,當它們發現生存條件發生改變,就會通過遷徙的方式來尋求更適合的棲息地生活,“一般這種遷徙擴張幾十公里屬正常範圍內,但長距離地向北推進近百公里卻很少見。”北京師範大學生態學教授張立指出,野象羣如此長距離遷徙在國內還是第一次發現。
象羣行進軌跡。圖源“雲南發佈”
冉景丞和張立均認爲,野象遷徙是在尋找新的棲息地。究其原因,張立認爲,一是亞洲象數量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長,種羣擴大的壓力下需要尋找新的棲息地。此外,也有可能是因爲人類干擾,破壞了野象原有的棲息地。“人爲活動,比如原始森林被破壞,導致象羣面臨棲息地壓縮、食物短缺等問題。”冉景丞說。
雲南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教授陳明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野象北上還有一個原因是“象羣首領經驗不足,出現迷路狀況。”他指出,這個季節正是亞洲象食物青黃不接的時候,越往北山林中的食物越少,“象羣處在無序遊走狀態,一直往北走,這樣的行爲不可思議。”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亞洲象研究中心主任陳飛的文章指出,自然區域食源分佈相比於人類生產區域更零散,且農作物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易消化,這使得野象選擇取食農作物。
冉景丞介紹,野生象頻繁進入居民生活區在西雙版納地區就時有發生。據統計,2010年以來,西雙版納共發生野生亞洲象肇事事件6674起,農作物受損面積達2.2萬畝,人員傷亡亦時有發生。
野生象進入人類活動區,是對人、象雙方的考驗。
5月27日,峨山縣人民政府發佈了《關於做好亞洲象肇事防範與應急工作的公告》。公告中指出,“請勿在院子裡晾曬玉米、存放食鹽等亞洲象喜食的農作物、食物。”“禁止圍觀、挑逗、戲弄亞洲象,禁止用鞭炮、禮花彈等方式惡意驅趕和傷害。”“對亞洲象採用‘定點投食’的措施,用於引導亞洲象遠離村寨,防止人象衝突。”
峨山縣人民政府關於做好亞洲象肇事防範與應急工作的公告。圖源峨山縣人民政府官網
冉景丞認爲,當地規定“勿在院子裡晾曬玉米、存放食鹽”等規定是切實有效的,“不對抗也不投食,野生動物就讓它保持野性是最好的。”
張立提醒,亞洲象奔跑起來的時速可達50公里每小時,力量也極爲驚人,因此人類應該儘量避免與之接觸。如果看到亞洲象做出舉起鼻子或是翹起耳朵這類警示性行爲時,應該儘快遠離。
同時他建議,如果亞洲象未來繼續向人口密集區域遷徙,相關部門可以採取相應的工程措施進行引導。還應該保持對野生象羣的監測,及時發佈信息預警,減少人類與象羣的接觸。
新京報記者 薄其雨 賈潔卿 見習記者 郭懿萌 實習生 黃琪峰 蘭涵 汪媛
編輯 劉倩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