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億的獨角獸,創始人把自己賣了
海外的AI賽道,和中國相比,正在走向全然不同的方向。
關注AI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最近中國的大模型創業公司都在宣佈自己又獲得了大額融資,其中以如阿里、騰訊爲代表的大廠注資較多。但在海外,如谷歌、微軟這樣的大廠紛紛開始“收割”大模型公司。
近日較爲知名的一條消息就是,谷歌買下了AI聊天機器人獨角獸公司Character.AI的創始人及其核心團隊,當然與此同時,谷歌還會支付一筆許可費來使用Character.AI的技術和模型。
這件事兒有趣在並非傳統的收購,而是以“收購招聘”的方式,將一家曾備受矚目且飽含諸多知名投資人期望的獨角獸大模型公司納入旗下,如此收購方式似乎正在替代傳統收購,成爲海外大廠避開反壟斷監管和拓展自己版圖的捷徑。
海外有投資人做出了較爲悲觀的分析,“Character.AI的結局是由其沒有能力獲得後續融資導致的,但能被收購將會是大模型創業公司最好的結局了。”
估值175億元還是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
從估值上看,這筆交易還是Character.AI的創始團隊賺了。
在2023年的最後一次融資裡,Character.AI的估值是10億美元,但谷歌給了一份估值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5億元)的offer,估值漲了2.5倍,雖然曾經Character.AI對外披露過自己估值達50億美元。
在協議中,Character.AI的原投資者持有的股票將以每股88美元價格被買斷,未授予的員工期權將繼續以每股88美元的價格在2026年7月底前授予,通過谷歌這筆協議金支付。
公司的創始人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受聘迴歸老東家谷歌,並加入DeepMind研究團隊。臨時CEO暫由總法律顧問Dom Perella接任。公司將有30人(總員工數大概130人左右)也將被納入谷歌的Gemini AI部門。同時Character.AI將不再使用內部模型,而是改用Meta平臺的Llama3.1等開源模型驅動產品。
Character.AI的兩位創始人都大有來頭,Shazeer曾任谷歌首席軟件工程師,在業界頗爲出名,他曾參與過包括廣告算法開發等多個重要項目,還是2017年開創性論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的主要作者之一。Freitas亦曾在谷歌任職,期間更是與Shazeer共同開發了聊天機器人Meena——後演變爲對話語言模型LaMDA。
這其實是個蠻狗血的故事。
2021年上述二位是帶着毅然決然的態度離開谷歌的,原因是對谷歌這家搜索巨頭的官僚主義感到失望,並於2022年創辦了Character.AI。3年後的迴歸,讓人不禁感嘆“歲月終究讓自己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那個人”。
Character.AI的創業史一開始非常順利,它在短時間內就籌集到來自a16z、SV Angel、前GitHub CEO Nat Friedman、天使投資人Elad Gil等機構的投資,累積1.93億美元,估值也達到10億美元,妥妥的獨角獸。
2023年,也即公司的最後一輪對外融資,它獲得了A16Z的1.5 億美元A輪融資。後續結局大家也都看到了,據說在創始人“賣身迴歸”之前,公司還是試圖和谷歌談新的融資,估值超過50億美元,最後當然還是以失敗告終。
顯然,儘管Character.AI曾被視爲最有前途的AI獨角獸企業,現實終究是殘酷的,對比50億美元,它最多值25億美元。
投資人是開心的?
據說谷歌並非是Character.AI的首選,此前有媒體曾爆料,由於Character.AI融資困難,它希望Meta、馬斯克或其他大廠能夠來收購。
馬斯克做出了拒絕的迴應。
關於與谷歌的這筆交易,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的普通合夥人Sarah Wang倒是在網絡上公開向Shazeer和他的Character AI團隊表達了祝賀。海外有分析師對此分析,投資人是樂於看到自己所投資的大模型公司能夠被大廠收購,因爲如果通過IPO退出,他們大概率只能面臨虧損或者被套牢。
亦有業內人士認爲,這筆交易對谷歌來說更有意義,因爲其仍然因爲沒有在人工智能競賽中處於領先地位而感到痛苦。這也使谷歌成爲聯邦貿易委員會反壟斷監管機構的目標,這些監管機構已經在調查其他準收購,如微軟與OpenAI和Inflection的交易。
面對自己的迴歸,創始人Daniel De Freitas仍然“頭鐵”,其對海外媒體高傲地表示,他並不擔心與前公司的產品重疊,因爲“谷歌永遠不會做任何有趣的事情”。
谷歌會不會做有趣的事不得而知,但Character.AI只能通過“收購招聘”的方式退出熒幕,有最爲殘酷的原因——沒有人願意付費,導致無錢可燒。
雖然在成立僅2年日活已達到近600萬,公司在產品上線後的5個月內,用戶發送了超過20億條消息、活躍用戶每天使用時長達2個多小時,消費者似乎還是更喜歡“白嫖”。
在變現的路上,Character.AI推出過每月9.99美元的訂閱服務,在600萬月活用戶中,付費用戶只有近10萬人,據此推算其在2024年最多能獲得不到1700萬美元的收入。
所以說,融不到錢,只能創始人“賣身”就不算出奇了。
“收購招聘”這條路火了
Character.AI的事兒並非特例,微軟和亞馬遜早已做過示範。
今年3月,微軟聘請了人工智能初創公司Inflection AI的聯合創始人Mustafa Suleyman和Karén Simonyan。Suleyman將負責微軟新成立的消費者人工智能部門Microsoft AI,而Simonyan將作爲首席科學家加入該公司,這筆交易微軟支付了6.5億美元Inflection AI技術使用授權。
要知道Inflection AI曾是OpenAI資金最充足的競爭對手之一,和Character.AI相似,前者在籌集了超過15億美金(微軟、Reid Hoffman、比爾·蓋茨、谷歌董事長埃裡克·施密特、英偉達等知名機構和大廠都是投資人)之後,就面臨再也融不到錢的困境。
Suleyman在接受外媒採訪時部分吐露了離開的原因:Inflection AI積累了超過100萬活躍用戶,但仍沒有找到有效的商業模式。
亞馬遜的套路也類似,其以高額費用換取了Adept部分技術的非獨家使用許可,聯合創始人兼CEO David Luan領導亞馬遜的AGI Autonomy團隊,直接向人工智能總監Rohit Prasad彙報。其他幾位創始成員和部分員工也加入亞馬遜。
發現沒有,這些明星AI獨角獸的發展軌跡都是成立短時間內就輕鬆拿到啓動資金,之後的一到兩輪融資亦很順利,估值也迅速達到10億美元,但一兩年後公司面臨困境,要麼破產要麼賣身。
似乎在大模型的競爭中,半年不融資,就已經釋放了關於公司困境的信號。
海外的天使投資人Zak Kukoff冷靜地表示,“沒有盈利能力就達到規模的公司沒有未來。大型科技公司可以在沒有強大經濟的情況下擴大規模,會削弱小公司的競爭能力。”
最後Kukoff還很冷酷地總結,谷歌與Character.AI達成的交易是“名義上的收購”,這意味着科技行業正在經歷“人才盜竊的流行病”。但怎麼說呢?能賣得掉,還能被大廠高薪聘走,總歸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