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女童反覆發燒、流鼻水 最後確診竟是這個心臟疾病
三軍總醫院小兒科部小兒心臟專科醫師徐萬夫指出,由於冠狀動脈擴大病變的關係,需要使用抗凝血藥物預防血栓形成。記者賴昀岫/攝影
兒童川崎病目前仍是已開發國家最常見的後天性心臟疾病,尤其以東亞發生率高,目前具體成因仍是個謎,如未接受妥善治療,可能引起嚴重併發症,特別是冠狀動脈擴大與冠狀動脈瘤等心臟問題,三軍總醫院去年收治一名1歲女童,因爲反覆發燒,後來確診爲「頑固性川崎病」合併雙側冠狀動脈瘤,經一年追蹤狀況良好,不過因爲有冠狀動脈問題,評估需追蹤冠狀動脈大小正常至成年。
三軍總醫院小兒科部小兒心臟專科醫師徐萬夫指出,川崎病目前在兒童族羣,仍是已開發國家最常見的後天性心臟疾病,不過已有標準第一線治療、八成以上都能有好的急性期控制,目前被認爲應該與特定體質、基因相關,因爲高發生率地區地區集中在東亞,根據2019年數據,前三名依序爲日本、南韓與臺灣,臺灣5歲以下孩童發生率約爲10萬分之80。
三總去年收治一名1歲女童,因發燒、流鼻水及嘔吐等症狀入院,而在經過一系列診療後,最終被確診爲川崎病,但在住院前並無特殊病史,也沒有川崎病家族史,入院4天前,女童開始出現發燒、流鼻水和嘔吐症狀,2天后至診所就醫,並開始服用症狀控制藥物仍未好轉,急診檢查顯示,女童嘴脣發紅乾裂、雙側眼結膜充血、手腳掌紅腫,軀幹部位出現紅疹,並且卡介苗注射部位皮膚也有發紅現象,符合診斷川崎病的臨牀要件。
徐萬夫說,給予川崎病第一線藥物免疫球蛋白治療及阿斯匹靈,女童隨即退燒且上述臨牀症狀改善,觀察經過36小時沒有再次發燒後出院,但1周後卻又出現發燒嘔吐情況,眼皮發紅浮腫等症狀,超音波檢查發現心臟冠狀動脈擴大,診斷爲「頑固性川崎病」再度住院。
經過第二、三線藥物治療,病童雖然第一時間會退燒且抽血顯示發炎指數改善,但在多日後又會再次發燒,後來在使用第四線的藥物後,病童的狀況終於獲得控制,然而由於冠狀動脈擴大病變的關係,需要使用抗凝血藥物預防血栓形成,在經過一年的追蹤治療下,冠狀動脈狀況控制良好,沒有發生狹窄與血栓導致血管阻塞的事件。
徐萬夫提醒,川崎病好發於5歲以下幼童,且男女發生比率約1.3至1.5比1,若持續發燒超過5天,並伴隨以下4種以上的外觀症狀,家長應提高警覺:
一但符合川崎病的診斷,醫師可能會進一步安排抽血檢驗以評估病童的發炎狀況,並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以評估冠狀動脈是否受到影響,目前治療第一線藥物爲免疫球蛋白及阿斯匹靈,大部分的川崎病童都會在24小時內明顯退燒且臨牀症狀改善;出院後醫師會再安排定期於門診進行心臟超音波,追蹤評估是否出現冠狀動脈病變的情形。如果第一線治療後仍持續有發燒,或是有發生以下狀況時,就要懷疑是頑固性川崎病:
徐萬夫表示,川崎病的小朋友,一般認爲追蹤到上小學的年紀,比較不會有中長期的風險,不過如果像案例中的女童,有發生冠狀動脈瘤的話,就要定期追蹤至冠狀動脈大小正常,評估會追蹤到成年;傳染病也被認爲是可能的影響因子,從臺灣的數據來看,盛行時期集中在夏、秋兩季,可能與這段時間盛行的傳染病有關,但目前仍不清楚是哪種疾病,而川崎病在新冠肺炎期間明顯下降,可見做好自我防護、減少感染物質暴露,似乎卻可減少川崎病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期間部分孩童感染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羣(MIS-C),同樣和身體發炎有關,徐萬夫說,目前的統計資料指出,MIS-C多半發生在12歲左右的兒童,川崎病則以5歲以下多,兩者有年齡上的差異;心臟影響部分,MIS-C會造成心臟收縮功能變差,冠狀動脈的影響不像川崎病這麼明顯,且MIS-C個案有較多腸胃不適症狀,川崎病反而不常見。
臺灣兒科醫學會曾經於2010年,進行一項全國500多名兒科專科醫師的調查,發現川崎病竟是兒科專科醫師認爲最棘手的疾病;即反應出川崎病在臨牀診斷上的挑戰。
三軍總醫院去年收治一名「頑固性川崎病」的1歲女童。記者賴昀岫/攝影
徐萬夫說,女童本身並沒有頑固性川崎病家族史。記者賴昀岫/攝影
徐萬夫表示,川崎病的小朋友,一般認爲追蹤到上小學的年紀,較不會有中長期風險,如有冠狀動脈擴大病變,需進一步追蹤至正常大小。記者賴昀岫/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