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育風口:到三四線城市中去!
2018年教育市場的風口往哪兒吹?3月21日上午,創新工場第二屆“321創新教育峰會”在創新工場北京總部舉行。創新工場負責教育領域投資的中美兩地團隊、以及二十多家教育行業項目公司,就教育這個十萬億規模的市場展開了一系列的探討。
從2011年投資多貝開始,以前瞻性佈局知名的創新工場已經以三十餘家項目公司的手筆完成了學前教育、K12學科類教育、綜合素質教育、職業技能教育、和教育科技平臺的全產業鏈立體佈局。創新工場合夥人郎春暉在開場演講上覆盤了自2010年以來教育行業的變遷:教育政策、社會結構、產業結構不斷變化的同時,大量技術創新應用於教育,並出現了與之相對應的人口紅利期。
創新工場判斷,今年,中國教育領域的創業和投資仍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市場將進一步下沉到三四線城市,素質教育將迎來黃金髮展期。郎春暉指出,各類技術創新在其他行業有了成熟的應用之後,也已進入教育行業,包括直播技術、圖像識別、語音識別、機器學習等。創新工場會助力教育創業者充分利用這些技術創新和市場機遇,構建標準化的教學教研體系,有效組織教育資源供給,真正實現大規模的個性化教學。
教育市場下沉到三四線城市
創新工場投資總監周家駿、聯幫在線創始人兼CEO李白、 嗨課堂創始人兼CEO季憶、七天教育聯合創始人兼CTO陳家海就“市場下沉帶來的行業機會”爲主題進行了探討。他們就以下幾點達成共識。
首先看需求端的變化:三四線城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經超過3萬元,達到2010年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而且對於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持續釋放,這源於三四線城市教育資源的不平衡,具體表現爲:其教育支出在家庭消費結構中的佔比接近甚至超過30%。課外參培滲透率在三四線城市進一步提升,三四線城市課外考培市場的複合增長率超過了30%. 此外,二胎政策的人口紅利同樣作用於三四線城市,教育業也是代表得益產業之一。
其次,從技術上看,隨着在線直播技術的成熟和雙師課堂的進一步普及化,使得一二線城市師資下沉成爲了可能。過去優質師資不願意常駐偏遠城市,如今用線上遠程直播解決異地優質師資供給需求,用線下場地和助教來解決學生託管和社交需求。典型的嘗試是雙師課堂。
再次,從AI賦能的方向看,在雙師和在線課堂這邊逐漸鋪開後,才真正能夠累計更多的教學環節大數據,AI便可能在教學體系、教學方法和批改工具上進行賦能提高。
最後,從供給端看,三四線城市的課外考培市場分散度較高,具備更好的市場機遇;與此同時,線上、線下機構的獲客成本、人員薪資成本、渠道成本、房租成本等相對較低,成本結構相較於一二線城市的同業具備優勢。
周家駿指出:“教育業本質是服務業,業務向三四線城市擴展意味着享受到類似於渠道下沉的結構性紅利。即使考慮到國內教育界大小巨頭的城市下沉,三四線城市的供給端仍呈高度分散的格局,而需求端卻有強於一二線城市的增長紅利,這意味着給予創業公司較好的超車機遇”。
素質教育的重塑與突破
在三四線城市家長渴求一二線城市教育資源的同時, 一二線城市的家長也在尋求課外培養的多元化和兼顧孩子的真實興趣。據統計,中國的K-12課後輔導市場超過5000億元,其中有將近10%是綜合素質教育類的支出。素質教育面臨的機會和挑戰與一般學科教育大不相同。如何摸索到這個賽道上的增長門路,塑造高質量的學習體驗,是當天第二場論壇討論的主題。論壇的主持人爲創新工場常駐硅谷的教育投資負責人包蓓蓓,參與嘉賓包括The One智能鋼琴教育高級副總裁邵濤、奇幻工房(Wonder Workshop)亞太區負責人楊致偉、上海STEM雲中心聯合創始人兼副主任林婉旭、以及常青藤爸爸創始人兼CEO黃任。
首先,在在線學科教育蓬勃發展的五年之際,一二線城市的中產階級家庭迎來了教育升級的第二波浪潮。這裡的“升級”指的不再是一般軟硬件的提升,更多的是家長在安排孩子的課外時間時更加註重孩子的興趣和選擇,也越發把關注點放在“軟素質”、“軟技能”的培養上。許多70、80後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意識到,一般學科教育的輔導效果大多在孩子步入社會後就“失效”了。反而是社交技能、項目能力、藝術素養、“話商”、“財商”等綜合素質決定着孩子未來的生活和工作質量。父母認知的升級和需求的升級推動着綜合素質教育市場的增長。
其次,人工智能、機器自動化等技術對經濟社會的滲透也對傳統教育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未來人才的培養,必須更傾向於孩子難以被軟件和機器取代的技能和素質培養,包括創造力、人文關懷、面對複雜問題的決策能力、溝通表達等等。傳統學科教育強調的死記硬背和低互動式學習,反而會在某種程度上後置孩子的起跑線。這些是AI和機器人的強項,這些未來將變得廉價的技術會在白領和藍領的部分工作中逐漸替代人類的必要性。
再次,素質教育在部分地區也迎來了政策利好:比如《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從三年級調整爲一年級“;《國務院關於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指出“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指出以幼兒、小學、中學教材爲重點,構建中華文化課程和教材體系;《江蘇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沒與工作的實施意見》指出“將初中畢業生藝術素質測評結果計入中考成績”。
包蓓蓓指出,“中產家庭關注素質教育,一方面確實是關注孩子是否感興趣,另一方面家長需要看到實在的高質量結果,可以從中收穫滿足感。這就要求創業者還是能夠從學生用戶、買方家長兩個維度設計產品,包括內嵌入一些評測、對比、認證、比賽備賽等。另外,公立校也在更加關注綜合素質教育的板塊,B端的渠道如果可以打開,有利於提高不同小的素質賽道的收斂性。在這點上就要比拼團隊的To B服務能力和渠道能力。”
近期,四部委聯合下發的專項治理行動吸引了大量民辦培訓機構的關注。與會者指出,對於合乎規範的培訓機構來說,新規仍是一個利好消息。一批中小證照不全的傳統培訓機構將面臨艱難處境,市場整合將會持續。創新工場執行董事張麗君指出,“創新工場在教育方向主要希望投資充分利用在線技術來提升教學效率和運營效率的新型教育機構,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教育均衡和因材施教,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