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小夥的梨園金夢:加工戲劇服裝宛如戲中人

李少春 莊向娟 攝

中新網台州11月11日電(範宇斌 莊向娟)每次完成一件作品,李少春都會細細打量,就好像演員們已經穿上這些“行頭”,在光鮮的舞臺上,演繹起了一幕幕恩怨情仇、悲歡離合……

1981年出生的李少春是浙江省台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戲劇服裝加工技藝”傳承人,祖籍“越劇之鄉”紹興嵊州黃澤鎮。李少春祖上幾代都與戲結緣爺爺曾經是一個戲班班主,奶奶則是戲班裡的掛牌花旦。李少春的父親12歲就考入了一家京劇團,1977年起,憑着舞臺經歷和美術功底,開始從事戲劇服裝加工。

戲帽 莊向娟 攝

改革開放後,傳統戲劇陸續恢復上演,鄉村劇團蓬勃興起。彼時,年僅13歲的李少春,開始幫着家裡加工戲服

“所有做手藝的都一樣,最關鍵就是‘四個字’——手不能停。”李少春談及,自己開始學做戲服,經常是早上六七點開始,晚上十一二點才結束。

“先是描稿子,然後用刻好的模子去復樣,後來就是做燈籠褲、燈籠衣,一點點積累着經驗,設計、繪圖下料、刷樣、繡花上漿、裁剪、縫紉、熨燙……各道工序,逐一上手。”李少春說。

製作戲帽時,描好花樣後,要用專用的“善刀”在蠟盤上刻出來。 莊向娟 攝

談及與台州結緣,李少春告訴記者,“30多年前,台州路橋戲劇服裝廠求賢若渴,廠長是我爺爺的世交,父親在這裡工作了半年,傳授了技術。”

2004年,李少春在路橋十里長街租下了一間店面,取名“梨園春”,開始創業。

“第一二年都是虧的,但顧不得這麼多。”李少春說,“因爲我喜歡,一做起來,就好像走進了戲裡。”

如今,李少春每天早上打開店門,聽着十里長街上人來人往的嘈雜聲,把大段紅綢綠緞鋪在一張三米多長的白色案板上,開始打樣、裁剪。

樓上是作坊,樓下是店鋪,賣的是各式各樣的戲劇用品:官衣、氅、蟒、鎧、箭衣、馬褂、披風、褶子、八卦衣、茶衣宮裝斗篷……

此外,做戲服的師傅還要會製作各種道具,有頭戴的盔頭帽子,腳穿的靴子、鞋子,背上的插旗,手握的各種兵器。

戲服 莊向娟 攝

李少春說,做戲服首先要懂戲。在戲曲界,戲服俗稱“行頭”,這是一名戲曲演員上臺表演必不可少的道具。戲曲表演講究程式化,體現在服裝道具上就是各種角色:老生小生青衣、花旦、丑角……都有各自特定的服裝。

還有一些特殊的場景,譬如水袖,一般小生的就要短一點,花旦的則要長一些。但在《趙氏孤兒》《周仁哭墳》等戲裡,小生也會用上長水袖以表達激烈的情緒。“這就要求做戲服的人必須多看多學,留心揣摩。”李少春如是說。

盔頭用的原料其實是紙。”李少春說,每做一頂帽子最少也需要7天,爲節省時間,有時候也會同時做六七頂。“關鍵是要有耐心。”

“光是熬製骨膠,就要分三種,每一種的火候要自己掌握,黏稠度都要自己調。這樣做出來的帽子,美觀耐用,保管得當可以用幾十年。”李少春說,一旦動手開始做了,就要靜下心來。

“做手藝就是要做到老、學到老。”李少春說,這是父親對他說的。

爲了提高手藝,近年來,李少春曾赴北京、蘇州、上海等地,遍訪名角大師。如今,李少春和他的“梨園春”在戲劇界漸漸有了些名氣,越來越多的人來找他定做戲服,像是台州亂彈劇團、寧海平調劇團、紹興紹劇團、新昌高腔劇團、金華婺劇團……

“網絡銷售時代,有些戲服在網上價格低廉,市場競爭激烈,加之疫情影響,生意並不好做。”李少春談道,不過,近些年很多劇組開始找到他。

“爲劇組做傳統服裝很容易上手。”李少春說,戲劇服裝原本就是按照古代服裝的禮制規定來製作的,平肩、不收腰、不收胸,相對好做。“但我一直堅持手工製作。”

戲劇服裝加工技藝作爲一項非遺傳承,在李少春看來,“戲服制作這門手藝不會離開歷史舞臺的,總會有人喜歡。能在這一行裡堅守,是一種緣分,也是一種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