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座直飲臺 恐成蚊子設施
2017臺北世大運期間,臺北自來水事業處在各場館和中和錦和運動公園田徑場共安裝82座直飲臺,鼓勵民衆在開閉幕禁帶瓶裝水時,到直飲臺飲水,但根據監察院審計報告,北水處過去設直飲臺難獲民衆信任,加上直飲區用戶蓄水池或水塔恐有污染之虞,世大運後恐淪爲蚊子設施。
審計報告直指,北市直飲用水設備檢驗水質流放程序,並不符合政策上提倡的即開即飲,換言之,北市府雖自1999年起就推動自來水生飲,也在捷運、公園、公務機關和觀光飯店設直飲臺,但長期以來民衆的信任度不足。
自2016年3月底止,臺北地區自來水直飲場所的直飲臺共639臺,其中,校園內有404臺,佔了直飲臺數6成3,但裝設直飲臺的學校卻不及學校數1成。此外,北水處所訂的水質普測和直飲臺檢驗水質標準作業程序,要視管線長度先排水3到5分鐘,再採樣檢測,這也與直飲所提倡的即開即飲不同。
審計處指出,自來水法明訂間接用水設備維護責任在用戶,到2015年底北市仍有部分地區鉛管尚未汰換,且直飲區用戶的蓄水池或水塔,北水處也不一定能保證安全,目前直飲臺水質檢測只有大腸桿菌1項,民衆恐怕很難建立信心。
北水處表示,管網中水質都有固定代表點取樣檢測,採24小時連續監測,安全無虞,相關檢測方式按標準作業程序辦理,至於大腸桿菌只是其中之一項,是依環保署訂定「飲用水連續供水固定設備使用及維護管理辦法」再補充檢驗,並非只驗此1項。此外,每座直飲臺之預算8萬元除硬體外,尚包含安裝設置費用,世大運是推廣直飲重要機會,未來會善用各座直飲臺充分運用,不會發生「蚊子設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