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38歲青年「我是驕傲中國人」起底 考上建中被質疑:靠加分
▲楊品驊高喊「我是驕傲的中國人」,引發外界熱議。(圖/翻攝今日海峽)
38歲花蓮阿美族青年楊品驊在大陸廈門舉辦的「第12屆海峽論壇」上,高喊「我來自臺灣的部落,我是驕傲的中國人」,引起現場來賓熱烈鼓掌,如今他的背景也被起底,一路從建中考到政大,已在大陸「戰鬥」12年,在北京開一間餐廳。他曾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表示,「回部落幾次,族人大多已習慣原鄉生活,似乎還不大能適應這種文化變遷,到大陸發展,離他們太遠。」
臉書粉絲團「今日海峽」27日上傳第12屆海峽論壇的節錄畫面,只見楊品驊說,「兩岸同文同源血脈相連,少數民族是中華文化的璀璨力量,遼闊的風土是建立在多元的人文歷史之上,民族發展的道路從來都沒有忽略我們臺灣。」
楊品驊強調,在今年巨大的考驗中,他有了體悟、更加有自信向全世界展現。他接着舉起右手高喊,「我來自臺灣的部落,我是驕傲的中國人」、「從祖靈交付的任務中,我們更能夠體悟族羣未來發展之所向,不能爲任何團體以及媒體謬論所利用,堅決反對分裂國族的一切思想,爲族人、爲下一代把握正確的道路。」
此事引發熱議,對此,原民會表示,國內外學界研究指出臺灣原住民族屬於南島語族,臺灣更是南島語族的發源地;原住民族不是炎黃子孫,也不是中華民族,絕非同文同源,且臺灣是言論自由國家,也是法治國家。原民會呼籲,任何個人前往中國應嚴守我國法律,勿遭中國政府利用,成爲中國統戰臺灣的樣板。
如今楊品驊如也被起底,其實他2019年曾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部落長大的他,小學就隨家人去臺北,一路從建中考到政大;原以爲這對人生是個肯定,無奈卻被同學質疑是「靠加分」錄取,讓他一度懷疑自己。
但開朗、自信的楊品驊從不掩飾原住民身分,好歌聲更唱遍忠孝東路各家酒吧;直到大學畢業前往香港渣打銀行做廣告公關,時逢2008年北京奧運,才促成他留在北京「戰鬥」。
▼2011年,楊品驊成立「漂流木藝術團」,帶着部落裡的孩子來大陸表演。(圖/資料照)
談及這段機緣,楊品驊當時坦言,一開始有點猶豫,畢竟大陸民衆對臺灣原民文化沒有很瞭解;2008年,恰巧搭上這波陸客赴臺熱,陸客對原民文化討論度高,才決定試看看。
楊品驊剛來北京時,對老北京方言聽得霧煞煞,連「土豆」與「花生」都分不清,靠着原住民熱情好客,佐以天然的「臺灣好聲音」,逐漸與當地朋友拉近距離,打成一片。
2011年,楊品驊成立「漂流木藝術團」,帶着部落裡的孩子來大陸表演,「在臺灣,原住民表演費用很低,到各省市表演,待遇較優,也可以出去外面走走看看。」
然而,一次次兩岸大、小交流活動下來,讓楊品驊意識到不是長久之計,直言「那是一種消耗」。於是乎,2017年,北京坊建築羣落完工,他把原民文化結合現代工藝,開設原民實體商店「原朝」。
▼一次在藏族餐廳用餐,意外促成楊品驊開設原民風主題餐廳。(圖/資料照)
不過,就在一次的藏族料理體驗,楊品驊發現除透過文創,用「吃」來認識原民文化,無疑是種更直接、親切的方式。2017年,他把文創事業轉型,改以主題餐廳形式,不同族羣的圖騰元素,調酒師、服務員、廚師皆是原住民,阿美、卑南、排灣族特色餐飲,象徵原住民熱情的小米酒,逐漸在衚衕打出口碑。
隨着工作逐漸步上軌道,楊品驊也不忘鼓勵部落族人來北京工作,但部落原住民既有的本位思維,讓他一度力不從心。他無奈表示,「回部落幾次,族人大多已習慣原鄉生活,似乎還不大能適應這種文化變遷,到大陸發展,離他們太遠,確實有點後繼無力。」
儘管如此,楊品驊工作之餘仍心懷「歌手夢」,與大陸少數民族同好,爲結合兩岸少數民族文化,嘗試、激盪出新的少數民族曲風,正不斷努力着,「只要大家還記得《高山青》怎麼唱,原民文化就不怕沒機會,會繼續『戰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