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印尼人力資本改造是一場持久戰

參考消息網12月10日報道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12月4日刊登題爲《印度尼西亞必須長遠打算,以改變其落後的勞動力狀況》的文章,作者是印度尼西亞外交官內塔·奇納拉·安吉納。文章編譯如下:

經過十年的基礎設施建設,對於印尼新任總統普拉博沃·蘇比延多來說,是時候將重點放在人力資本發展上了。要做到這一點,印尼必須轉變對生產力的理解。

如今,印尼創造的就業崗位中,極少能提供通往中產階級的途徑。儘管勞動力人口結構與中國和印度相似,但印尼的勞動生產率明顯低於這兩個國家。這種差距可追溯到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那場危機導致印尼在21世紀初過早地出現了去工業化現象。在危機前,印尼以製造業爲主導的經濟推動了增長,製造業曾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2%,然而在印尼尚未達到向知識密集型服務業轉型所需的增長水平之前,這一佔比就已經下降了。

在這種產業政策失敗的背景下,印尼長期實行的勞務輸出政策充當了一種就業緩衝手段。通過私營對私營的模式向國外輸送低技能勞工這種傳統做法得以繼續。2023年這一模式下的勞務輸出佔比達到79%,其中半數爲從事護理和家政工作的女性。考慮到這種家政類職業容易面臨侵害且幾乎沒有技能提升空間,這一比例令人擔憂。

印尼的人力資本發展戰略缺乏對勞動生產率的關注。普拉博沃應着重確保民衆能夠獲得機會。他的政府需要投資於低技能勞工培訓,同時推動高技能工人赴海外發展。

推動高技能勞動力赴海外發展能夠提高特定行業的效率——尤其是通過技能積累。中國和印度已經逐漸從勞動力遷移帶來的知識轉移中獲益。普拉博沃可以爲這樣一項戰略奠定基礎,該戰略會將這種長遠規劃融入更廣泛的發展和外交政策議程之中。印尼可以更具策略性地將其高技能工人輸送到能滿足國內產業需求的特定行業。對於印尼成爲地區投資樞紐這一更大的抱負而言,在經合組織目的地國家進行多元化佈局也至關重要。

人力資本發展議程必須創造體面的工作崗位和技能積累機會。印尼需要從“人才外流”心態轉變爲“人才引進”心態,將每個勞工都視爲對本國知識和創新的一種投資。改造印尼的人力資本是一場持久戰——但非常值得爲之努力。(編譯/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