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王成功》吳昆玉/政治玩過頭 跨越道德的「債」十倍奉還
全國不分區市議員王浩宇被罷免成功後,成爲這兩天網路話題。不少綠營深感惋惜,甚至覺得這是臺派的失敗,民進黨聲明指責國民黨總動員,小英這邊則不希望續戰。
深藍方面則是一片叫好,視爲民進黨萊豬等政策的失敗指標,天理公義終能伸張,爲罷韓之後出了一口悶氣,並且準備再戰鳳山黃捷、臺中陳柏惟,既然選不贏,就來一路打罷免戰。
藍綠羣衆都似乎太樂觀或太悲觀了,而且陷在藍綠標籤中走不出來。我對那些曾經與王浩宇交過手、吃過虧的人,點到爲止的回憶,與中壢本地人的一些評語,反而更有興趣。這些人的評語,多非基於藍綠,而是基於做人做事的道理,其實更能直指核心。
舉例來說,PTT老幹部指出他曾經常利用PTT放假消息,逼到PTT將他封鎖。某網路名人點出他十幾年前便被王陰過,至今不忘。與他在節目上遭遇過的人,不少都被他亂扣帽子,記恨於心。某人私下與他之間涉及選舉操作的LINE對話,被他截圖,某日此人落難,他便公佈截圖再打一耙落水狗,才知道他很愛截圖,而且不僅用於自保,現在當然回打一次落水狗。若干與他熟識的綠黨老幹,也將他列爲拒絕往來戶,原因罄竹難書。
講白了,罷王之戰,不能算藍軍的成功,而是王本人作人的失敗。他這一生惹毛太多人,點點滴滴,匯成洪流,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 評論家分析,罷王成功關鍵在王浩宇做人失敗。(圖/記者沈繼昌攝;翻攝自我是中壢人)
這事其實給藍綠政治人物與鐵粉們一個很好的教訓:不能只要是我們的人,做什麼都是對的;只要是不同陣營的人,講什麼都是錯的。
選民心中自有一把尺,這把尺的刻度,並不以藍綠統獨或站邊靠派爲唯一依據。許多因素都會列入評比項目,人格、話術、價值觀、給人的感覺、認識他的人的風評…,在選民心中會融合成「喜歡」或「討厭」的綜合結論,成爲決定的依據。
更精準點,選民心中存在的,並不是一把刻度明確的「尺」,而是一鍋「湯」。就像燉佛跳牆一樣,各種不同食材以不同方式,在不同時間下鍋,在鍋裡經由熱力學作用,產生化學變化,刺激不同的味蕾。
選舉罷免等事件則是起鍋上桌時間,罷免案就像該燉24小時的鍋,卻8小時就上桌,當然夾生難喝肉不爛。而選民作爲使用者,只會感知好喝或難喝,不會研究這鍋湯怎麼燉的?
所以,從技術面來看,政治人物該擔心的,不只是民調或網路聲量的結論,而更該關注其中「負評」或「厭惡」的指數,及其成長幅度。
在「愛有排他性,恨有連結性」的定律下,喜歡度只會等加級數成長,但厭惡度卻會以等比級數飆升。在選舉中,厭惡一個人通常等於盲目支持另一個人,就像某些人失戀後,馬上去找個跟前任完全相反的人。但罷免提供了直接的情緒出口,讓人們的厭惡,得以在匿名、感染、責任分散等羣衆心理效應下,一次爆發。
▲ 王浩宇會將私下與人對話的選舉操作LINE對話截圖,某日等此人落難,便公佈截圖打落水狗。(圖/翻攝自王浩宇臉書)
講簡單點,政治人物們也許爲了快速成功,不得不用些見不得人的手段,但這些都是「債」,總是要還的。尤其當你功成名就後,更是作人比做事重要,少得罪人,比討人喜歡或衝高音量,更具有正面意義,更能累積能量。
講更深點,政治人物,那些在無數競爭者中冒出頭的菁英,晉級過程不可能不得罪人,或讓人眼紅。如果是在公開戰場上光明正大的打贏對手,即使有些恩怨情仇,日後卻總有辦法化解。但如果是玩陰的背刺捅刀,打落水狗,這種恩怨一生一世都難以和解。輸家不會服氣之外,還會連帶否定掉對方的人格,既然是一個已經人格被否定的人,怎麼還可能跟他當朋友?
▲ 與王浩宇熟識的綠黨老幹,將他列爲拒絕往來戶。(資料照/記者陳家豪攝)
臺灣許多政治人物,總覺得要贏得上位,就得用些旁門左道。甚至贏賭擱贏話,講些「林爸丟繫好運」這種風涼話,繼續吃對手豆腐,徒增怨恨。
贏得上位之後,又想讓輸家不要記仇,最好甘心臣服,放棄抵抗。但這些想法最後終歸徒勞,就如前文所言,背刺捅刀,一次成仇,一世無解。
所以,政治圈的朋友們最好別忘了,政治只是衆多社會行爲中的一環,政治永遠不能違反人性。當你爲了一時政治需要而跨越了道義的邊界,也許現下能讓親者快,仇者痛,但最終常讓人得不償失,甚至得而復失。
政治只是卡布奇諾上面的那層奶泡,社會纔是真正的咖啡。多交朋友,少樹敵人,廣結善緣,少造冤孽,纔是可長可久的人際關係經營之道。
有時候,分寸拿捏之間,想想老子那兩句話:「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玩政治永遠不要玩過頭,越過人情義理邊界,這債,總是會十倍奉還的。
熱門點閱》
► 罷王成功》單厚之/倒「宇」成功後 清「捷」也看到曙光?
► 罷王成功》範世平/國民黨2022有絕對優勢 但激進路線不利2024總統大選
► 罷王成功》沈政男/黃捷、陳柏惟、吳思瑤、蘇巧慧都能罷免成功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