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重恩:用製造業補房地產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供需不平衡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白重恩日前表示,用製造業的投資補房地產的缺口,會造成更加嚴重的供需不平衡。唯一的出路是增加居民消費,而居民消費的增長可能大部分來自於服務業,服務業既要做優又要做強,可能還要做大。
白重恩週五在“《財經》年會2025:預測與戰略”暨2024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作主旨演講時指出,我們的製造業體量非常大,面臨着重大的結構轉型,房地產的需求減弱了以後,是否一定要通過製造業投資的加速來補這個缺?這就是我們的問題。
他指出,長期以來,一些思維定式對政策制定、政策理解和政策落實產生比較大的約束,其中就包括認爲投資是積累,消費是消耗,以及總是擔心製造業空心化。
“儘管政策一直強調重視居民消費,但在政策執行中卻存在觀念上的問題。”白重恩說,居民消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00年到2012年降了12個百分點,降至32%左右,後來回升至39%,但2015年以後一直持續在39%,並沒有提升。
“(我們)總認爲投資沒有壞處,最不濟就是把投資投了放在那兒不用,也不會造成什麼損害,這樣的說法不一定對。”他舉例說,一條公路修好了,並不是放在那裡就沒有成本,因爲路需要維護,即使這條路上沒有車跑。更重要的是,如果投資做多了,就可能產生供給嚴重超過需求的情況,使得企業從盈利變成虧損。這樣的額外投資其實摧毀了價值,而不是增加價值。
至於“消費就是消耗”,長期來看,並不是這樣。“消費可能會帶來對企業的新需求,對企業新需求就會帶來新的創新,會帶來產業更好的發展,也會帶來技術上的更多積累。”白重恩說。
他進一步表示,中國製造業體量佔全球的三分之一,製造業產能中有三分之一要靠出口來吸收。因爲貿易順差等問題,靠出口解決問題很難做得到,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增加居民的消費。如果還堅持說要保持投資,用製造業的投資補房地產的缺,我們就會造成更加嚴重的供需不平衡的問題。
“製造業投資短期來說創造了需求,比如投資的時候買設備、廠房,投完後它變成了新的產能,這個產能生產出來的東西賣給誰?比如太陽能電池前7個月出口按噸增長了29%,按金額算下降31%,這種產業如果繼續追加它的體量,增加投資,投資回報是負的,這樣的投資絕不是積累。”白重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