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最後飛虎隊員 英雄變車伕
1974年,從監獄出來的吳其軺找不到工作,只好蹬三輪車養家。(圖/銳視界)
國軍和飛虎隊戰機。(圖/銳視界)
吳其軺(1918年─2010年)一生最耀眼的時刻是飛虎隊員,他擊落過6架日本戰機。曾是黃埔生也到西點受過訓,來臺後仍任軍職,前途看好之際,因父親來信要兒子回大陸,回鄉後惡運開始。1950年中共發動鎮壓反革命運動,一夕間,英雄變狗熊,勞動教育20年,刑滿出獄後靠蹬三輪車爲生。
如果吳其軺仍健在,他將是今年大陸閱兵的英雄人物,因爲他曾是大陸最後的飛虎隊員。微信「銳視界」報導了吳其軺故事,節錄整理如下。
1936年,吳其軺入黃埔軍校,同年轉到杭州筧橋空軍軍官學校,畢業後即投身於抗日戰爭。1943年,他轉入陳納德組建的中美混合聯隊14航空隊的5大隊飛行,成爲「飛虎隊」中的一員,在中國空軍中美混合聯隊中累計飛行了800多小時。
從1943年7月起,中國空軍與美國第14航空隊主動出擊,尋找日軍航空隊主力決戰,還實施長途奔襲,廣泛轟炸、摧毀日軍的機場、設備和其他重要目標。也就是從這時開始,吳其軺和戰友們多次以大編隊機羣對日佔武漢、南京、廣州、桂林等日軍軍事目標進行轟炸。
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之後,吳其軺獲得盟軍總部授予的「飛行優異十字勳章」,另外還獲頒「航空獎章」和「單位集體榮譽勳章」。
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國民政府中央軍校大禮堂內舉行。吳其軺作爲美軍援華空軍第14航空隊第5大隊的分隊長,帶領他的全體隊員,坐在會場的第一排。受降儀式約20分鐘。吳其軺說:這20分鐘的精髓,貫穿我的一生,影響我的一生,昇華了我的一生。
1948年,吳其軺在3000多名空勤人員中以第一名的身分進入美國西點軍校航空分校留學,並在進修結束後到了臺灣。1949年,他在臺灣已經是中校軍銜。因其父親來信要他返鄉,他從香港返回大陸。
1949年12月吳其軺到北京,在解放軍空軍北京的南苑機場當教官。雖在機場工作,但對於曾爲飛虎隊的分隊長,吳其軺卻被禁止靠近飛機。他的父親吳鑾仕,在中共建政後不久,因爲他和他的四哥都曾經是國民黨軍官,被槍斃了。
1950年的冬天,鎮反運動開始了。吳其軺未能逃過此劫。三年後因政治審查不能通過,他開始了長達二十年之久的監獄生涯。監獄中的吳其軺躲過了文化大革命的一劫。
1974年,從監獄出來的吳其軺找不到工作,就在杭州清波針織手套廠蹬三輪車。這一蹬就是六年,一年365天沒有休息日,一車裝卸600斤,一天賺1元2角人民幣。那時,他和妻子裘秋瑾帶着兩個兒子租在12平方米的小房子裡,房租每月3塊3毛。
因爲蹬三輪車體力消耗大,他一頓飯要吃一斤以上的食物。杭州聞名的小包子,三個才一兩,吳其軺父子三人起碼要吃兩斤,60個。1980年,吳其軺被恢復了政治名譽。平反後,靠着當初農場開礦時對化石的喜好,加上有英語底子,吳其軺被分配到杭州大學地礦系的標本實驗室做起了標本員。
2010年,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吳老在清明節強撐着身體,前往祭拜了嶽王廟(杭州西湖),吳老無語凝噎,清淚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