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現代:一個滄州工廠帶活千億汽車產業

“浩渺行無極揚帆信風。”

京津冀協同戰略之下,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協同發展等紛紛破題,協同的“小目標”逐步實現,互利共贏新局面已經初步形成。

作爲推動京津冀產業一體化、產業新佈局的排頭兵北京現代滄州工廠運營情況如何?給區域發展帶來怎樣的變化?3月28日,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提出三週年之際,新華網記者走進這座被稱爲滄州市“一號工程”的工廠。

“5個100%自動化”

道路開闊整潔,兩側綠意盎然。井然有序、生機勃勃的滄州開發區時刻準備着承接來自北京的轉移產業。坐落在這裡的北京現代第四工廠,是開發區裡最大的“招牌”。一排排建設一新的現代廠房氣派又敞亮。剛剛投產幾個月的生產線一片忙碌,機器聲轟鳴。

這座佔地191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工廠在2015年4月3日破土動工開建,18個月後便建成投產,開創了新的現代速度。不僅如此,相比較北京現代在北京運營的三座工廠,滄州工廠實現了環保、品質智能的再升級

環保是北京現代的硬標準,位列“品質工廠”、“智能工廠”三大基本戰略之首。滄州工廠廣泛採用高科技材料、技術和設備,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生產低能耗;通過對廢氣廢水廢棄物綠色排放和回收利用,實現低排放;同時,工廠內部大型部件採用橋式自動運輸,車間內部使用ONE-KIT隨車供件系統,實現綠色物流

據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陳桂祥介紹,滄州工廠實現了“5個100%自動化”:金屬鈑件生產自動化率100%;擁有300套機器人,焊接自動化率達100%;通過86臺噴塗機器人,實現了中、上塗內外板的100%噴塗自動化;採用柔性生產工藝和自動化設備,實現車型互換交叉生產的100%柔性化生產;發動機製造工藝上,實現了機加工工藝的100%自動化。

建廠之初就被派駐到滄州的北京現代員工雷毅談起滄州工廠一臉的驕傲:“滄州工廠不僅更氣派,更重要的是設計更合理、工藝更先進,精度也最高,例如每個機器人上面都安裝有攝像頭,能監測出精度,而其他在用的工廠很多時候還是要靠人檢。”

共贏發展戰略抉擇

三年前,北京現代第四工廠落子滄州。這既充分展現了北京河北兩地資源稟賦的優勢互補,貫徹了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中央要求,也折射出北京企業在應對經濟新常態、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戰略抉擇。

在躋身百萬輛俱樂部之後,產能不足成爲北京現代繼續高速發展的一大掣肘。雖然北京市高端製造業發達,但隨着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汽車企業擴大產能存在瓶頸。而河北鋼鐵產業實力雄厚,其中滄州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20年來發展初具規模,但規模小、研發能力弱,具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爲幾方找到了共贏發展的路徑。

在北京現代第四工廠投產儀式上,北汽集團徐和誼曾說:“隨着滄州工廠的投產,從北京現代發展的角度看,合理的產業佈局問題得到了一定的解決。不光是量上、規模上,還有效益、產品結構上,它的投產對北汽集團完成“十三五”戰略規劃,都起到非常重要的關鍵作用。”“這樣的整車項目建設,未來不僅在推動區域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也是北京現代在應對渠道下沉,在區域市場佈下的一枚關鍵棋子。”

一個項目,一座汽車城

北京現代滄州工廠總投資120億元,年產能達到整車30萬臺,發動機20萬臺。目前已實現產能20萬輛,投產悅納及悅納5門,今年將投產全新SUV。對北京現代來說,滄州工廠和60萬輛規模的黃驊基地,對周邊大城市有較好的輻射力,既便於輻射河北、山東等周邊省市的汽車市場,也易於共享天津、保定、泊頭等地的零部件配套資源。

事實上,北京現代滄州工廠不僅助力實現北京現代新的跨越,更爲滄州乃至河北汽車產業帶來新的發展引擎

據悉,滄州工廠將直接帶動就業6000人以上,帶動整車零部件物流、服務貿易、汽車金融以及相關產業產值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

在滄州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韓光普看來,一個整車項目將帶來一座汽車城。始建於1992年的滄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滄州市重點發展的新型工業區。開發區以管道裝備製造爲主打,鋼管產業一度佔到開發區百億收入的60%至70%,可是近年來上游鋼鐵產業持續低迷,管道行業利潤日漸微薄。北京現代滄州工廠落戶滄州後,將帶動汽車發展成爲滄州未來的主導產業

到目前爲止,北京現代滄州工廠已經帶動起包括北汽岱摩斯、北汽韓一、現代摩比斯滄州公司等家配套企業在當地落戶。此外,還有海納川系列配件中瑞榮、浩然等12個項目在逐步跟進。

圍繞着北京現代滄州工廠整車製造產業核心,零部件、物流、服務貿易、金融、對外出口等產業日益繁榮,研發中心、汽車人才基地建設也在規劃中,千億級汽車產業鏈正在影響滄州城市發展的未來。

據韓光普介紹,到十三五末期,滄州經濟開發區75萬輛轎車產能規模將達成,加上黃驊汽車基地,滄州將最終實現130萬輛左右的汽車產業規模,建成名副其實的汽車城。

大思路、大戰略,帶來大轉變、大成效。北京現代滄州工廠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不斷深入帶來重要的參考,爲推動產業升級轉移也交上了一份靚麗答卷。(吳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