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情嚴峻是臺灣生醫很好的場域 李鍾熙:有醫療沒產業 難成醫療大國
亞洲生技大會籌委會主席李鍾熙表示,要在危難中找尋生機,本土疫情嚴峻,也是臺灣生醫一個很好的場域,政府的法規要更具彈性,讓產業能加入發揮行列,如果只有醫院、醫療技術,沒有產業,不可能成爲醫療大國。以下是他的看法紀要:
問:爲何決定如期舉行亞洲生技大會?
答:危機就是轉機!疫情中,各國藉生技產業提供檢驗檢測服務、及疫苗等防疫產品對抗疾病,臺灣生技界也有所貢獻;在疫苗問世,各國逐漸解封的同時,臺灣生技產業要進一步尋求國際合作夥伴,在國際價值鏈中佔有一席之地。亞洲生技大會就是要讓世界看到臺灣,讓臺灣產業能量也能讓世界看見。
答:臺灣生技產業一直都有不錯的研發能量,但受限於市場太小,法規又太老舊,以致於在去年全球的新冠疫情中,除了口罩外,並未發揮角色,實際上,不管是檢測、疫苗或藥物,產業其實都非常積極,也有不錯的成果,只要法規能適度調整,產業就會跟上來。
30、40年前驗孕要有醫事人員,但現在到處都可以買到驗孕棒,快篩檢測也是一樣的狀況,只要政府做好配套,加上產業的力量,疫情應該就能控制了。
問:本土疫情何以會陷入風暴?臺灣的醫療技術沒跟上嗎?
答:臺灣的醫療水平全球聞名,但要成爲醫療大國,本土產業一定要有角色,控制疫情不能只靠政府或醫院;產品是要由產業開發,透過和醫院、政府的力量結合,不僅可以解決疫情,也有機會讓生技產業快速脫穎而出,讓臺灣藉此防疫時機及亮點,前進國際打世界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