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Model 3便宜3萬?用小電池增程,阿維塔06價格不超20萬?

再過一個月,特斯拉Model 3(參數丨圖片)可能不香了?一方面是,FSD正式落地中國前,華爲的乾崑ADS 3.0仍是30萬價格市場極具競爭力的智駕方案,另一方面則是,不出意外,阿維塔06會提供增程、純電雙動力,不帶192線激光雷達的ADS SE基礎版,以及可能會沿用長安ATDM01電機,就意味着價格體系必定有大動作,甚至大概率會打入20萬以內,如此一來,阿維塔06的性價比就逐漸清晰了,那麼,這次新車都用到了哪些新技術?在空間、底盤、操控等方面,大概是什麼水平?

結合最新發布的官圖,我們大致可以得到三個新信息,其一,標準的家族式前臉,但調整了大燈造型,雙側日行燈帶不再貫穿前保,兩側單獨的橫條狀日行燈被首次放在了燈帶下方,辨識度更高;其二,電子外後視鏡繼續出現,根據以往阿維塔車型的SKU,後期會作爲選裝件;其三,前艙修長,沒有選擇像小鵬P7+那樣極致的短L113理念,掀背尾門首次出現,解鎖了裝載能力上限。在新能源汽車的設計體系裡,四輪四角和短L113的優勢,這裡不必再贅述,目的都是爲了把艙內空間做到最大化,而選擇長車頭的阿維塔06,和特斯拉Model 3比起來,車內空間還有優勢嗎?

答案可以從整車設計和CHN平臺上找到答案。首先,從外形設計層面來說,正是由於掀背的出現,阿維塔06的Y0線從B柱開始就不會快速滑落,而是先平緩的通過C柱後,再朝着分段式後肩線延展,而Model 3則是在B柱開始便有急下滑趨勢,Y0線的走勢幾乎和Model Y一致,所以就第二排的頭部空間來說,有掀背加持的效果顯然是要更富餘的,另外基於長後懸理念,二排座椅幾乎不能再朝輪拱靠近,所以椅背的角度會更符合人體工學,話句話說,新車後排的坐姿絕對不會太直。其次,基於CHN平臺的延展性,底盤的電池會繼續做成下潛45mm的設計,在不增加地板高度,或降低離地間隙的情況下,頭部空間能提高至少25mm,所以即便是車高比Model 3矮了20mm,但後排乘員的腿部姿態依然能保持相對自然一些,所以也不用刻意增大坐墊的凹陷角度,再加上車長和軸距還分別有131mm和65mm的尺寸優勢,體現到後排空間體驗來說,阿維塔06基本是有一拳多的富餘。

除了可以從空間優化舒適性之外,車輛的底盤也相當關鍵,不出意外,阿維塔06會沿用太行智控底盤,而要實現這套技術的滿配效果,懸架至少得是前雙叉臂後H臂多連桿,還有可以實現整車高度和阻尼自適應調節的空懸+CDC系統,利用多種傳感器和控制器的中央控制單元,對速度、轉向角、車身傾角等進行實時計算,進而提升底盤質感,效果是不是有些類似華爲的途靈底盤?其實在技術層面還是有顯著區別的,比如在感知能力上,阿維塔的這套太行智控技術,靠高精度傳感器來獲取環境數據,而華爲的途靈底盤則是利用激光雷達等硬件組成了多模態感知系統,也就是說,僅是在這部分,前者是根據路況實時調整,後者則是對路面有預知能力,爲了深度優化底盤的主動調整能力,空氣彈簧總行程給到了125mm,CDC動態阻尼減振器能在1秒完成100次調節,MK C2線控制動則讓底盤的制動響應更快,所以這套底盤的滿配效果,在主動智能底盤領域也是能排到前列的。

(圖爲阿維塔06複雜路況路試諜照)

到這可能有人會問,沒有空懸+CDC的阿維塔06,底盤還能談舒適嗎?答案是肯定的,首先阿維塔全系都搭載太行智控底盤,即便是非滿配的配置版本,前後懸架的基礎構造也是不變的,也就是說,雙叉臂和H臂多連桿,會是全系的“標配”,前懸用雙叉臂的效果不必細聊,化解橫向應力比麥弗遜來的更加直接,所以轉向精準性表現更好,有同款懸架的Model 3亦是同樣的效果,重點其實在後懸架上,由於H臂多連桿本就具備高強度乘載性的特質,所以在構造上,就註定了更適合用質地更輕、強度更高的鋁合金鑄造,一來能降低簧下質量,使得車身具備靈活性,進而也提高了底盤舒適性,二來H臂本就不會佔後軸太多橫向空間,有放置大馬力電機的先天優勢,而且在懸架和車身連接的錨點上,還有液壓襯套技術,可以進一步隔絕路面的顛簸振動,在保證操控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乘坐和駕駛的舒適性,換代後的Model 3繼續用標準五連桿,比起上一代更換了減震器和彈簧,舒適性雖有優化,但在智能硬件冗餘或深度底盤技術的應用上,明顯還是阿維塔06來的更直接一些。

前面提到,阿維塔06會提供增程和純電兩種動力選擇,純電車型繼續採用全域800V碳化硅平臺和華爲最新一代DriveONE碳化硅電驅,而在這兩個動力方案中,增程車型的價格自然會比純電版便宜一些,所以能否降低價格門檻,重點就在增程版本上,至於增程器,能確定的是一定會用阿維塔崑崙增程1.5T,電機則大概率會繼續用長安的ATDM01,電池毫無疑問還是寧德時代的驍遙電池。問題來了,阿維塔11和12增程,電池包容量都是39.05kWh,軸距相對更小的阿維塔06增程,也會選擇這個容量的電池嗎?或者說,新車有必要選擇大容量電池方案嗎?

之所以會出現增混4C電池,就是爲了解決以往增程車充電慢、純電續航短的傳統弊端,但問題是,在軟包電池的技術路徑裡,適當增加電芯雖能解決快充所需的高電流條件,但電芯數量的增加,整個電池包的體積、重量乃至成本,也是隨之增加的,而且就逍遙電池來說,只有52kWh的電池包才能發揮出400km純電續航和15分鐘快充的效果,所以眼下比較有趣的現象是,現階段真正搭載4C電池的增程車並不多,反而多半都選擇了小電池方案,比如問界M7在現有42kWh、40kWh及38.5kWh基礎上,增加了37kWh的新電池版本,智界R7甚至只用到了36kWh,如此一來,阿維塔06會怎麼選呢?

對此,我們推測至少會用39.05kWh的電池包,主要原因就在於需要考慮快充的效率問題,正如前面所說的,電池包容量直接關係到快充效率,而之所以不用40kWh或者是38kWh,一方面只有幾度電的微弱差異,體現到純電續航里程上幾乎能忽略不計;另一方面則是軸距尺寸,底盤能融容納電池包的空間本就有限,更何況,整個電池包外殼非全平,後排位置還有雙能量井式下沉的設計;而最核心的,其實還在是增程器本身。要知道,插混技術動輒會有3個、或者4個動力單元,而增程車的動力來源只有1個,即電池本身,而選擇小電池方案後,續航的任務就完全落在增程器上,而這種方案其實完全是站得住的。

簡單覆盤一遍長安汽車的這臺崑崙1.5T增程器,窄長型的缸體給到了1.45的缸徑行程比,500Bar的高壓直噴能把燃油顆粒打的更細碎,規避油氣混合物在窄長缸體內燃燒不充分的問題,火花塞的點火能量從主流的90mJ提高到150mJ,來一次性點燃燃燒室內遠處的混合氣體,規避爆振現象,再用到提前關閉節氣門的深度米勒循環,讓活塞靠慣性走更遠的路,從而實現高效的發電效率,1升油發3.6kWh電的成績,要超過傳統意義上3.3kWh的優秀值,電子機油泵能提前預潤滑,停機活塞主動控制則把NVH和振動進一步做了優化,所以整套技術下來,這臺增程器完全能擺脫對大電池的依賴。

至於價格,至少能從2個角度推測。首先,目前阿維塔產品體系中售價最低的是阿維塔07,增程21.99-27.99萬,純電22.98-28.99萬,兩種動力版本有一萬元的價差,而且Pro版不帶激光雷達、空懸+CDC,所以,參考類似的SKU邏輯,阿維塔06的起售價,大概率也是奔着20多萬去的;其次,從智駕層面來看,高速NOA會是全系標配,但智己L6全系標配了城區NOA,還把價格做到了21.99萬,最後再疊加2024年補貼陸續到期,趕在明年新一批補貼政策和相關權益,定在20萬以內起售,也是有極大可能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