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尋常路的旅行書 帶你遇見那些人類命運的切面
從機場到機場的旅行方式,讓我們無聊到開始質疑是否旅行跟所謂的28天健身計劃一樣,只是一種慣性養成的遊戲。當渴望認知世界的好奇心不再輕易被滿足,我們也需要考慮嘗試換一種古典而樸素的旅行方式——花更多時間,走更長的路,利用每個看似平凡的當下去吸收、品味和體驗自己的所經之地。
幾本不走尋常路的旅行書有助於我們找到出發上路的新感覺。
伊朗,厄爾布爾士山脈。《只有尋找和遇見》一書的兩位作者331天歐亞自駕路上的一站。
《只有尋找和遇見》
本書作者黎瑾、紀韓均爲《孤獨星球》系列旅行指南的撰稿人,不過,更多讀者認識他們的途徑卻來自一篇知乎熱帖:如何給中國牌照的車輛辦理“護照”出境自駕?
2015年夏末,黎瑾、紀韓夫婦開着取名爲“飛毯”的中國牌照的MINI小轎車,從滿洲里口岸出境,穿越高加索山區,橫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渡過北海和英吉利海峽,一路開到愛爾蘭;他們的回程則經由歐洲大陸南部,土耳其、伊朗、格魯吉亞、哈薩克斯坦多國,沿着古絲綢之路返回中國。這趟曠日持久的旅程,最終以一本書的形式,變成了隨時可以追溯的浪漫而嚴謹的圖文記錄。
對於那些渴望讀到有價值的旅行體驗,卻不滿足於流水賬式的行走記錄方式的讀者來說,本書的文字質感,章節排序與節奏感都堪稱上乘,閱讀過程充滿欣喜,拾起來便難放下。在卷首的自序中,兩位作者簡短總結了這場大壯遊的收穫與意義:“過去的人類行走在過去的探險之路上,而我們有機會走在古老和全新的道路上,去探索,去碰運氣,去窺探每一個人、每一件物品、每一場典禮、每一道飲食後面隱藏的故事和寓意,它們都是人類命運的一個切面,甚至更小,只是一點餘光散影。”他們說,這也讓他們更加確信,旅程只有兩件事:尋找與遇見。
博物學、兼科普作家段煦從2011年起連續多年前往北極科察,他的這本“北極指南”深度展現了北極腹地的斯瓦爾巴羣島的魅力,從鳥獸草木一路寫到冰河山川與人類活動的歷史遺蹟。
全書的文字量高達26萬字,圖片1千多張,據段煦本人稱,是六七年的科考積累再加上兩年多的專事寫作所得。他希望能借着筆記式的書寫方式、清晰理性的語言,把自己獲得的科考經驗再現,並給予讀者一定的博物學鋪墊。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涉及科普知識固然多,但讀起來卻絲毫不枯燥,尤其是讀到作者以溫暖又熟稔的口吻講述不同動植物的命運和處境,更難抑制住心頭的憐惜或感嘆。如果說有閱讀後遺症的話,那麼這本書的問題在於,它會讓一顆喜愛旅行的心變得更野更不羈。
太平洋山脊小道(Pacific Crest Trail)是沿着加利福尼亞橫斷山嶺、內華達山脈、卡斯柯特山脈南北穿越美國的漫長小道。每年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試圖挑戰這條線路,但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能走完全程。本書作者田禾是一名加拿大留學歸來的理工男,2016年,他帶着朝聖的心情踏足太平洋山脊小道,迎來了一生中最值得銘記的一段旅程。在這本書中,田禾以質樸還原了4300公里跋涉全程的孤獨、驚險與枯燥,與坊間常見的遊記類書籍不同之處在於,他不僅記錄了沿途山川美景和徒步者的心理風景,同時也不吝以大量筆墨細扣美國西海岸地理、生態和人文歷史,展現太平洋山脊小道自然和歷史兩個斷面。
《沿河行》
[英]奧利維婭·萊恩著;焦曉菊譯;未讀·文藝家·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7年10月
這是一本以河流爲主題的非虛構讀物,出自2011年麥克道爾獎得主奧利維婭·萊恩之手。女作家沿着弗吉尼亞·伍爾夫自沉的烏斯河,從源頭開始徒步旅行,一直走向四十二英里之外的入海口。藉着多彩、充滿詩情的語言和古今交織的敘事,這場步行與伍爾夫的生活、寫作、婚姻,與烏斯河沿岸不同時期的歷史、民俗、傳說、自然及考古發現串聯在一起,發展出一段流暢跳脫的時間敘事。
該如何理解河流在人類歷史與文化演進中扮演的角色?它與當下生活有何關聯所在?面對如此宏大的命題,作者的敘述固然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有一點是能夠得到所有讀者認同的:往昔不會消失,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將過去、現在與未來串聯,留待我們思考時間的意義。
[英] 西蒙·阿米蒂奇;樊卿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7年5月
英格蘭的脊柱,奔寧山脈長約四百公里的奔寧步道貫穿了約克郡、諾桑比亞郡,一直延伸至蘇格蘭境內。本文作者阿米蒂奇是一位詩人, 2010年夏天,他採用傳統徒步線路的反方向,由北向南,走向位於奔寧步道南端的故鄉馬斯登。爲了增加旅行的挑戰性和趣味性,阿米蒂奇特意把自己代入古時行吟詩人的生活方式之中,一路不帶現金,只靠爲沿路居民朗誦詩歌換取食宿和旅資——20天的行程,他一共給1158個聽衆朗誦了詩歌,聽衆打賞所得總計3086英鎊。
書中不乏對於山間行腳浪漫化的表述,也不乏各種被現實打臉的場面描寫。阿米蒂奇的體能不算強,更不曾有過長距離徒步的經驗,要命的是,作爲一名地理系畢業的獲獎詩人,他對奔寧山道的地形面貌並不熟悉,故而陷入一系列讓人恐慌又尷尬的境遇之中:在濃霧裡迷失,在驕陽下暴曬,在森林裡迷路,在沼澤裡掙扎,大雨滂沱無處避身……何苦去吃那些沒必要吃的苦頭呢?作者回答說,行走不止是迎接身體上的挑戰,更重要是精神上的挑戰。挑戰自我,遠比走完全程更有意義。
[美]大衛·唐尼著;焦曉菊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8月
BBC紀錄片《西蒙·裡夫朝聖之旅》中,有一個疑惑貫穿始終:古時的人們是被什麼樣的強烈情感驅使走上朝聖之路的,而在理性時代降臨這麼久之後,爲什麼現代人仍會做出類似的非理性行爲?眼前的這本書《從巴黎到比利牛斯:一個懷疑論者的朝聖之旅》涉及同樣的疑惑,但作者試圖從另一個角度進行解答,他極力想說服我們,古今無不同,人人都是在鋪滿問題的人生之路上尋求答案的朝聖者。
美食旅行作家大衛·唐尼是一位對於“靈性”和“信仰”絲毫不以爲然的懷疑論者。五十歲來臨之際的一場大病,讓這個一貫務實又毒舌的男人選擇以苦行僧式的方式徒步探索從法國到西班牙的朝聖者大道。從巴黎的聖雅各之路開始,他花了七十二天時間抵達一千二百公里之外、位於比利牛斯山另一邊的巴斯克。旅途的辛勞可以預見,但不曾想,除了連日來的翻山越嶺長途跋涉,鄉間古道的和平、安寧氛圍一樣讓人感到身心不適,尤其是對於像作者本人這樣對於城市的喧囂和唾手可得的美食、美酒習以爲常的享樂主義來說,這場僞朝聖帶來的最重要的收穫大約就是學會如何與自己融洽相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