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一片面膜、一支口紅 默默創造奇蹟
文/段詩潔
70幾年來,沒有人找我們吃過飯!現在終於有人注意到我們了。」現任臺灣化妝品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七十年曆史的盛香堂公司董事長林鴻祐說得直白。
很長一段時間,以外貿爲主的臺灣經濟,聽到的都不是什麼好消息:出口連17黑、去年臺灣出口額衰退10.9%...;其實臺灣仍有許多具競爭力的產業,一般以爲臺灣全是進口品天下的美妝品就是其中之一。近五年來,臺灣美妝品出口平均年成長率高達16.6%,近十年來,其出口成長率也都高於臺灣對全球的出口成長率!
也就是看到了這萬綠叢中一點紅,加上南韓最大化妝品公司艾茉莉太平洋集團近年旱地拔蔥、市值突飛猛進到6千億元臺幣,挾着韓流席捲全世界,政府開始注意到臺灣美妝這個隱形冠軍。
出口力》「近十年美妝出口成長率高於臺灣總體」
臺灣的美妝能量有多強大?只要走進百貨公司一樓,那些赫赫有名、讓廣大女性心甘情願掏出大鈔埋單的國際品牌、專櫃裡的彩妝品,八成都和臺灣廠商脫不了關係;驚訝嗎?更讓人吃驚的還在後頭─臺灣廠商生產的面膜,產值已是亞洲之最;更有許多百花齊放的臺灣品牌,悄悄在國際舞臺搶下一席之地。
事實上,從頭到腳、從清潔到保養,都屬於美妝產業的範疇,但是這門產業在臺灣卻未受到太多關注,原因之一是美妝的產值仍不夠大,比起萬衆矚目的電子業,更是難以相較;但這個產業崛起速度之快、能量之大,卻遠遠超乎外界的想像。特別是在臺灣產業出口競爭一片漆黑之際,美妝業憑着一己之力,長年默默耕耘,已經摸索出獨特的門道,成爲全球美妝業的產業鏈裡,不可或缺的一環。
根據經濟部統計,臺灣的化妝品製造業廠商共七百多家,化妝品品牌商及代理商超過上千家,全臺灣美妝品市場約1,150億元。「只要看看光是臺灣,屈臣氏有5百多家店,康是美有近4百家店,寶雅也超過一百家店,就知道美妝絕對是一門好生意。」森田藥妝總經理周旻升笑着說。
光看臺灣美妝產值,或是出口數據,雖然持續成長,好像金額並不是太大,那就錯了!因爲不少臺灣廠商的研發中心雖然設在臺灣,但是生產已經移到中國大陸或是東南亞等地,所以數字上無法反映出真實狀況。
外貿協會指出,進一步分析臺灣美妝品出口數據,可以發現臺灣美妝品主要市場大多分佈於中國大陸及香港、美國,而且各類品項都有高度集中於單一出口市場的現象。
例如「面霜、面膜、洗面膏、其他美容或化妝品」,一直是臺灣美妝品出口大宗,近年因爲面膜暢銷,持續帶動該類別出口金額大幅成長,出口至中國地區及香港,比重超過一半。有別於中國大陸消費者對臺灣面膜等臉部保養品的偏好;臺灣美妝第二及第三大出口品項爲「脣用化妝品」及「眼用化妝品」,最大市場都是美國,出口比重分別達49.5%及34.5%…(本文截自財訊512期,詳全文)
不斷創造需求讓顧客記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