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毓羣:鋰礦資源不是動力電池發展的瓶頸

當清潔能源、綠色能源成爲全球共識後,汽車行業的電動化浪潮不斷推進,鋰電池作爲新能源汽車的主要動力,被譽爲新能源行業的“心臟”。2011年曾毓羣創立寧德時代之初,動力電池領域還處於萌芽期,日韓動力電池企業發展迅速並在技術上領先;經歷十年發展,動力電池行業格局悄然生變,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打破日韓壟斷並羣起反攻,SNE Research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全球市場份額佔比超56%。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毓羣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過去十年,最大變化是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升了2到3倍,續航里程從100多公里到如今的1000公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並選擇新能源汽車。

曾毓羣認爲,推進全面電動化已經成爲全球共識,動力電池技術需要不斷突破;電池不僅要先進,還要綠色,企業需要向零碳製造轉型,最終實現電池全生命週期碳中和。

新京報貝殼財經:目前鋰礦資源緊缺是否是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在全球動力電池產業這場競賽中,中國動力電池產業該依靠的是什麼,該如何守擂與進攻?

曾毓羣:鋰礦資源不是動力電池發展的瓶頸,而是短期供需矛盾疊加一些人爲炒作的反應,隨着國內原材料開採的推進以及電池循環回收系統的良性運轉,鋰礦資源緊張將得到大幅度緩解。此外技術創新也是緩解資源壓力的有效途徑,鈉離子電池的發明和應用,就有着重要的戰略意義。

正因爲動力電池產業是技術驅動的,這要求我們有一個良好的創新技術的市場氛圍。但是我們也看到,企業間專利侵權案件時有發生,爲了保持產業鏈技術創新的可持續,產業必須加大專利保護力度,讓研發投入真正能夠轉化爲產品紅利,讓努力做研發的企業沒有後顧之憂。

新京報貝殼財經:隨着雙碳目標的推進,動力電池產業也在向“零碳化”看齊,你認爲如何實現動力電池生產碳中和路徑?除了生產碳中和外,動力電池產業的零碳化還需通過哪些途徑?

曾毓羣:我們的宜賓工廠已經成爲全球第一家零碳燈塔工廠,在生產電池環節實現了碳中和,下一步我們要做的是零碳電池,我們正利用專業工具與數據庫,結合自身對上游能源結構及消耗的調研,建立產品碳足跡的構成模型,率先在行業內開展產品全生命週期碳足跡覈算。

新京報貝殼財經:你如何看待未來新能源汽車動力的發展?對於世界能源格局的發展趨勢有什麼樣的看法?

曾毓羣:推動全面電動化已經成爲全球共識,電池不僅僅在交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還是可再生能源發電和輸配電所必備的基礎元器件,儲能爲清潔能源爲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撐,電池產業未來仍將在很長時間保持高景氣度,併爲全球的能源轉型貢獻更多力量。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

編輯 曲筱藝 宋鈺婷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