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額特材「極端值」9/1上路!7大類先實施 超收未調降恐挨罰
▲差額特材爭議,陳時中親自主持討論會,左爲健保署長李伯璋。(圖/健保署提供)
健保署幫8大類、352項差額特材訂定上限引發反彈,原訂8月上路的新制一再延宕。健保署日前公告,9月1日起將改採醫療院所收費極端值管理,卻並未透露細項,但今(31)日醫師公會全聯會上傳3項文件,意外揭露各項醫材極端值,但獨缺「冠狀動脈塗藥支架」。健保署坦言,該特材需要重新分類,將於9月藥物共擬會上討論。
健保署原本公告天花板價的8大類差額特材,分別爲人工水晶體、特殊材質生物組織心臟瓣膜、淺股動脈狹窄塗藥裝置、冠狀動脈塗藥支架、特殊功能人工心律調節器、複雜性心臟部整脈消融導管、特殊材質人工髖關節、調控式腦室腹腔引流系統。
6月8日新制公告一出,醫界砲轟連連,更驚動總統蔡英文出面「滅火」,最後由衛福部長陳時中召集雙方開會調停,決議暫緩實施,健保署7月24日更用一紙公文「廢止」政策,改由各醫學會自訂上限,並以醫療院所收費百分位爲極端值進行輔導。
健保署8月26日在官網公告指出,「特殊功能人工水晶體」等8大類醫材,將在9月1日起依醫療院所收費百分位爲極端值。不過,由於醫學會認爲「冠狀動脈塗藥支架」分類細項仍有待討論,因此決議暫緩實施。
依據醫師公會上傳「自付差額特材類別及品項之極端值金額」列表顯示,每一項醫材的費用都採「階梯式調整」,以人工水晶體爲例,費用就分爲8個級距,從3萬0856元到11萬元不等,其餘醫材也依學會建議,訂定不同級距。
健保署表示,9月1日新制上路後,有使用到差額特材的醫療院所,就須遵守極端值上限,健保署已發文通知超額醫院在9月底前改善,除非能提出理由,否則須調整費用,未來也不排除研擬條款,對未配合調整的醫療院所進行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