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解析-中國債券市場 正實踐綠色機遇
這一數字只會不斷擴大,截至6月底,發行量已達到5,520億美元,預料全年將輕鬆超過2020年的發行量。永續債券目前佔全球債券發行量的11%。換句話說,每十檔債券中就有一檔是採取永續發展的形式,這是一個迅速從利基市場轉變爲主流市場的領域。
在確保中國實現2060年碳中和雄心目標的道路上,綠色債券發揮的作用不容小覷。引導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走向更永續的未來需要大量資本,而綠色債券有助於將資金引導到環境相關的項目上。「巴黎協定」2030年的碳排放目標清楚地說明中國在未來幾年需要調動的財政資源規模;爲了實現這些碳中和目標,中國每年估計需要人民幣(下同)3兆~4兆元的預算。
在中國在岸市場,我們可以看到更多的碳中和債券發行,所得資金將用於資助降低碳排放的項目。而在離岸美元市場,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發行綠色美元計價的債券幾乎已成爲常態,在中國籌集的綠色債券收益中,超過1/3分配給了低碳建築。在監管進展方面,專家小組談到,儘管中國對永續金融的關注晚於世界其他地區,但中國現在是ESG股票和固定收益的推動力。
根據氣候債券倡議(Climate Bonds Initiative)的數據,2021年第一季,從中國籌集的177億美元綠色債券中,僅有近一半符合當地市場的定義,某些情況下,中國境內綠色債券所籌資金可用於企業的日常現金需求,而非特定氣候相關項目。在相關監管機構的大力支持下,綠色金融概念正逐漸在中國獲得吸引力,因此預計未來將提供大量機會。如果中國政府希望看到更多外國投資者參與,並在綠色債券的深度和廣度上增長,這種與國際標準的接軌是至關重要的。
另一個討論的主題是所謂的「綠色溢價」(greenium),可以簡單理解爲:在滿足消費者同等效用的情況下,可實現碳中和的新產品與仍產生碳排放的原有產品之間的價格差。兩者相比,新產品的價格越高,則綠色溢價越高。綠色溢價在綠色發行不太常見的行業最爲明顯,而在其他有現成綠色標籤證券供應的行業,綠色溢價更難找到。
中國政府已經非常明確表示,中國正在邁向淨零碳排放的征程上。官方已承諾在2030年之前,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性。爲了推動這方面的進展,中國人民銀行2020年已將「清潔煤」從綠色債券支持項目清單中剔除。在此之前,這點一直與全球標準不符,而且經常成爲一些國際投資者討論的焦點。7月中旬,中國國家發改委表示,未來將鼓勵更多符合條件的中國企業在海外銷售綠色債券,以實現中國邁向低碳經濟的目標。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8月底,中國綠色債券發行規模達3,116.9億元,其中,碳中和債券作爲綠色債務融資工具的子品種,其市場規模在迅速上升。碳中和債券意爲募集資金專項用於具有碳減排效益的綠色項目,可以更有效地引導資金支持綠色產業發展,加速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由於綠色債券具有期限長、價格優勢的特點,在碳中和的大前提下,市場需求量勢必將日益提高。未來隨着落實碳中和帶來龐大的資金需求,中國綠色債券市場將迎來廣闊發展空間,綠色債券品種也將帶來更大的創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