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投深度融合,青島創投風投生態建設提速
經過六年加速發展,青島創投風投生態進入新階段。
早在2019年,青島便提出打造創投風投中心的目標,並量身打造了創投風投大會作爲聚集優質金融資源的平臺。
從結果來看,青島取得的成績相當亮眼。根據中基協數據統計,截至2024年3月末,青島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管理規模分別較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前增長1.59、6.12、3.07倍,省對市創業投資相關考覈指標連續三年位居第一。
5月28日,在由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島市委金融辦、青島市財政局承辦的“2024·青島創投風投大會”上,上海金浦總裁高立新、上海科創集團/海望資本執行總裁孫加韜、青銀理財副總裁(主持工作)唐建卓、梅花創投創始合夥人吳世春、復星創富聯席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徐欣、青島市創新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於靜,圍繞《產投融合力,青島創投風投生態建設提速》 這一議題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討論。本場論壇由投中信息首席執行官楊曉磊主持。
從2019年以來,高立新連續六年參加青島創投風投大會。在他看來,當地政府在青島創投風投大會上,推出的支持和幫助創投風投行業的一系列政策,一年比一年力度大、條件好。青島給孫加韜的感受是,一個網紅般的創投城市,“從規模體量、創業環境和產業基礎來看,青島能夠成爲國際化的創投城市。”
於靜認爲,青島產業基礎非常綜合,雖然不是一線城市,但擁有工業42個分類中的39個,對企業落地之後的產業配套能起到非常大的支撐作用;唐建卓判斷,青島具備產業基礎較完備、創新能力較強、創投風投政策多、產業和資本生態豐富等條件,只要再加一點點化學反應,未來的創投環境會越來越好。
“發展一個地方的創投風投生態的核心是企業,尤其是優秀企業、平臺型企業。”在徐欣看來,擁有海爾、歌爾、海信、青啤等世界級企業的青島有着巨量企業的基礎。吳世春直言,青島可以把本地一些好的機構,甚至一些機構的區域總部牽引落地,更好地形成基金的集聚。
以下爲現場探討實錄,由投中網整理:
楊曉磊:謝謝主持人!感謝組委會的信任,歡迎各位嘉賓來青島,感受一下青島五月的風,特別漂亮。從高總開始,快速跟大家介紹一下情況。
高立新:各位上午好!非常高興,我這是第六次參加青島創投風投大會,從2019年一直到現在,每年都參加。青島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也是一個宜居的城市,也是創業的城市。上海金浦是國資背景、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的私募股權機構,現在在青島落地了第一支基金,正在籌劃第二支基金。圍繞青島的科創企業的轉型升級和發展,我們做了一些投資和佈局。目前,情況非常良好,我們也希望藉助創投風投的東風,再接再勵,跟青島各家機構共同努力,創造青島創投風投更美好的明天,謝謝!
孫加韜:各位好!上海科創集團成立於1992年,今年又跟上海國投集團聯合重組,現在的管理資產規模大概在幾千億元。海望資本是集團下面市場化的經營管理機構,目前管理着六七支基金,還有七八支SPV的專項基金,主要投半導體、生物醫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領域。我也是青島人,在青島即墨出生,也在這邊讀書,後來去上海發展,所以很期待這次能夠跟青島有一些實質性合作。謝謝!
唐建卓:大家好!我是來自青銀理財的唐建卓。青銀理財成立於2020年,是長江以北地區首家、全國第六家獲批的城商行理財子公司。截至最新數據,我們目前整體管理產品規模超過2100億元。我們的主要使命是,爲廣大老百姓提供優質的理財產品和財富管理的服務。
在創投風投領域,我們也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目前已經與一些頭部GP深入探討,討論了包括S基金在內的合作模式,希望通過此次大會,跟更多頭部頂尖GP加深聯繫,合作共贏。謝謝大家!
吳世春:大家好!我來自梅花創投的吳世春。梅花創投是專注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領域的一個基金,已經成立了十年,管理規模超過一百億元。我們現在也投了六百多家公司,是國內現在最活躍的早期投資機構。
我們三年前在青島成立了規模6億元的青島梅花基金,已經投出了一些頭部項目。目前,我們在青島也在做新的基金,希望在這邊跟更多創業者連接。謝謝!
徐欣:大家好!我是來自復星創富的徐欣。復星創富是復星旗下的股權投資平臺,而復星是一個總部在上海的全球化的家庭消費產業集團,覆蓋健康、富足、快樂、智造四個大的產業板塊。
復星創富目前累計資管規模超過500億元,覆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雙碳科技、消費科技四大賽道。同時,我們和復星旗下的各大產業板塊協同做CVC的投資。在負責復星創富之前,我也有幸在創投風投的聖地——硅谷負責了復星在當地的投資五年多。到青島來參加創投風投大會,感覺國內風投圈裡面颳起了一些清新的空氣,而且這個風投大會算國內的一個品牌。很期待和大家就創投風投這樣一個特定的話題深入探討一下。謝謝!
於靜:大家好!我是來自青島市創新投資公司的於靜。青創投是市級財政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主要承接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和財政資金撥改投的相關工作。我們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10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政府引導基金的市場化運作,以及青島市創投風投的生態搭建。歡迎大家到青島來,在引導基金、股權投資上有更多的合作。謝謝!
楊曉磊:謝謝各位嘉賓,我們開始聊一些話題。時間有限,我就不統一問了,挑一些話題跟合適的嘉賓互動一下。
剛纔聽下來,相對來說,高總和吳總在青島的佈局比較多,徐總是第一次來青島做投資,我第一個問題先給高總和吳總。吳總三年前在青島設了第一支基金,是吧?
吳世春:已經投完,六億元的規模。
楊曉磊:您對青島的第一印象和今天有什麼不同嗎?
吳世春:這幾年,全國各地在投早、投小、投新質生產力方面,都在不斷出臺一些新政策。三年前,青島創投十條非常領先,現在更多的地方政府在一些政策上面趕上來,甚至會超過。青島作爲風投之城,應該繼續保持這個領先。我覺得這邊的產業基礎和人才基礎還是非常好的,不過在包括出資比例、對早期投資的重視程度等方面,還需要加大力度。
楊曉磊:下一個問題給高總。高總連續六年來到青島,您從第一年到今天,對於青島的感受,包括產業的方向、跟政府的互動,大概是什麼感覺?
高立新:六年以來,青島還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創投風投這個角度來講,我談三點體會和感受。
第一,從2019年剛到青島做創投風投和基金,青島很多地方政府的官員,包括民營企業、地方政府平臺、國資企業,對這個問題的重視程度很高。但是具體怎麼做,從哪兒切入,客觀地講還不是特別清楚。所以當時青島派了幾批幹部到上海、深圳進行實訓,應該說對推動青島創投風投的發展,也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六年以來,青島每一年創投風投大會,都能在政府層面推出一系列政策,來支持和幫助創投風投行業。我看到政策一年比一年力度大、條件好,這是我的一個體會和感受。
第二,青島的創投風投,還是面臨着很多挑戰。怎麼講呢?一是從政府角度來講,通過創投風投進行招商引資落地,這個出發點和初衷非常好。我們在這方面也幫助青島各區做了大量招商引資和落地的工作,但是實事求是講,成效不是特別理想,這裡面涉及到非常多的因素。
第三,從政府角度來講,希望政府不光給錢。政府現在給了很多政策,包括投貸聯動、補貼等等,這些都非常重要、非常寶貴。但是我們更要像深圳、美國的硅谷一樣,打造資本、人才和技術的“鐵三角”。在這個“鐵三角”當中,資本的力量非常重要。在目前的情況下,政府市場化的理念和市場化的推動,我覺得至關重要。從委辦局各自的角度出發,有些政策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政策,但是政策在真正落地的時候,中間需要大量協調、對接,甚至有些政策可能互相矛盾。這也是在工作推進當中感覺到的一些困惑和挑戰,也是地方政府所面臨的一個壓力。所以,我希望在這方面要有更好的頂層設計方案,能夠使“鐵三角”真正變成有意義的互動和良性循環。
楊曉磊:謝謝高總,我們直面政府的挑戰。回到相對舒服的話題,孫總,您是第一次參加大會,是吧?
孫加韜:是的。
楊曉磊:從創投風投的生態位來看,剛纔提到合肥、武漢、成都、廈門,這是創投生態位比較靠前的城市。如果提到北方,基本就是青島。首先從您的感受出發,青島是一個相對比較網紅的創投城市嗎?如果它是,原因是什麼?
孫加韜:我覺得青島肯定是一個網紅的創投城市,但我個人覺得,青島應該可以做得更好。從南北方來看,我覺得在北方,除了北京是科創中心之外,也就是青島。青島從規模體量、創業環境和產業基礎上來說,都可以支撐起一座國際化的創投城市。
從幾個角度來說,我覺得青島的定位不僅僅是跟合肥、廈門去比較,我們的目標應該是盯着像硅谷這樣一國際性的,或者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去比較。跟這些城市比較的話,我們會發現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比如硅谷之所以能夠集聚全美國百分之七八十的風投機構,成爲風投的中心城市,剛開始並不是資金推動的,而是這個地方本來的研發、技術。一些國際性的龍頭企業在那兒集聚,比如斯坦福大學,比如蘋果、微軟等大企業。
所以對青島來說,要在全球風投城市路上走得更遠,還有兩點需要補足。第一點是在科研機構的集聚上進一步加強。我說的科研機構集聚不是說做基礎研究的,像硅谷,像斯坦福大學,它強調的是成果性的轉化,這是我們需要集聚的。第二點是在大產業機構的集聚上,也就是硬科技的龍頭企業。這些企業創新孵化的能力非常強,青島這邊傳統的製造業是比較強的,這兩年也在不斷孵化新的企業出來,但是在面向半導體、人工智能、生物製藥等這些領域還需要引進更多龍頭企業。
楊曉磊:唐總,您怎麼看?
唐建卓:首先回答青島算不算網紅的創投城市的這個問題。我覺得青島肯定算網紅的創投城市,包括剛纔提到的合肥、成都、蘇州,每個城市都有它不同的特色,側重點略有不同。對於青島來說,青島首先製造業能力非常強,整個基礎產業是非常完備的,41個工業大類中青島有39個,另外像青島有這麼多大型製造業,其實具備產業集羣優勢的。這是第一點,整個產業基礎比較完備。
第二,創新能力也比較強。從青島擁有這麼多大學,還有國家級的科研院所、研究機構來看,其實青島是不缺乏創新能力的,也是擁有大量科技人才的。這幾年青島對於人才引進、大學的引進都比較重視。我覺得這對於企業來說,它有了完整的產業鏈,它有合作的機會,有產業發展的空間,另外具備技術的支持、人才的儲備,這可能是網紅創投城市必備的一些條件。
第三,青島有非常強的政策支持,包括這次的大會也是青島市政府舉辦了六年,包括今天發佈的兩項政策,看得出來青島政府對於創投風投行業是非常重視的態度。
最後一點,我們有這麼多投資人,這麼多機構,包括青島本地的金融機構也越來越多,整個產業生態、資本也是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充足。
具備了這些前提條件以後,只要加一點點化學反應,未來青島整個創投環境或者創投機會也會越來越多。我來之前也看了吳總在青島的一些投資,比如徠芬,在青島賺了十多倍,我覺得已經是非常好的戰績了。所以我覺得青島能爲大家帶來機會,也是非常有想象空間的一個城市。
楊曉磊:剛纔您提到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資源稟賦,這個問題想問一下於總,您覺得創投機構也好,企業招引來青島落地的也好,青島企業在青島的發展也好,您覺得哪些因素是企業愛來青島、紮根青島、長期在青島發展的驅動因素和驅動力呢?
於靜:我們既是當地的投資機構,又在投資的過程當中接觸了很多的企業和項目,所以我個人的觀點來講,我認爲企業可能更關注幾個方面。第一個是青島自己的產業基礎。青島產業基礎非常綜合,雖然不是一線城市但擁有41個工業分類中的39個,對企業落地之後的產業配套非常有支撐作用。青島是沿海開放城市,有跟內地城市相比獨特的資源稟賦,包括港口,海洋等。會前我得到一個數據,現在預計2026年海洋產業生產總值青島市會達到六千多億。
此外,項目對當地的政府或當地的招商誠意非常關注。青島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舉個例子,青島一直在新興產業方面非常高度關注,2022年提出我們要圍繞十大攻堅產業建設重點園區,現在園區在建掛牌已經有八家,企業項目已經在陸續進入和建設過程當中,我們有上合、自貿區這樣高級別的開放平臺,也可以爲企業落地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提供更多便利。
投資行業上,現在新興企業發展會更多關注當地的投融資的生態,爲企業的後續發展提供助力,所以像我們創投風投大會自2019年開辦以來,青島市一直在大的生態建設上投入很多精力和建設,以青島政府引導基金爲例,建設十多年以來,全市政策引導基金參股基金數量有140多支,基金認繳規模達1400多億,這都是我們能夠給企業提供在當地落地一些重要支撐。我就簡單說這些。
楊曉磊:剛纔我們看到一個很好玩的事兒,青島創投合夥人榜單,過去一年我們在杭州,廣州地區也發佈的一個榜單,各地表現不太一樣。這個榜單裡面本地機構的量是相對偏高的。我覺得青島這個城市挺妙,其實本地內生的發展機會,被很多本地機構自己消化掉了。吳總作爲在過去三四年在這裡投了6個億的人,您怎麼看待這個事兒,我描述的這個是比較真實的現象嗎?您在青島本地是不是有大量的機會跟本地機構做互動?
吳世春:在青島跟本地的投資機構合作沒有那麼多。我一直覺得青島應該把本地的一些好的機構,甚至一些機構的區域總部牽過來,形成一種真正的基金的集聚,不僅把項目落在這裡,而是整個基金的從業人員扎堆在這裡。這一點上,合肥就做了基金叢林,把基金的要素集聚起來是比較有借鑑意義的。
楊曉磊:於總,在您看來,今後幾年創投的發展在引進來,走出去這兩個方面整體的情況來看,哪一邊受益多一點?
於靜:作爲我們來說,有幾個數據。我們從2010年開始做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2018年,2019年之前我們主要關注一些早期投資機構,整體來說基金規模並不很大。當時,外地機構在青島更多是嘗試,相對來說重量比較少。但是2018年,2019年之後,青島市一系列政策,包括整個生態環境吸引了很多的外地機構到青島來進行投資合作。
從我們自己參股的引導基金機構數據來看,我們現在合作的基金管理機構裡面,一多半都是外地管理人來青島設立的基金。所以應該說,咱們一些外地的合作伙伴更多的看重青島的生態和誠意。這一點來講,我覺得可能還不單純說是一個青島本地機構或者是外地機構哪一方受益的問題。
從我們的數據來講,截止到2023年底青島上市企業數據較前幾年有大幅上升,包括我們統計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年均增速30%多以上,包括高新技術企業增速都是20%以上,這些也爲投資機構提供很多支持。到底說哪一方受益,我個人角度覺得是雙向奔赴,大家共同互促發展。效果角度來說,可能更多還得聽取一下吳總他們的。
楊曉磊:問一下唐總,您剛剛說現在也在嘗試跟行業互動,和在座的幾位創投家一樣,那麼您選擇合作伙伴的標準是什麼?
唐建卓:我覺得這幾年整個創投行業生態還是發生很大變化,整個創投行業還是不容易的,募資出現了一定的難度,另外項目退出也遇到了一定的難題。我覺得這不僅僅是股權投資行業,二級市場也出現這樣的情況,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也在下降,更加註重投資回報的確定性。
我們調查LP時會問一些問題,包括DPI多少,幾年可以到1等等,這也體現出國資LP本身的投資理念和風險偏好轉變。過去這麼多年,可能GP關注企業的成長,關注發展的空間,天花板要足夠大。
但作爲一個出資人,我們對財務回報也還是會考量的,我們會越來越重視到底我投出去的資金回報的情況是怎樣的,隨之的情況是GP也會發生一些投資策略調整。
整個國資LP的佔比提升,整個行業生態的變化,投資理念的變化,市場環境的變化,大家對GP的要求也會產生變化。所以從可持續投資的能力,可驗證投資能力,到找項目的能力,最後大家還是比拼內功。投資標的的選擇上,是不是還是選高估值,沒有造血能力的這些企業,還是說選擇更腳踏實地的企業,注重能夠有實實在在的現金流,能夠實實在在的拿到回報,分紅的企業。
我能夠看到它雖然空間不是很大,但能夠有實實在在的現金流,我能夠實實在在的拿到回報,分紅。所以我們在理念上要找到一些相匹配的GP進行選擇和投資。謝謝。
楊曉磊:下一個問題拋給四位做直投的大佬,從高總開始。現在一直講投鏈主企業,但其實鏈主企業基本已經被瓜分完,現在開始嘗試沿着產業鏈做投資。很多企業要麼是鏈主投資成立,要麼是鏈主成立CVC,模仿或學習當年的寧德時代,延伸產業鏈投資。你們都是財務投資人,作爲財務投資人如何看待這個投資關係。我去年做調研時有人講去年投資策略只有一個,在鏈主企業進入之前我先投進去,這是倒逼財務投資人的一個現實問題。金浦怎麼調度資源賦能和幫助這些企業。
高立新:我們金浦管理資產規模1600億,實繳規模500億。客觀講我們2017年之前更多還是以PE投資爲主,2017年、2018年我們內部做了非常大的戰略性的調整,圍繞着國家的創新發展的戰略,第一投早、投小、投硬、投高,第二個圍繞產業資本,和產業資本進行合作,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比如青島,我們跟青島的地鐵集團進行合作,圍繞着大的智慧交通和智能交通行業和領域進行佈局。當時我們多多少少還是希望範圍再寬一點,但基於剛剛講的產業資本的一些考量,我們在行業和領域裡面做了一些深耕。現在看來,這的確是一個非常大的概念。智慧交通、智能交通,這當中包含了芯片、材料、信息科技。基本上,在它整個的產業佈局上,特別圍繞它的產業孵化、投早投小上,我覺得我們尋找到了一個產業資本和財務資本相互結合、有效循環、良性互動的這樣一個模式。這方面我們覺得產業資本或者產業方有他們的優勢,我們作爲金融資本,在財務資本角度有我們的優勢。這方面如何做好一個平衡,形成一個良好的互動,我認爲從我們投資青島這個基金的情況來看,我覺得還是非常良好的。
孫加韜:這個問題我也思考了很久,現在CVC盛行的情況下,老牌創投機構應該怎麼走。我們現在的打法是圍繞着重點的產業深耕細作。舉一個例子,我們上海科創集團1992年成立,成立後一直圍繞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佈局,目前梳理一下大概投四百多家企業,涵蓋整個產業鏈上游的IP設計、EDA軟件,中間的裝備製造、晶圓製造,還有封測,形成一個完整產業鏈。CVC可能只關注某一個點,但沒有把整個半導體的產業鏈能夠串起來。能夠把半導體產業鏈串起來的,是我們這一種連續三四十年一直圍繞產業鏈佈局的企業。所以未來一定是做精做專,然後做到一定的規模和體量,才能夠在這個行業裡面真正的去發揮作用。
我們在投資的過程中發現,比如說青島的歌爾,它最近也在頻頻出手投資一些企業,但這幾家企業其實我們在這之前都投過。像視涯科技,做新一代半導體OLEDoS顯示屏的。還有普旭科技,做模擬器的。我們投完之後第二輪、第三輪歌爾才佈局。實際我們把行業真的做精做專之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跑在他們前面。
吳世春:我認爲每一個產業發展在不同階段,可能財務基金跟CVC會發揮不同價值。產業探索早期,財務資本、風險資本會更有機會發現能力,但到產業進入相對成熟,成長期以後,CVC在這裡面看的更清楚。它們有自己的產業資源,資金成本更低,產業協同能力更強,這時候CVC更有優勢。所以我覺得,產業發展要前進,很多行業的早期,包括成長期,成熟期需要風險資本跟CVC有協作,又有競爭的關係。對於我們早期機構來說,很少碰到跟CVC搶項目。我們更多還是在爲CVC去發現和孵化早期種子。我們一路走過來沒有那麼多競爭對手,只有朋友。
楊曉磊:這個話題徐欣會有話題要說,因爲您就是CVC人。
徐欣:綜觀今天上半場,企業方非常少,這個環節上我是唯一一個來自產業集團的。我覺得發展一個地方的創投風投生態,核心就是企業,尤其是優秀企業、平臺型企業,而在青島應該是滿足的這個條件的。海爾、歌爾、海信、青啤都可以稱得上是世界級企業,有巨量企業打下的堅實基礎。另外青島地處膠州灣。從美國回國以後,我做的第一個基金是在粵港澳大灣區。今年復星創富在青島也落了一個十億的科創基金,很快要開始運作。這一點可以看出,凡具有灣區氣質的地方,往往都是可以吸引到企業、資本和人才的。我們不必過度強調CVC和一般財投的區別,硅谷大家一般不提這個詞。硅谷的CVC就是谷歌等,做企業加速器,不會過多強調VC背後的屬性。我覺得青島今天破題的關鍵之一就是將自己提升成爲一個真正的世界級的創投或風投的生態聖地,關鍵是青島不僅把自己看作一箇中國青島,應該是世界青島,如同硅谷不會說是加州硅谷、美國硅谷,而是世界硅谷。
復星做這麼多年全球化投資,從早期孵化、VC投資,一直到併購端,有二十多年的經歷,還是比較活躍。青島這個城市,大家知道由於歷史原因,無論是德系還是日系,其實都是有大量的、長時間的積累。在過去兩三年的過程當中,我們和青島的各級政府,做德資企業引入,日資企業的產業落地,其實還是希望把世界的產業鏈帶入青島未來發展的藍圖當中。青島地處這樣一個地理位置,一大優勢是,你是天然地看世界的窗口。這個峰會結束以後我會去日本,而青島這裡來回日本的機票不到兩千。有這麼好一個優勢,青島還是要能夠把自己的這些存量的產業平臺優勢,和世界的這樣的近距離、高頻互動的優勢發揮出來。還是一點,我呼籲多把企業當做創投、風投的客戶,資本不是客戶,我們只是運水的人而已。
楊曉磊:剛纔那個敘事很宏大,一直講世界觀的事兒。復星準備在哪些方面如何支持和幫助青島創投以及經濟的發展呢?因爲復星是產業集團,上一次去您那裡拜會我看了看,從消費到製造、境內到海外有各種產業,下一步計劃可以簡單分享一下嗎?
徐欣:青島是旅遊資源、人文資源、娛樂資源是非常豐富的一個城市,一方面青島整個消費科技的上下游我們會繼續持續做佈局。另外先進製造方面青島在全國都是相當領先,我們是國內最早入局投資國內的柔性製造企業——酷特智能;我們復星創富在青島已經存儲一批優秀本地製造企業,希望支持他們可以進一步的走向資本化,平臺化。
另外一個就是青島這塊的文旅資源。我們復星旗下的世界知名度假村品牌——地中海俱樂部跟青島嶗山區之前做了戰略簽約,會在這裡開發更好的文旅項目。另外我特別看重的有大量的優秀海外企業在中國落地,要有世界級能級的城市跟它對接。青島的底蘊可以和世界級企業有更多交互。值得議題的是和一海之隔的日本,它們在先進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有不少優質團隊。本身我們是他們毗鄰的最大的生意大市場,所以我們復星創富會充分發揮我們全球化的優勢,致力於跨境的互動,也致力於跨界一二級的聯動,把一些優秀海外企業通過Buyout、剝離孵化等靈活多變方式帶到青島來。
楊曉磊:我做一個總結,大會的這個環節是一個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的結合的表達。更多是向市場釋放一個態度,希望可以讓更多投資人,尤其是上海、北京的剛纔徐欣總講到的世界能級的投資人跟青島做更多的互動,把這個灣區建設成另外一個灣區樣板,可以承載更多產業和希望。我也是北方人,青島是肩負北方地區全村希望的城市,希望青島越來越好,希望大家可以在這裡有更多互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