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照外籍看護扛責?勞委會、衛生署不同調

財經中心臺北報導

臺灣人口快速老化,至少有70萬失能人口需要長期照顧,但臺籍看護價格高,外籍看護申請門檻高、勞委會打算在明年試辦「鐘點外勞」,透過非營利機構擔任僱主,具申請僱用外勞資格民衆申請「外勞鐘點服務」,不過衛生主管擔心,外籍看護照顧品質不佳,加上可能排擠國人就業機會,仍希望機構維持本國籍看護工爲主的人力比重

臺灣長期照護有一個獨特的現象,有人力需求時,首先聯想到的就是外籍看護,日常生活所見,不僅在公園裡,攙扶着、替老人輪椅外出透氣的,多半是外籍看護,許多人實際造訪養護機構裡,外籍看護也一肩挑起了照護老人的重責大任。連名律師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陳長文也曾提出呼籲,替照顧重度身心障礙兒子文文」的外勞請命,希望可以延長停留期限,也可以看出外籍看護在國人長期照護上扮演的吃重角色

行政院主計處統計,98年國內外籍看護工已超過17萬人,以印尼越南籍爲大宗。對不少家庭、照護機構來說,如果能僱用外籍看護鐘點人力,開銷可望大幅降低;不過醫療體系也擔心,過度仰賴沒有接受過訓練的外籍看護,也有照護品質上的隱憂。

醫院護理人員說,本國籍的照顧服務員,必須經過90小時長照訓練,並領有證書,但外籍看護卻沒有相同的素質要求,往往初來乍到,就被要求立即上陣,做可能過去對她完全陌生的照護工作,加上外籍看護與國人語言文化上難免有隔閡,即使經過指點,有時候外籍看護頻頻點頭說「我知道」,但其實「有聽沒有懂」。

據瞭解,在許多機構裡的外籍看護,不能進行抽痰等醫療專業工作,另外像是打針、傷口換藥、導尿等,牽涉到專業的護理技術,也都需要一段學習時間後才能協助。

此外,看似簡單的翻身、或是把長者牀鋪移位到輪椅,若不懂得要領,僅一味使用蠻力施力不當,照顧者可能會腰椎受傷,或是讓長者發生摔倒等意外。

不過,部份老人日間照護社工表示,現況不少長期照護,都是先求「有人顧」,也因此較難顧及被照顧者的尊嚴及感受。社工說,要有基本的護理基礎,照顧者經過學習,被照顧的人才有品質。

由於外籍看護常是「做中學」,如果對失智症疾病不瞭解,跟老人間的互動更差。因爲溝通不良,也有老人傢俬底下反應,只能跟外籍看護互動很無奈,但礙於子女都有工作,也不敢跟孩子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衛生署護理及健康照護處長鄧素文表示,國人長期仰賴的外籍看護,未來相關人員可能需要相關訓練、評估。但衛生署仍希望在機構部分能繼續沿用舊有對人力比重的規定

鄧素文說,外籍看護「語言不通,比手劃腳」,時常跟長輩家屬間溝通不良,照護品質就可能下降。同時基於不應排擠國人就業機會的立場,因此希望能維持本國籍看護工爲主的人力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