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防疫該怎麼做?擺脫病毒和空污3招有解...只開一扇窗GG!
文/陳蔚承 圖/pixabay
下班順道載同事一程,或許因爲車內空氣不流通,同事覺得有點頭暈。加上最近爲防新冠肺炎蔓延,儘量避免待在密閉空間,因此同事伸手就要開窗,但正值下班尖峰,窗外瀰漫汽機車廢氣,該開窗還是使用車內空調循環呢?
車子是密閉空間,人與人間的距離小於1公尺,在密閉空間的傳染風險也較高,日前白牌司機受感染身亡恐怕就是一例。
除此之外,車內空氣品質也不佳。刊登在《國際環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的新研究就顯示,車子內裝如座椅、面板、踏墊等使用的阻燃劑可能致癌、不孕或胎兒發育不全,而且待在車內的時間越長,接觸的量越多。
該研究針對現今常用於阻燃劑的磷酸酯類有機化合物進行量測,發現磷酸酯類有機化合物中的三磷酸酯(TDCIPP)量,和待在車裡的時間成正比。「這些有機化合物會附着在灰塵上,車內的人很難避免吸進或吃進肚子裡,」研究者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環境毒物助理教授佛茲(David Volz)說。
美國生態中心(Ecology Center)科學家吉爾哈特(Jeff Gearhart)也指出,來自皮革、染料、黏着劑、各種塑料的揮發性化學物質約有50~100種,可謂是「化學物質雞尾酒」。
對經常開車的人來說,車內空氣品質攸關健康, 臺灣氣喘學會副秘書長、胸腔重症醫師蘇一峰表示,車內空污主要有4個來源:
●車輛內裝:包括皮革、染料、黏着劑、各項塑料,都是有機化合物和溶劑,含有致癌物質苯、甲苯,會導致肺癌、血癌、腎臟癌等,而且隨着氣候漸暖,如果車輛停在戶外直接曝曬,高溫會增加揮發性有毒物質的濃度。
●車內佈置:有些人爲了讓車內會擺放毛毯、絨毛玩具等,這些都容易附着塵蟎和灰塵引發氣喘。另外許多駕駛會在車內放置芳香劑,可能釋出甲醛等有毒物質。
(在車上擺放絨毛飾品或毛毯,會增加灰塵和塵蟎,引起人體不適。圖片來源:pixabay)
●習慣不佳:如在車內吸菸、吃東西,食物碎屑會產生異味、滋生黴菌、跟灰塵結合,引發氣喘和呼吸道疾病。
●車外污染源:主要是粒狀污染物,原因包括戶外空氣品質不佳、車多壅擠的尖峰時段和高速公路,許多人認爲汽車空調能過濾車內、外空氣,因此車內空氣品質應該是相對好的,但其實不然。其中原因在於汽車空調是吸引車外空氣在車內循環,尤其是前車是柴油卡車這類重污染的車輛。
面對車內空污和防疫考量,專家建議,最好的方式是「開窗、戴口罩和勤換空調濾網」。
(專家建議,爲了防病毒上身,乘車時還是建議戴口罩。圖片來源:pixabay)
1. 開窗
蘇一峰建議,坐上車後先開窗10分鐘,讓車內空氣流通,降低車內有害物質的濃度,尤其是經烈日曝曬過後的車子更該這樣做。如果車外空氣污染嚴重,是否該開窗呢?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王金洲認爲,和空污比較,新冠肺炎是急性的感染,應以防疫爲優先,「建議開窗戴口罩,雖然醫用平板口罩無法抵擋PM2.5,但能過濾較大的空氣雜質,也有一定的保護功效。」
2. 戴口罩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感染控制科主任廖嘉宏建議,想防疫最好的方式是「開車窗、戴口罩」。至於車外循環的效果,則因爲每臺車的換氣率不同,不一定能充分將車內、外空氣交換,他也不建議只開一扇的車窗,「因爲開窗會造成空氣流動,在下風處的人可能會被上風處(靠開窗處)的傳染。」他說,車內循環當然更糟。豔永華國際有限公司執行長、多所職校汽車科培育講師廖俊樺也指出,開窗是營造半開放式的空間,空氣流動下病毒量會降低,減少感染風險,能搭配口罩是最完整的保護。不過他也認爲,不管有無開窗,若有防疫考量,在車內的人都建議戴口罩。
3. 勤換濾網
如果碰到某些情況不方便開窗,例如外面下大雨,則可使用外循環功能,車外循環可以提供一些新鮮空氣、降低車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其他有毒化學物質的濃度,但廖俊樺也提醒要勤換空調濾網,如此可以增加車內換氣的效率。「一般是里程5,000至10,000公里就要更換濾網,」蘇一峰說。
如果是接載陌生人或不確定是否有傳染風險的親朋好友,除了戴口罩,也可在乘客下車後清潔座椅、安全帶、手把等地方。廖俊樺強調,目前車用空氣清淨機還沒有證據顯示可以降低空氣中的病毒量,所以還是應保持車內通風。
想防範新冠肺炎,要戴口罩、開窗保持空氣流通、勤換濾網;如果是想改善車內空氣品質、降低毒物濃度,除了可購買離子式或具備活性碳濾網的空氣清淨機來淨化空氣,還要注意以下4個重點:
●不要用化學清潔劑清洗車內,用清水即可。
●不要在車內抽菸,即使開窗抽菸,車內空氣還是會變差。
●保持車內環境乾淨,用吸塵器清潔容易卡髒污的地方如腳踏墊、座椅縫隙等。
延伸閱讀:
防堵武漢肺炎/「有效洗手」你做對了嗎? 護理師親自來示範
疫情蔓延非出國不可怎麼辦? 注意機上這4處細菌死角別碰
乾洗手怎麼用?酒精、次氯酸水誰的殺菌效果好? 一次說分明
武漢肺炎防疫關鍵時期 你選對口罩了嗎?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