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綽姿/又一位年輕女獸醫自殺 獸醫爲何抑鬱?
抑鬱的獸醫
剛剛收到行家通知,又一位年輕女獸醫選擇自殺結束自己生命。聽說是不堪上司壓力,用管制藥物了結生命。
獸醫的自殺率比一般大衆高。這並不是個別國家的問題,而是在澳洲、英國、美國等地都有的趨勢。
英國獸醫自殺率爲19.2%,相對一般人的5.7%高三倍有多。在澳洲,平均每12星期便有一位獸醫自殺。男獸醫的自殺風險爲平常人的2.1倍,而女獸醫是平常人的3.5倍。
我的同校同學當中,已經有好幾個離開了。
這鐵一般的事實,但這事跟任何人說起,都無人相信。很多人的反應都是:「不是吧?和貓貓狗狗嬉戲爲工作也會自殺?」
▲ 英國獸醫自殺率是19.2%,一般人的三倍。(圖/粉專「廢渣聯萌」提供)
其實獸醫這一行業有很多被美化了的地方。我們的工作不但不是嬉戲,而且稱得上爲身心交瘁的一個行業。
首先,醫療性質的工作一般工時都長;動物不能自己就醫,都依賴主人接送,主人致電診所,說動物很不適,放工後立即趕過來,基於動物福利,很多時也會全體OT應診。
所以很多獸醫院每天都開診十小時以上,有的更是二十四小時不休的。獸醫和人醫一樣,需要輪班工作。年輕時試過當夜班,由晚上六時值班至翌日早上八時。身體機能都打亂了,脾氣也變得不好。
夢想成爲獸醫的年輕人,都對拯救生命有着憧憬。我建議立志當獸醫的人,先去志願團體當動物義工,先確切感受一下動物醫療人員的工作。
獸醫其實不是很風光的工作,很多時我們要處理血肉模糊的傷口、骯髒不堪的嘔吐物排泄物、硬着頭皮照顧因受驚而變得兇猛的動物,受傷真的是家常便飯。
▲32歲獸醫師簡稚澄(左),桃園動物收容所園長,已於2016年自殺。(圖/桃園市文化局)
最難處理的,其實是主人情緒。
想像一下這個情景:診症室外有兩位主人在等候,先來登記的那位主人,他的寵物病重,心情哀傷;另一位是剛養了一隻新寵物興高采烈的人。
獸醫的心情,就如過山車那樣,先要告訴第一位主人壞消息,甚至要談及安樂死。有些主人完全沒有心理準備,寵物十多年都沒看過獸醫,一時間接受太多消息,會顯得很激動,或會大哭,也有些會遷怒於獸醫,覺得我們說得誇張了,不肯接受現實。
有些主人已經陪伴長期病患的寵物一段時間,一早已有心理準備,但時間到了,也不勉有無比的哀痛。這些主人和寵物大多是「常客」,一早已和醫護產生了那一份信任關係,我們也愛上了患病的寵物,在寵物離世時,醫護人員情緒也會被影響,有時也會陪着主人哭起來。
情況許可下,我們都會讓剛離世動物的主人,在某個空間下平靜下來,才慢慢決定動物之身後事。不過醫護人員就沒有這個喘氣空間。
▲ 當動物離世時,獸醫沒有喘息的空間,必須處理下一隻動物。(圖爲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第一隻動物還有餘溫時,就需要處理下一位動物。這時獸醫會化身最佳男女主角,在臉上掛微笑,跟那位興高采烈的主人解釋新生命如何照料,在心情掏空的一刻,不能在臉上有半點痕跡,這是所謂的 Professional Detachment,難聽一點,就時是「職業性冷漠」。
我頗肯定我有不止一次帶着紅紅的雙眼,去幫沒病沒痛的寵物做身體檢查。這些時候我都比較沉默寡言,可能令人誤會了我是漠不關心。
不幸的日子,一天要應付幾次生離死別、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好幾片。
我不知道其他獸醫是如何應付這情緒的大上大落,如果對動物沒感覺,一開始根本不會選擇成爲獸醫。說做久了會習慣,其實是不可能的。正如一位主人能同時愛着幾隻寵物,獸醫也是每位病患也同等關心的。
▲ 如果對動物沒感覺,一開始就不會當獸醫。(圖/翻攝自WeatherTec)
近幾年新興的社交媒體討論區,更是很多獸醫的痛點。當然不排除有些獸醫是專業失當,需要負責;可惜有時候,是溝通上的錯誤,造就了不快經驗。
世事無完美的,每個過程當中總有可能形成誤會,每個人的期望也不同,有時只是人夾人緣,如果主人有不快,建議嘗試先直接聯絡診所或獸醫,真的也得不到解決方法,才投訴。眼見不少朋友被網上留言弄得失眠及情緒不安,都是很令人心痛的。
很多正當獸醫都寧願主人從正式渠道,於獸醫管理局投訴,起碼會有個第三者主持公道。獸醫管理局訟栽其實是由第三方獸醫、外國專家、人醫生、及幾位非獸醫組成,這個多元代表是希望在不同角道衡量誰是誰非。
我認同獸醫管理局處理投訴機制有莫大的改善空間,需要加快處理案件速度及增加透明度,令公衆對這個機制回覆信心,公衆便有一個公平的渠道,讓真正失誤的獸醫負責、無辜的不用被網絡公審。現行機制讓主人感覺「投訴都無用」,所以在網路宣泄不快的心情,這點我其實是明白的。
網絡指控等問題在外國已經備受關注,並有不同的課堂,教授獸醫如何自保,以及如何面對這些網上的批評,以及如何調節心理健康。很可惜在香港這些後勤支援還是沒有的。
▲ 有時獸醫跟動物主人間,因溝通上的錯誤,造成不快的醫病經驗。(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當老闆的獸醫,在巿道不好時承受龐大的壓力;人工鋪租儀器供款全是現金流,外國藥物因新冠肺炎(COVID-19)影響物流而嚴重斷貨,近來某些藥物幾乎是以炒賣價才能到手,還要擔心匯率。金錢沒了再賺過,沒有藥物怎樣運作一間診所?
僱員獸醫也會被這些巿場壓力影響。有些僱員合約是定薪,獸醫人工不受生意多寡影響;有些是底薪制,再由每月該獸醫生意額計實際收入;有些是萬多元底薪,再剩以工作日薪,變相多勞多得。
我知道有些診所是按項分賬,即醫生每照一張 X 光、每驗一次血,便能獲得某個數目的分賬,令醫生多了一份壓力,要像sales般「上客」嗎?可以醫療歸醫療,獸醫只專注醫術好嗎?
當然,老闆在巿場低迷下、或員工被投訴時,對員工的態度及支援,也很影響僱員心情。
如果這些情緒沒有宣泄的渠道,加上生活上其他的種種壓力,人就得容易抑壓起來,形成情緒病。
每間獸醫診所,都會有各種不同的受管制藥物,是用來給動物止痛鎮靜麻醉之用。這造就成獸醫在想不開的時候,太過容易有方法結束自己的生命。
▲ 獸醫比一般人更容易取得安樂死藥物。(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另一個理論,就是獸醫這個行業都接受安樂死。眼看着很多動物的苦難,在一針後就結束了,人就很容易產生這個想法,找一個快速、但不可挽回的出路。
我在墨爾本大學認識的朋友中,已經有幾個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有一次,我在越南旅行,異想不到地收到長途電話。身在澳洲的好友,專程來電告訴我壞消息,因爲她不希望我在社交媒體發現另一位好友自殺身亡。
我很慶幸我身邊有一班很支持我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工作上的開心不開心,一起分享、一起宣泄。很多事,不開心的事說出來,不開心的感覺就會消失一半。餘下的不快,大概就只有時間才能沖淡。
真的很不開心,其實可以找專業人士情緒輔導。
我仍然很堅持獸醫是我的終身職業,也很希望身邊再沒有人自尋短見。
熱門點閱》
► 亮麗人妻揭憂鬱症歷程 友曝「病情好轉就有力氣自殺」
► 楊聰財/寫給想自殺的你
► 輝瑞疫苗研發難趕上北半球冬季疫情高峰 到明年夏天仍有疫情爆發風險
●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Dr Wallis Chan Benami 陳綽姿獸醫」臉書專頁。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