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戌源:奧斯卡能提高本土球員能力?我持懷疑態度
12月14日下午,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在上海召開,吸引全國30多家主流媒體報道。在記者印象裡,這是陳戌源在2019年8月22日當選中國足協主席至今,第一次在上海灘、第一次在這麼多的媒體面前,敞開心扉、亮出態度、表明觀點,暢談限薪限投以及俱樂部中性化名稱這兩大改革舉措。
有話直說讓人感覺很熟悉
一年多前,陳戌源是上港集團董事長,是上港足球俱樂部發展前進的決策者;一年多後,他的身份早有不小轉變——中國足協主席,即中國足球發展的掌舵人。打個比方:陳戌源過去在上海主導上港足球俱樂部奪冠,只是順利駕駛一艘輪船;如今擔任中國足協主席,則是掌舵一個體量龐大的超級船隊,在茫茫大海中找尋抵港方向。
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俱樂部總支出壓縮、球員進一步限薪、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等政策重磅出爐。陳戌源最後總結講話,沒有太多假大空的套話,有的是實事求是的自爆短板,是直面問題的正視差距。
“我們中超俱樂部的投入,是日本J聯賽俱樂部的三倍多,是韓國K聯賽的10倍多;中超一線球員的平均薪酬,是J聯賽球員的5.8倍,是K聯賽球員的11.7倍。金元足球正在吞噬中國足球健康的肌體,我們難道還不覺醒,難道有些人良心已死,還要繼續享受虛無縹緲的足球泡沫環境?”
“對薪酬調控改革,有些俱樂部不要心存僥倖。不管哪傢俱樂部,俱樂部牌子多大,執行處罰一視同仁,堅決不講情面,堅決不搞下不爲例。過去中國足協有過執行不嚴,造成不好的影響。從現在開始,限投限薪,堅決不含糊。我就是不當主席,也絕不搞下不爲例!”
“中超職業俱樂部,花錢不算本事,只要錢花下去,成績就能上去,其實很容易。但對俱樂部來說,難的是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打擊金元足球,事關貫徹《中國足球改革發展方案》宗旨,事關中國足球改革發展方向,事關各俱樂部健康可持續發展,事關全國人民大衆對中國足球發展的美好期盼。”
有話直說,有話敢說,包括面對媒體的有問必答,陳戌源的真誠交流、金句頻出,首先就讓人感覺“太熟悉”。 2014年底,上港集團收購上海東亞足球俱樂部100%股權,從贊助商變身運營方。2015賽季開始,上港集團開始真正介入足球運作,作爲集團董事長的陳戌源,就在多次接受採訪中給筆者留下直觀印象:敢說。起碼,對媒體十分真誠,只要是能說的,絕不會藏着掖着,不故弄玄虛。
敢於發聲意味着敢於擔當
在陳戌源擔任上港集團董事長期間,一年兩次對俱樂部將士進行動員,是常規動作:賽季初的動員大會,陳戌源會爲球隊啓程做動員;賽季結束的總結大會,他也會爲一年得失進行盤點,放眼未來。
2015年,他說,“上港俱樂部有錢了,但不當土豪,也不是簡單地複製廣州恆大的模式,而是要傳達正能量。”2016年,也是在球隊賽季初的壯行會上,陳戌源喊出“要爲上海帶來一座冠軍獎盃”的口號與目標。2017賽季,他直言“簽約奧斯卡爲奪冠”。
2018上港奪冠後,他在總結會上表示,四年足球路,今朝喜奪冠,四年前上港集團接手東亞俱樂部時就懷揣着偉大的夢想,今天終於夢想成真。
當時他說:“足球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運動,我們嚮往的就是足球帶來的精神力量,今年之所以能奪取獎盃,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信仰的力量,信仰爲這個城市奪得榮耀。信仰有多堅定,責任就有多重、力量就有多大。”2019年,上港集團支持武磊留洋前,他曾這樣告誡武磊說,“你想要成爲偉大的球星,首先從精神上要偉大。”
中國足壇名宿徐根寶,曾對中國足協歷任掌門,發表過他的私家看法。如果僅從“開口說”角度總結,那就是:“中國足協主席能力如何,是一個複雜的評判,但首先一點,他要敢說,敢於亮出自己的施政方針,說出自己的思考總結。否則,領導都悶聲不響,全中國那麼多的足球從業者,尤其是俱樂部的投資人、青少年足球教練,完全沒有方向,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去做!”
根寶還曾透露,他曾建議有關足協領導大膽亮出施政綱領,“毛主席不光仗打得漂亮,文章也寫得好,這就是凝聚共識的過程。中國足協的領導,如果連話都不敢說,還怎麼統一全國足球工作者的思想,怎麼去激勵大家的幹勁,怎麼謀求更多共識?”結果,他的建議依舊被當時的官員婉拒,“少說爲妙”。
其實,敢說,首先是一種擔當。中國有一句老話:多說多錯,少說少錯。如果是一名不求上進的平庸管理者,那少說話肯定沒錯,因爲少說尤其是少在媒體前少說,意味着少曝光。少曝光,在足球領域,就意味着少捱罵。如果沒有重任在肩、敢作敢爲的心理素質,沒有敢於突破、理念先行的主動意識,大多數人自然會把“言多必失”奉爲職場和官場的金科玉律。
第二個讓人感覺“太熟悉”,是陳戌源對市場主體的尊重,是骨子裡的市場化思維。陳戌源本身是搞企業出身,上港集團運營足球俱樂部時,他作爲董事長代表全體職工履行投資方的職責。上港集團“踢足球”,固然有擴大企業品牌美譽度的訴求,但更多還是追求社會效應,爲上海打造全球著名體育城市貢獻企業的力量。
當時,作爲企業管理者的他就曾表示,“ 足球俱樂部的正常發展,自我發展能力,是中國足球發展的根本所在。目前大部分中超俱樂部,都不具備持續發展的能力,都是靠投入解決問題,足球的市場化很不充分,機制也不健全。”
擔任中國足協主席後,陳戌源的頭腦裡,始終有投資人這根弦,有市場主體的換位思考。受到此前金元足球和今年疫情的影響,今年各級職業聯賽有16傢俱樂部退出或解散,聯賽體系的完整性遭到破壞。陳戌源說,各級聯賽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前幾年金元足球帶來的影響。16傢俱樂部退出,就是其惡果,疫情形勢下,經濟狀況出現滑坡,投資人更加難以爲繼。建立一個健康可持續的聯賽體系,對中國足球非常重要。
“潮水終將褪去,我們將擁有一個潔淨的海灘。”陳戌源介紹,中國足協推出限薪措施前,他曾在一個非正式會議上,和恆大集團投資人許家印、萬達集團王健林、蘇寧集團張近東、中赫集團周金輝、建業集團胡葆森以及泰達集團等多個投資人有過溝通,“所有投資人都旗幟鮮明表達立場,堅決支持中國足協進行薪酬調控。對於限薪限投,我希望大家要有換位思考的意識。如果你是投資人,你是真正的足球人,你會反對嗎?無止境的燒錢,這是中國足球健康發展的未來嗎?”
這次會上,陳戌源主動提及外界關心的職業聯盟。“職業聯盟的各項籌備,目前得到有效推進,職業聯盟正在參與籌備明年的聯賽,明年職業聯賽很大可能在3月初舉行。中超聯盟成立和起步後,推動職業化發展大有作爲,可以幫助培育俱樂部形成自我發展。”
身份轉換帶來全新挑戰
如果要說“陌生人”的感覺,則是陳戌源自身正在面臨外部環境的巨大變化:從過去的“上海足球”支持者,需要變成“中國足球”掌門人;從上港俱樂部的管理者,躍升爲中國足球發展的操盤手。“肯定不一樣啊,我在上港集團工作了43年,從上到下,實在太熟悉了。”在媒體交流會前,他和筆者進行了一番閒聊。
確實,相比在上海國企履職時的順風順水,擔任中國足協主席,充滿太多未知。疫情之下,2021中超聯賽究竟如何設計、受到限薪的中超球員會否出工不出力、最爲重要的中國國家隊能否順利晉級12強賽、職業聯盟到底能否順利推出、如何籌辦首屆改革後的世俱杯以及2023亞洲盃等,都是等待攻克的難關。
“限薪政策一出,奧斯卡這樣的超級外援,恐怕也將成爲絕唱了……”記者向陳戌源拋出了這麼一個開放式問題。他直言不諱,“像奧斯卡這樣級別的外援球星,確實對整個中超、俱樂部提升影響力有不小幫助。不過,真要說奧斯卡能直接帶動本土球員水平大幅提高,也要打個問號。”這樣的回答,顯然是上港時期的陳戌源,不可能給出的選項。
“中超目前有一個現象,我是非常不滿意的,就是不少俱樂部缺了外援之後,整個隊的競技水平完全判若兩隊,這對於中國足球發展來說不是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應該是內外援結合,更多展現國內球員的水平和發展。”陳戌源表示,“這次限薪客觀來講,更有利於國內球員的成長,更有利於俱樂部青訓的建設,若干年後這個規則會在職業俱樂部身上顯現出優勢。其實,隊員主流還是希望去國外發展的,問題是他們能不能踢上球,下一步我們會積極推進有潛力的適齡球員去國外接受鍛鍊。”
很顯然,如今陳戌源思考問題的着力點,早已超越了單個俱樂部層面,更多是在中國國家隊,是在中超聯賽的整體健康發展,是讓中國足球迎來更好的社會口碑。要完成這樣的轉變,陳戌源顯然需要繼續發揚他老本行的“海港精神”:正是全體上海港口人的不辭辛勞、無私奉獻,才成就了洋山深水港這座令世界矚目的全球第一大港。
不過,作爲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除了埋頭苦幹做一個更出色的自己,更需要調動整個行業的積極性,謀求大多數足球人的共識,走對路子,形成合力,久久爲功。畢竟,自2015年足改方案頒佈以來,中國足球事業發展雖發生積極變化,但中國足球系統性落後於世界足球先進國家的局面,並沒有根本性改變。中國足球人,依舊要面對現實,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