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容易吃好難?――中小學“校園餐”槽點何來
新華社天津5月20日電(記者邵香雲、張建新、劉惟真)“你現在學習任務重,又是長身體的時候,學校飯好吃不好吃都要吃飽。”這是不少家長常常掛在嘴邊的“嘮叨”。然而,有時換來的卻是孩子“學校飯真的不好吃”的迴應。
“食材單調,味道不好……”記者在一些地方採訪發現,關於中小學“校園餐”不好吃不願吃的“吐槽”聲不絕於耳,因不好吃造成的浪費也屢見不鮮。學生時常抱怨、家長憂心忡忡,中小學“校園餐”爲何槽點不斷?
“不好吃,扔一半” “校園餐”難跨幾道坎?
《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曾顯示,有的地區中小學生盒飯食物浪費量約佔供應量的1/3。記者實地走訪也發現,“校園餐”“不好吃、扔一半”的情況並非個例。不少家長和孩子卻大倒苦水,不是因爲“太挑食”,而是餐食確實“不好吃”。記者瞭解,多地中小學“校園餐”主要由學校食堂或校外企業提供,不少家長和學生對“校園餐”不是很滿意。
――餐食不合口。“學校的午餐口味很差,班裡的孩子們都不想吃,但學校不允許家長給孩子帶零食。”貴陽一位學生家長抱怨道。記者走訪一家中學時發現,午餐後,不少飯箱裡都有剩飯,“油鹽特別重,孩子反映不好吃。”家長田楚楚說。有的家長因爲孩子不滿意學校的餐食,又沒時間做飯,不得不把孩子送往周邊的“小飯桌”。
――營養很難判。記者走訪發現,一些學校的“校園餐”食材種類比較單調,基本沒有粗糧、水果。從一些學校的食譜來看,孩子午餐雞丁、雞排吃得多,魚蝦吃得少。“我所在的學校以寄宿生爲主,學生們一般三餐都在學校吃。然而食堂餐品種類有限,經常提供的只有番茄炒蛋、小炒肉、炒土豆絲、包菜等幾種。食堂平時不給高中部的學生供應水果牛奶,只給初中部的學生每天發一小杯酸奶。”湖北省某中學教師任勝說。
“目前來看,‘校園餐’食物多樣性不足、孩子水果粗糧等攝入量較低是普遍問題,中小學生營養狀況仍需要關注。”天津市疾控中心非傳染病預防控制室營養科主任辛鵬介紹。
――食材不可控。一位供餐企業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由於有人力、物流、房租等開支,部分提供‘校園餐’的企業的食材成本僅佔餐費五成甚至更低。此外,有限的餐標更使食材成本受限。記者調查發現,在有的大城市,部分學校餐標只有六七元,費用較高的在十五元左右。“飯費就這點錢,算算用在食材上的成本,能夠孩子吃點啥?”家長黃晶嘆了口氣。
有的“校園餐”爲啥“吃着不香”?
除了家長、學生吐槽不止,不少學校、供餐企業也時常感到左右爲難。“校園餐”不合中小學生的胃口,原因究竟爲何?
――配送矛盾難解。正在經營一家供餐企業的盧先生表示,自己所在的企業一般6點到8點之間開始製作午餐,11點前將餐食配送到各個學校。出於成本考慮,不少供餐企業選擇在城郊租廠房,配送路途遠、時間長,難以保障餐食的味道和溫度。“從製作到裝盒、裝箱、運送,最後分發到每個孩子手裡,需要好幾個小時,口味怎麼能好,孩子總說學校的午餐已經被悶出了‘飯盒味’。”一位學生家長說。
“在盒飯內放置時間過長,飯菜的口味口感會受到影響,此外,維生素B族、C族等穩定性不強,如果反覆加熱,還容易導致營養的損失。”辛鵬說。
――營養標準推廣執行難。多位專家表示,雖然目前一些地方推出了較爲細緻的“校園餐”營養指南和地方標準,但多地仍存在難推廣、不細化等問題,制定行業標準的相關機構對於供餐企業也無強制推動執行力。
此外,不少供餐機構缺乏專業營養師指導。“據我們瞭解,目前全國60%以上的供餐企業都沒有配備專職營養師,部分企業連兼職營養師也沒有聘請,孩子們的營養餐很難做到真正營養。”北京學生營養餐協會會長王清霞說。
――成本上漲,餐標難漲。盧先生表示,該公司本有員工40餘名,疫情暴發後,出於防疫考慮,企業多個環節需要增派人手。“食材、物流費用上漲,疫情期間企業還得購買防疫物資,每個月就要多支出幾萬元。”北方某市一家供餐企業負責人李先生直言,目前員工工資就佔到企業營業額的三成左右,廠房租金每年也要支出約四十萬元,“羊毛出在羊身上,人力、物流等成本不斷上漲,食材成本肯定會受到影響。”然而,很多學校的餐標卻多年未變。一位校長向記者表示,該校餐標13年沒有調整,主要是因爲擔心餐費提高引起部分家長反感。
讓孩子不僅要吃得飽,更要能吃得好
青少年時期的營養健康關係到孩子們成年以後的身體狀況,中小學生“校園餐”緊緊牽動着社會的神經。業內人士建議,讓孩子們在校吃飽、吃好,需要多方共同發力。
目前看,“中央廚房”模式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據天津市東麗區教育綜合保障中心主任楊雲塔介紹,天津市東麗區通過公開招標引進3家餐飲企業在8所學校食堂試行“中央廚房”運行模式。“中央廚房”食材集約化採購,集中加工生產半成品,密封冷鏈配送至學校食堂後由炒菜機器人或現場員工進行標準化加工,學生能及時吃到可口的熱飯菜,省去了運送時間,口味也得到了改善。在學生餐標不變的情況下,食材入口率提高了4.5個百分點。
“實行‘中央廚房’以後,食堂工作人員由中央廚房統一調配,工作人員費用由政府補貼,水電費用由學校承擔、燃氣費用和廚雜用品由‘中央廚房’承擔,學生繳納的餐費七成以上能用到食材上。學校還能及時對企業配送的食材及營養搭配提出意見,不僅降低了成本,也容易追溯問題。”天津市東麗區麗澤小學校長尚俊歆說。
好吃不好吃誰說了算?多位受訪專家表示,可建立完善有關部門、學校、學生、家長對供餐企業的協同評價機制與相關管理規定,對供餐企業制定明確章程和獎懲制度,推動行業良性發展。從長期角度上,可加強對餐飲行業從業人員的食品營養安全教育培訓,要求供餐企業配備營養師,提升人才隊伍素質。
無論是政府還是學校都必須考慮中小學食堂配餐的公益性。“建議政府加大投入力度,通過爲相關企業減免稅費、加強監管等方式,保證食材的質量。”王清霞說。
更重要的是,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行業標準並推動執行。王清霞認爲,相關部門可加強跨地域溝通交流,將一些地方推出的較爲完善的營養標準推廣到更多地區,並進行“本土化改良”。
“建議教育部門以及相關權責機構提高‘校園餐’的營養水平,並確保供餐企業利用好學生餐營養指南這個地方標準。”辛鵬說,“學校、家長和供餐企業需要豐富食材種類,每天至少爲孩子提供12種、每週25種食物,保證孩子攝入水果蔬菜、粗糧以及適量的肉禽蛋奶等,同時縮短加工時間,保障孩子的營養健康。”(文中部分受訪者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