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時候給孩子的壓歲錢是來源於兒童勒索案

每到春節的時候,大人們總是要給孩子們一些零用錢,稱爲“壓歲錢”,是希望用這些零用錢換來平安吉祥。其實,“壓歲錢”源於北宋時期

當時,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是北宋的京城,春節的時候,全城官員紛紛慶賀,熱鬧非凡。

根據史書《桯史》記載,北宋神宗年間,當時的朝廷樞密副使王韶小兒子南陔出了一件事:

就在春節的夜晚,南陔隨着大人在汴梁的街頭觀燈遊玩,竟被歹人給掠走了。歹人準備向南陔的家裡勒索一筆錢財

然而,在歹人逃跑的途中巧遇朝廷的車子經過,機智勇敢的南陔急忙大聲呼救,歹人心中害怕,放下了南陔,倉皇逃跑。

於是,南陔得以隨着朝廷的車子進入皇宮,見到了皇帝宋神宗。

宋神宗問清事情的經過後,就賜予南陔一些金錢,給他壓驚。

此事原本發生在北宋都城汴梁的皇宮內,卻很快傳了出去,並廣泛流傳民間。於是,人們紛紛效仿宋神宗的做法,在過年的時候,除了給孩子們買爆竹、吃食外,還要給孩子們一些壓驚的零用錢,這些零用錢被稱爲“壓歲錢”。

後來,全國百姓也紛紛效仿這種做法,在春節的時候給孩子壓歲錢。時間長了,春節給孩子們發放壓歲錢就成爲我國傳統的春節習俗之一。史書《清嘉錄》中“長幼度歲,長者貽小兒以朱繩綴百錢謂之壓歲錢”,記述的就是古代的大人們在春節時給孩子壓歲錢的情景

“壓歲錢”原本是爲了給孩子們壓驚,用來安慰孩子們,但隨着時代發展,壓歲錢的意義已由壓驚轉化爲春節時期的美好祝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