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外潮汕文化看中華文明向心力

參考消息網11月15日報道(文/洪澤華 鄭天虹)潮汕地區是中國著名僑鄉。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海外華人華僑總數已超過6000萬人,分佈在世界的19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祖籍潮汕的華人華僑人數超過1500萬人。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以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都有潮汕籍華人華僑聚居。

潮汕先民在出海打拼的同時,也將潮汕民居、英歌舞、潮劇、舞龍舞獅等傳統文化風格和習俗帶到世界各地,在與當地文化的交融中形成獨特的文化印記。海外華人華僑與國內家人的往來書信——僑批,更是成爲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愛國愛鄉精神的具體體現。海外的潮汕文化印記向世界講述着中華文明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粵海清廟“修舊如舊”

在新加坡的著名景點魚尾獅公園不遠處,鱗次櫛比的高樓夾縫裡,一座四四方方的中式院落讓繁忙的都市人在穿梭中得到短暫放鬆。擁擠的人流從毛細血管一樣的街道彙集至此,在寬闊開放的環境中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氣。

這座有着近200年曆史的建築羣名爲粵海清廟。據《潮僑溯源集》記載,該廟宇最早由潮汕籍華僑所建,用於供奉媽祖。後由潮汕籍後人重建,在1819年就已活躍在各種史料中。隨着潮汕人“下南洋”登陸新加坡,粵海清廟逐漸成爲當地潮汕人的聯絡與活動中心。

海外潮汕華人生生不息,粵海清廟自建成起香火不斷。1899年,新加坡潮汕籍僑商募銀支援山東省賑災,光緒帝御筆題“曙海祥雲”金漆匾額贈與新加坡潮汕華僑,掛在粵海清廟內。

歲月如梭,昔日精美的建築洗去鉛華,變得斑駁而滄桑。2011年,新加坡政府面向全球發出招標邀請,希望“修舊如舊”,讓傳統老建築重現昔日榮光。

彼時,廣東紀傳英古建築營造有限公司剛剛完成越南胡志明市義安會館的翻新營造工程。下轄粵海清廟等產業的義安公司負責人通過潮團聯誼會的人脈關係,經義安會館潮團會長牽線,和紀傳英公司總經理紀雪山取得聯繫。

“這是公司的第二個海外項目,公司的師傅們都摩拳擦掌,希望把國內積累的經驗運用到海外,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海外更好傳播。”紀雪山說。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這個當地現存最古老的潮汕廟宇,翻出極有年代感的報紙、檔案,反覆進行論證後,審定了紀傳英公司的翻修計劃。紀雪山和團隊帶着滿腔熱情投入工作,卻發現實際情況遠比想象的要困難。

師傅們走進粵海清廟,不由得發出感嘆。“乍一看,寺廟已經磨損得比較厲害,略顯破敗。但仔細研究後發現,很多建造和裝飾技術國內已經接近失傳。”

爲更好呈現原汁原味的中華文化,紀傳英公司從國內將建築用的木材做好防蟲防火,再和裝飾用的嵌瓷、木雕、彩繪一起從廣東運至新加坡。紀傳英團隊還在屋頂瓦片下方增加不鏽鋼層,以緩解高溫、降水多、白蟻侵蝕帶來的破壞,讓建築更長時間保持良好狀態。

“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傳統文化保護,每一個環節都極其謹慎,每做一步都要先進行科學論證,生怕給這個難得的文物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紀雪山說,“本來我們以爲一年就能修繕完成,師傅們也是打算一年就收工,結果做了兩年半才最終交付。”

2014年,新加坡粵海清廟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並被新加坡政府授予“舊建築修復工程獎”,成爲中華文化在新加坡的重要印記。

紀傳英團隊也因此獲得極大聲望。近期,他們還承接了新加坡另一處潮汕古建築修復工程。“新加坡政府的嚴謹很好地促進了公司的技藝提升。希望通過修復古建築,讓華人華僑的年輕一代感受到與家鄉的連結,多回祖國老家看看。”紀雪山說。

英歌潮劇歷久彌新

中華文化在海外傳播傳承的過程中,華人華僑始終是重要的橋樑和紐帶。華人華僑在海外不斷拓展自己的生活圈,也將其血脈中的中華文化延伸得更長更遠。

2012年2月,汕頭潮陽棉北後溪英歌隊受華人社團柔佛潮州八邑會館邀請,到馬來西亞參加柔佛古廟的慶典遊行活動。

後溪英歌隊隊長林芳武當時還是一名隊員。他回憶稱,當時正值春節期間,英歌隊組織了107人的隊伍來到馬來西亞,本計劃5天演出4場,但因當地華人多、氣氛好,民衆非常熱情,後來又加演3場。

12年後,當時在臺下觀看錶演的海外華人華僑和他們的後人來到汕頭,與當地英歌隊切磋學習,期待將最正宗的英歌技藝帶回組建不久的馬來西亞首支英歌隊——柔佛潮州八邑會館義興英歌隊。

柔佛潮州八邑會館武術團主任羅培文已經兩次來到汕頭潮陽學習英歌。6月初,她和其他5名學員來到汕頭學習,在潮陽古帥青年英歌隊等當地團體的輔導支持下,交流教學英歌的基本動作、臉譜知識、服裝搭配等。

“過來交流的學員最小的11歲,最大的42歲。經過5天的學習交流,他們表示回去要刻苦練習,也要惡補《水滸傳》,瞭解人物的性格。”林芳武說。

英歌舞是潮汕地區集戲劇、舞蹈、武術於一體的民間藝術形式,至今已有數百年曆史。2006年,潮陽英歌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英歌隊常以36人爲演出隊伍編制,對應《水滸傳》中的“三十六天罡”,主要展現小說中梁山英雄的故事。其技法又吸收了北方鼓子秧歌等表演形式,是中華傳統文化“活着”的代表。近年來,隨着英歌舞在社交平臺上廣泛傳播,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意外“出圈”,短時間內吸引國內外觀衆的廣泛關注。

傳統非遺的“爆火”離不開細水長流的保護。汕頭市潮陽區文化館原館長翁木順說,從上世紀80年代起,汕頭潮陽當地的宣傳部門、文化部門就積極投入對英歌舞的研究挖掘和整理工作。“我們非常重視做好記錄性的工作,早在1995年就已經將英歌舞拍成視頻資料,之後在很多重要場合也拍攝了英歌舞的演出畫面。沒有長期的積累,就不會有後來英歌舞的大火。”

和英歌舞類似,帶有極強潮汕文化特徵的潮劇,也在歲月的積累中,成爲維繫中國與中華文化圈情感聯繫的重要載體。

去年10月,廣東潮劇院一團受邀來到泰國,參加慶祝中泰建交48週年的大型文化交流活動。其間,潮劇團在曼谷饒平同鄉會獻演潮劇《李商隱》《繡虎》《金花女》和摺子戲專場,受到廣大觀衆的熱烈歡迎。

廣東潮劇院一團團長林燕雲說,潮劇院與泰國聯繫密切,以往一兩年就有一次外出訪問和演出的安排。去年赴泰國的演出是潮劇院一團在疫情後首次踏出國門。

“演出時,臺下有些老人邊哭邊看演出,我們都非常動容。演出結束後觀衆遲遲不肯離開,圍着我們說希望我們常來,他們非常想念我們。”林燕雲說。

心繫故土把根留住

汕頭大學圖書館館長陳景熙說,文化的表層主要以物質形態的方式體現,包括潮汕木雕、潮繡等,中層則主要是看得見的民俗活動,包括英歌舞、潮劇等,底層以審美觀念、倫理道德作爲支撐。以潮汕文化爲代表的中華文化,在三個層面均有廣泛傳播。

海外的潮汕建築是古時先民“下南洋”的印記,而潮汕華人華僑與家鄉的往來信件——僑批,則成爲中華文化圈半徑的文字見證。在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70年代末,大批潮汕人“過番出海”、打拼異鄉,將連帶家書和匯款憑證的“僑批”寄回國內。僑批不僅僅是匯款憑證,穿越重洋的家書還傳遞着對祖國家鄉的思念。

去年7月,汕頭僑批首次走出國門,到泰國舉辦僑批歷史文化展。所有展品將留在泰國潮州會館永久展出。汕頭市檔案館僑批分館名譽館長林慶熙說:“向外、向海是僑批文化的特點,也是潮汕文化、嶺南文化的特點。希望通過僑批出海展覽,讓海外的華人華僑更好了解‘我是誰,我從哪裡來’這個問題,也讓更多外國人體驗感受中華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今年以來,汕頭各區紛紛舉辦“汕”護古樹系列活動。來自海外的華人華僑回到祖國認護古樹,尋根家鄉。

在一棵百年古榕樹下,國際潮青聯合會執行會長黃瑞雷和幾名馬來西亞潮籍青年在守護古榕樹牌匾上簽名,認護汕頭的7棵百年古榕樹。“我們常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是我認護的樹,我們以後有理由常回來看看。”黃瑞雷說。

法國華裔互助會副會長林偉民認爲,古樹象徵着海外華人華僑仍然植根家鄉。古樹見證了幾代人的成長、發展和變遷,守護古樹就是守護海外華人華僑的根,守護中華兒女的共同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