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基因入手解偏頭痛之憂?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

華 凌

與高致死率的疾病相比,偏頭痛似乎算不上什麼大病。可它一旦發作起來,就如同《西遊記》裡孫悟空被施了緊箍咒一般疼痛難忍,頻繁發作的偏頭痛更是令人痛苦不堪。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飽受偏頭痛的折磨。

日前,發表於《自然·遺傳學》的一項研究成果介紹,研究人員對130萬人的基因組進行分析,發現了44種與偏頭痛相關的基因變體。這可能會爲偏頭痛帶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比如在此基礎上研發抑制相關基因編碼蛋白質的藥物。

對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孫永安博士。他表示:“偏頭痛可能與離子通道基因、五羥色胺代謝基因、多巴胺代謝基因、血管病相關基因、炎性因子基因和性激素受體基因等相關,但是隻有部分患者的偏頭痛是由基因突變導致的。因此,這種新療法可能只對這一部分偏頭痛患者有效。”

當偏頭痛發作時,大腦處於怎樣的狀態?“偏頭痛是一種常見的腦部疾病,通常侷限於頭顱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輪上緣和枕外隆突連線以上部位。其特徵是中重度的單側頭痛發作,常伴有噁心、嘔吐、畏聲、畏光、流眼淚、打哈欠等症狀。”孫永安介紹,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偏頭痛發作前或發作早期伴有先兆。最常見的是視覺症狀,但也可能出現感覺異常、言語障礙或是兩者兼有。如果先兆是肢體無力,則可能爲偏癱性偏頭痛。

偏頭痛的發病率高、病程長,在神經系統疾病負擔中位居第二位。其病理主要和神經血管變化有關。發作時,患者的顱腦血管會出現異常的收縮或擴張,這是引起偏頭痛的重要原因。另外,偏頭痛與三叉神經血管複合體的病變也有相關性。

孫永安介紹,引發偏頭痛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遺傳因素、內分泌與代謝因素、飲食與藥物因素、精神因素、生活方式或環境因素等。有數據表明,約60%的偏頭痛患者有家族史,其親屬出現偏頭痛的風險是一般人羣的3—6倍。“受遺傳因素影響,如果父母中有偏頭痛患者,子女患有偏頭痛的概率可能較高。”孫永安說。

有研究發現,女性的偏頭痛發病率明顯高於男性,多在青春期和女性月經期反覆發作,妊娠或絕經後將減少或停止。這也提示了該疾病與內分泌和代謝因素密切相關。在飲食與藥物方面,咖啡、濃茶、酒精飲料、含苯乙胺的巧克力等容易刺激大腦神經,引起偏頭痛;奶酪以及熱狗、燻肉等含亞硝酸鹽的肉類,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加重患者的症狀。

目前,偏頭痛發病的根本原因尚不清楚。近年來,血管神經壓迫學說認爲,偏頭痛產生的原因是血管對神經造成壓迫形成壓迫點,進而產生粘連。當受到外界各種誘發因素影響時,壓迫點可能釋放出某種致痛遞質,刺激神經,從而引發疼痛。

對於偏頭痛的治療,臨牀上還是以控制頭痛症狀爲主要目的。孫永安介紹,在偏頭痛發作期,輕中度患者單用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可能就有效,如果無效可再用偏頭痛特異性的藥物。“預防偏頭痛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要保持規律作息、充足睡眠、良好心態,避免過度疲勞、精神緊張、壓力過大、失眠和情緒波動,同時還要戒菸酒。”孫永安說,大多數的偏頭痛患者預後良好,且偏頭痛可能會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緩解。部分患者在60—70歲時,偏頭痛將不再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