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維設計師入坑三年,我是這樣使用 Mac 的
引言
非常意外,上個月寫的《2024 年,如何優雅使用 Windows PC》居然獲得了少數派的首頁推薦,再次感謝各位的鼓勵和支持,這一篇聊聊 Mac。
我的職業生涯起步是三維設計師,主力機都是 Windows PC,所以其實我用 Mac 的年頭並不算多,純粹出於對 Apple 設計的喜愛和高素質的屏幕。接觸的第一臺 Mac 是 2014 年大學畢業順利工作後,爸媽給贊助的 15 寸 MacBook Pro,第四代 i7 處理器,16+512 G 的配置,很可惜用了不到半年就被偷走了,還沒怎麼體驗過 OS X Mavericks,而且那時還沒有 Touch ID 解鎖,Apple 在國內對丟失找回的服務也不完善,沒找回來。好吧,Mac 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貴,容易被偷。
辭職後去泰國留學,靠平時接單子賺的錢入手第二臺,Macbook Air 2017 款,也是喬幫主參與設計的最後一臺 Mac,主要用來寫論文和整理照片。讀研 3 年下來,真正體會到了 Mac 堅如磐石的穩定,決定試試再買一臺 Pro 嘗試接入工作流中。
期間因爲Intel 的 Mac 高價低配,爲了測試工作流是否能順利跑通,還自己折騰了一套 Hackintosh 方案,等折騰完感覺都快成半個程序猿了。
這一等就到了 2021 年,M1 系列 MacBook Pro 發佈,果斷入手,至今作爲主力機之一,本文基於此設備的使用展開,系統爲 macOS Ventura。
Mac 似乎向來是將「優雅」刻在基因中的,這來自軟硬件極致的統一,使用自研芯片後更是如此。然而再優雅的工具也要看人如何去使用它,用手術刀去拆快遞終究是不太合適的。這也讓我想起,早在星巴克見到精緻白領掀開發光的蘋果 logo,結果屏幕裡是 Windows 7 時的困惑。
一件工具被設計得易於讓人使用,再自然不過。要做到「優雅」,我還是遵循一致的原則:
使用期間我發現,即便是品位不凡(老喬說的)的 Mac,要應對三維、視頻、平面、動畫、遊戲、CG藝術這些相對繁重的工作流,也會吃癟。多數情況下都是某個插件沒有針對 macOS 開發,偶爾也會遇到有適配但不是原生應用。最嚴重的莫過於搭載 M 系列芯片的機器不能外接 GPU,想用 CUDA 3D 圖形加速只能乖乖回去用 Windows。
因此我使用 Mac 更多用來做一些輕度或中等的項目,期間總結了一些思路、實用技巧和工具,分享給你。
初始設置和優化
和 Windows PC 類似,拿到一臺新的 Mac 或重裝系統之後,不必急於安裝軟件,Apple ID 就不多說了,會買 Mac 的人不註冊登錄可以說是鋪張浪費。以下是我習慣的基本設置。
基本設置
與 PC 不同的是,Apple 自帶的應用我幾乎不會刪除,即使有些用不到也會留着,在做一些 UI 設計相關的項目時可以打開來參考一些視覺上的細節處理,是現成的參考案例。
不外接屏幕的時候,我習慣隱藏 Dock 欄,最大化利用屏幕空間。關於系統設置,常見的就不列舉了,有幾個不常見但有用的功能。例如:
在系統「設置」-「選擇已連接的 Wi-Fi」-「點擊詳細信息」,可以關閉「限制IP地址跟蹤」,好處是可以在郵件裡自動載入圖片,不需要每次手動載入。
在「系統設置」-「輔助功能」-「指針控制」中,點擊觸控板選項,可開啓三指拖移。這樣可以不需要點按即可拖拽窗口或文件等。個人認爲沒鼠標的時候,不用點按還是很方便的。
如果通過備份恢復來第一次使用或重裝系統後,建議臨時關閉聚焦,同時在「聚焦隱私」中排除不希望索引的外置磁盤。否則索引上百 G 的文件非常佔用 CPU 資源,可以在空閒時間再按需打開。
4. 若連接了米家打印機,在「打印機與掃描儀」-「選擇已連接的打印機」-「選項與耗材」-「顯示打印機與網頁」,可直接在瀏覽器中查看打印機各種服務狀態,別的牌子或許也會有,可以試試看。
屏幕觸發角,設計師一般手不離鼠標,更很少用觸控板,這是個比肩快捷鍵和觸控手勢的實用功能。在「系統設置」「桌面與程序塢」「觸發角(最下面)」,可以設置鼠標移到四個角落觸發不同的功能,我使用的設置如下圖所示。
內容緩存,在「系統設置」-「通用」-「共享」中,可開啓「內容緩存」,選擇將 iCloud 文件緩存到本地,並在局域網中共享給其他 Apple 設備,這樣無需多佔用本地空間,同時可以省去大量文件下載時間。點擊旁邊的「選項」,還可以設置緩存位置和空間佔用大小。不建議選擇「緩存所有文件」,那樣會包含其他設備的系統更新包,iOS 最好還是在對應的設備自己下載。
性能優化和電源管理
Arm 架構的 Mac 在性能上在我看來,似乎唯一需要關注的地方只有軟件本身是否爲原生應用。可以「點擊左上角蘋果 logo」-「按住 option 鍵」-「系統信息」-「應用程序」,在右上角「種類」一欄,單擊可排序,一般會有 Apple 芯片、通用、iOS、Intel 四個類型,性能表現也是按這個順序由強到沒那麼強(是的並不弱)。
對於輕量應用而言,使用傳統 Intel 類型的 App 性能影響可忽略不計,但對於涉及到密集計算的專業應用,性能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在安裝前最好檢查一下是否存在 Arm 架構的版本。
另一方面,macOS 自身的電源管理已經做到頂級,沒有必要爲了那點電池壽命和續航去犧牲體驗。我沒什麼設置上的特殊技巧,只有一個心法——持續優化工作流,以便儘快完成工作。邏輯非常簡單,MacBook 使用電池供電的時候,90% 以上的使用場景下,耗電大戶並不是 CPU 而是屏幕,完成工作就可以關掉屏幕。看起來是一句「正確的廢話」是吧?但就是靠這個心法,得到的結果是電池循環 82 次,最大容量剩餘 98%,隨用隨充不過充過放即可,不必過多在意。
開機啓動項
macOS 的開機啓動項和 PC 類似,都分爲軟件自身設置和全局兩處,個人建議優先修改全局設置。位置在「系統設置」-「通用」-「登錄項」。
內存和垃圾文件清理
筆記本一般沒有臺式PC那麼寬裕的運行內存,因此在用 macOS 工作時我還是比較關注內存的佔用情況。我不瞭解系統架構,只談真實體驗。
由於如今Mac使用統一內存架構 (內存會同時作爲顯存使用),macOS 相比 Windows 在內存管理上沒有那麼激進。尤其是瀏覽器,偶爾幾次我同時在用專業軟件和瀏覽器時,顯示內存壓力過高,只需要手動清除 Safari 的緩存就能釋放可觀的內存出來。首先要打開 Safari 的開發者功能,然後菜單欄中就會多出一項「開發」,選擇「清除緩存即可」,一般來說可以瞬間清理出 2 - 3G。
如果要進一步釋放空間,可以使用「隱私」-「管理網站數據」-「全部移除」。但這樣清理之後也會導致 Safari 「失憶」,忘掉你對這些網站的相關設置和登錄狀態。
在使用 Windows 的時候,我都很少清理所謂的「垃圾文件」,使用 macOS 更是如此。因爲之前用過一段時間騰訊檸檬清理,發現大體積的文件只有微信緩存,垃圾桶和瀏覽器緩存這幾類。所以之後就幾乎沒有再用這些軟件了,少數會用到的情況是在使用比較冷門的專業軟件時,它們遺留的緩存文件,這些文件手動清理起來還是比較麻煩,不能修改路徑,而且路徑藏得深,權限要求也比較高。
主流的設計類軟件其實都是可以設置對應的緩存路徑,比如 Adobe 家的 Photoshop、illustrator、AE、以及 PR,可以在首選項中找到相關設置,三維方面比如 C4D、ZBrush、Rhino、Unity等還會有更詳細的設置。一般做設計類工作時,我自己會習慣外接一塊 SSD,然後把這些緩存路徑統一設置到硬盤根目錄下一個名爲「Cache」的文件夾中,完成工作後直接清空這個文件夾即可。
快捷指令
快捷指令總體來說不適用我的主要工作場景。用下來至今保留的只有一個「電池壽命」,還是從 iOS 端同步過來的。它的原理非常簡單,需要在設置中開啓「日誌與分析」功能,這樣系統就會記錄(一到兩週左右)使用日誌,其中就包含了電池循環次數和峰值容量。這個指令就可以提取這些數據,單獨記錄成一份文件保存下來。
實際上,我只有在剛買新設備或更新系統之後,會用它觀察電池是否衰減正常,沒什麼大問題就不會再用了。
快捷指令其實可挖掘的用法非常多,唯一的缺點就是跨平臺,如果沒有自己搭建的服務器很難跟 Windows 和 Android 設備聯動,但若實現這一點也就已經和「快捷」無緣了。所以,對於新手強烈推薦第三方的 IFTTT (if this then that),非常強大且穩定,我還在摸索中,等有了一些成果再做分享。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案,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目錄結構與文件管理
正如在之前《流水的程序,鐵打的數據》裡提到過,對於目錄結構和文件管理我定下的核心原則:
這些原則至今依然堅如磐石,更多具體的操作方式可以閱讀原文。當然,規則可能會隨着工作流一起進化,如果未來有大的變動,穩定好用的話我會再寫一篇介紹。
macOS 與 Windows 在系統層面對於文件管理會有些不同,屬於系統設計理念的區別,但並不影響我們自己如何管理目錄和文件。例如文件的展示與查看方式,在我看來 macOS 比 Windows 設計的更合理些,分欄、樹狀層級、畫廊對文件的整理分類更高效,Windows 需要藉助第三方軟件如 Q-Dir 才能實現。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macOS 中幾乎任何窗口,雙擊頂部會根據窗口顯示的內容自動調整窗口大小,而不是最大化,鼠標箭頭移動到窗口邊緣,雙擊也會擴展到同方向的屏幕邊緣。另外,Finder (我還是習慣叫這個)中,可以使用Command-J打開顯示選項,調整文件名字體大小、計算所有對象大小等設置,非常實用。
不過文件管理最終目的是方便未來的自己容易找到它們,因此無論使用什麼平臺,更重要的是規範的命名,文件夾和文件都是如此。我認爲相對科學的命名思路有三點:
具體如何去做,可根據自己的工作方式自由發揮,我相信並且嘗試了,得出的結論是,開始花費些時間在這方面,一定會得到更多的時間。
高效工作流和常用軟件
無論使用什麼設備,都是圍繞一套相應的工作流來完成,其次才涉及哪一個環節選擇什麼工具。最終通過這些工具和經驗去不斷的迭代和完善工作流,是我一貫的理念。
多任務處理和虛擬桌面
Ventura 對於多任務新增了前臺調度功能,從設計思路分析,這個功能和 Windows 的窗口組合類似。但沒做到 Windows 那麼直觀,可能是我不習慣,一直沒理解它的使用場景在哪裡。
寫到這裡我特意又打開用了用,嗯,我更願意選擇外接一臺顯示器、虛擬桌面或 iPad 隨航。好在 macOS Sequoia 終於補上了這個功能,那前臺調度豈不是更尷尬了麼。
一些常用的快捷鍵:
同時使用 Mac 和 Windows PC,一定會遇到數據跨平臺同步操作的問題。衆所周知,macOS 只能讀取 NTFS 格式的磁盤,但不能寫入。Windows 需要安裝第三方軟件才能讀寫 Mac 的磁盤。可以同時讀寫的只有 exFAT 一種磁盤格式,但這個格式很老了,用着不是特別穩定,來回插拔硬盤也談不上優雅。
對於新手,輕量使用還是推薦選擇 iCloud 或 OneDrive 等大廠的官方雲同步服務,省心,缺點是容易被生態綁架,存的數據越多消費投入越多,體量稍大的文件可以內網使用 SMB 做文件共享傳輸。
對於重度需求的人,比如我,設計素材和工程文件又多又大,一個項目做完至少 50G 起步。因此我目前折騰的一套方案是一臺 DIY Nas,跑 PVE 系統。其中使用 Syncthing 做局域網文件同步,NextCloud 做私人網盤,Calibre 服務管理電子書等文檔資料,ShellCrash 來施展魔法,順便還能裝 WordPress 學習如何搭建網站,tiny-rss 還在研究。
機器配置如下圖,其實 i3 的 CPU 已經性能過剩了。拋開倉庫盤,成本不到800塊,運行一年多除了停電沒出過任何故障,擴展維護方便,未來哪裡不夠換哪裡。
這樣就等於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數據中心,無視任何系統限制。加上 2500 兆內網速度,Mac 甚至可以直接調用這臺 Nas 裡面的高清視頻素材,躺在沙發上剪視頻。
當然,世面上已經有很多成品 Nas 可以選擇,只是自由度和性價比相對低一些。優點是開箱即用,不用折騰。有的甚至還支持 Mac 原生的「時間機器」備份。
推薦一些常用 App
配合 Apple 的軟件生態,自帶的應用已經可以應對我 80% 以上輕量任務,這裡列舉一些自用的第三方 App,限於篇幅具體使用方法就不一一介紹了。
得益於 Mac 自身優秀的軟硬件統一設計和完善的生態,這些軟件或許更多是在做一些錦上添花的事情。再加上漂亮的 UI 和 嚴格的質量審覈,第三方應用往往要比 Windows 平臺質量更高一些。
我們更好使用工具的目的最終是爲了更快的完成工作,更快的完成工作才能更好去享受生活。每個具有市場份額的平臺或程序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它必然擊中了一些人的痛點。因此,我從未糾結這兩個平臺孰優孰劣,設計師出身的我更相信,不會就去學,沒有就去創造。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爲你帶來不一樣的思考。
本文首發在CG藝術實驗室 | 歡迎免費郵件訂閱
> 關注 少數派小紅書,感受精彩數字生活
> 實用、好用的 正版軟件,少數派爲你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