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大陸不會出現停滯性通膨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表示,中國官方仍有措施可抑制大宗商品的輸入性通膨,加上中國的服務供給快速復甦,市場需求上升,供需失衡的情況較不嚴重。由此來看,中國不會出現停滯性通膨。
華爾街見聞報導,大摩日前針對中國經濟舉辦線上分享會。邢自強在會上表示,中國已穩步退出刺激措施並回歸常態,經濟有望在未來一段時間回到疫情前的增速水準。
針對市場關注的通膨問題,他表示,這波大宗商品飆漲主要是疫情期間先進國家超量刺激下,形成潛在供需不平衡的後遺症,而非曇花一現,屬於長期性結構性通膨。
對於中國來說,不可否認原材料價格上漲可能會擠壓一部分下游企業的利潤率,但從供給與需求的角度來講,中國並不存在大規模的供需不平衡。除了消費需求正在恢復,製造業和產能也回到了疫情前的水準,中國並不存在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巨大通膨壓力。
邢自強進一步分析,中國政府一方面可利用政策收緊大宗商品交易,打擊投機操作、穩定市場價格。其次也可適度調整鋼、煤、鋁這些行業的政策性減產,以達到2030年碳達峰目的。另一方面,中國政策已率先西方國家迴歸常態,並且對各種資產泡沫加強監管,因此中國並不存在停滯性通膨。
根據官方數據,中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9%,增幅雖比預期爲低,但較3月0.4%大幅上升。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分析,受部分國家實施擴張性的量化寬鬆影響,輸入性通膨壓力確實有所加大,但整體通膨仍屬可控,預期2021全年CPI漲幅將明顯低於3%左右的預期目標。
但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匯豐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屈宏斌近日表示,成本上升已帶來潛在經濟風險,中國任何單一政策都不太可能完全遏制大宗商品價格飆升態勢,恐對中國經濟復甦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