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歸來》:孩子也和大聖一樣 需要陪伴與信任
本站教育綜合訊 “這是我見過最酷的孫大聖! ”“這是我見過最勇敢最呆萌的小唐僧!”國產3D動畫片《西遊記之大聖歸來》7月10日上映以來,從一開始的排片稀少票房慘淡,到如今逆襲“小花”,廣受好評。攜孩子前去觀看的家長李書君表示,過去進影院觀影是陪着孩子看動畫,而這次自己也很帶感 :”3D效果十分棒,畫面很美,孩子會伸出小手摸那些螢火蟲! ”電影中的感人情節也讓家長王娟感嘆不已,“看完電影,覺得我家孩子也像江流兒一樣,其實給了我很多正能量。
該片突破原著的束縛,將孫悟空賦予更多的人性光輝,側重悟空和唐僧等人的心路歷程,講述了一個關於前世今生的故事,構建了童年唐僧與孫悟空、豬八戒的情誼。同時,這部影片也反映出親子教育的很多問題,來看看著名教育專家魯鵬程如何解讀《大聖歸來》中的教育問題。
一、陪伴
高質量的陪伴是非常有必要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因爲影片中的江流兒從小就缺少父愛,更沒有母親的陪伴,雖然有師父收留他,但這仍舊不能改變他是孤兒的本質。所以,他渴望跟人交流,渴望尋找父母的陪伴。所以,在遇見孫悟空時,他彷彿找到了久違的父愛,儘管孫悟空是一個“頹廢大叔”的形象,但活潑、好動的江流兒總是希望能跟他在一起。
所以,這就給我們做父母的一個提醒,就是我們的孩子需要陪伴,這種陪伴不僅僅是要求我們身在孩子旁邊,更要求我們的心在孩子身上,這就要求我們要放下手機,放下網絡,走到孩子身邊,跟他一起遊戲,一起交流,一起成長,要能接納孩子的情緒,要能站在他的立場思考問題,也要儘可能地滿足孩子的內心需要。如果我們能夠有更多時間陪伴在孩子身邊,給他精神上關愛,身體上的擁抱、撫慰等,孩子無論如何都不會有愛的飢渴感,他心靈精神都是富足的。不然,孩子就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等周圍成人的關注與關愛,他的內心將會是冷漠的,他的心靈是會有傷痕的,他長大後甚至可能會危害社會。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要給孩子各種冷漠!不要讓孩子成爲身體上的留守兒童,更不要讓孩子成爲心靈上的“留守兒童”!
二、信任與鼓勵
在影片中,江流兒自從知道孫悟空後,就一直不斷在讚揚孫悟空的偉大,雖然不是故意而爲之,但的確是激勵了孫悟空;江流兒對傻丫頭說“有了大聖就什麼都不怕了,大聖會保護你的”等,也是對孫悟空的信任及鼓勵。而受到信任與鼓勵的孫悟空就像被喚醒了一般,最終“換”了一個人,成就了“大聖歸來”。
由此可以發現,孩子之於成人的信任與鼓勵都能發揮如此之大的作用,那成人之於孩子的信任與鼓勵,會有更大的效果。其實,在家庭教育這個問題上,鼓勵是雙向的(再多說一句,狹義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等成人之於子女的教育;而廣義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所有成員間的相互影響與教育,也就是說,包含子女對長輩的影響),當然更多的鼓勵應該是成人給孩子的,畢竟孩子的力量比成人小很多,來自於成人尤其是父母的鼓勵,會給孩子極大的信心、勇氣和力量,得到鼓勵、認同與信任的孩子,從小到大,心理會比較積極主動、健康,心理傷痕會比較少,一生也會少很多挫折,即使遇到困難和挫折,也有足夠毅力與方法去克服!
孩子在四五歲的時候,一般會喜歡模仿孫悟空、蜘蛛俠、超人等英雄角色,女孩一般喜歡模仿白雪公主等柔性角色,其實這是非常正常的,因爲這表明他們正在處於“身份確認敏感期”,是想通過“我是誰”這個問題來給自己定位。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也會將偶像的良好特質吸收進來,所以,父母應該好好利用這個機會,藉助孩子的模仿,培養他良好的人格特徵。當孩子有類似模仿行爲時,父母應該寬容一些,最好不要做過多的干涉,更不應該強行禁止,有需要的時候還可以配合他一下,讓他能在自己的英雄或者公主“生涯”中愉快地度過。
第二頁 教育的根本
四、教育的根本。
既然由電影談到了家庭教育,所以就想再多說幾句,談談教育的根本這個問題。
先說這部影片。在某種程度上,影片也凸顯了正義戰勝邪惡這個主題。這就要求,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引導孩子積極向上,從小就在他們心中播撒仁愛、善良的種子,幫他們形成受益一生的正確價值觀,引導他們建立理智的人生觀,從小就踏對人生的腳步。
再說“教育”二字。在《說文解字》中,有對“教育”的相應解釋,所謂“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所謂“育”,就是“養子使作善也”。其實,教育很簡單,就是我們給孩子做個好樣子,讓他接受良好的薰陶。所以,我們首先要做一個善人,時刻把善心、善行“演”給孩子看,他就會學着我們的樣子去做一個善人(孩子在這個時代做好人,做善人是不會吃虧的,因爲他會感召很多好人、善人跟他做朋友,會得到他們的幫助與提攜,會處處遇貴人,反而是孩子學壞纔是最危險的,會處處遇小人哦!父母一定要有這個敏感度和明辨力)。因爲成人在孩子的身邊做好,做對,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很多時候,孩子是不用教的,他們是模仿周圍的人成長的。孩子如果有問題,其實很大程度上是父母自身有問題。要知道,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家庭是複印機。複印件出了問題,一般是原件有問題,只改複印件是不徹底的,一定要從原件改起。
最後拆解“教”字。教=孝+文。教育,一定要教孩子先學孝,再學文,次第不能亂。在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曾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德行的根本,一切的教育都應該從教“孝”開始,這個是教育的核心,比讓孩子做題強一萬倍!遺憾的是,今天的父母只看重孩子的成績,而忽視對孩子孝道的培養。古人早就說:“百善孝爲先。”不教孩子學孝道,孩子就很難成才。現今,有些孩子做出的事情能令成人瞠目結舌,不敢相信,但如果他能有一顆孝心,他還有做這樣傷風敗德、害人害己的事情嗎?當然不能。這個問題,是最重要恰恰也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父母務必要有德行,要懂得做父母的道,這樣,孩子自然會在孩子的道上。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父母身正了,孩子自然就會跟着正。同理,今天的孩子這麼難教,父母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別說孩子不懂得父母的辛苦,跟父母頂嘴。作爲父母,想想自己,是否跟自己的父母頂嘴,是否還讓自己的父母生氣,是否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在孝,更在敬,自己對父母是否有一顆真正的恭敬心?如果這些,我們做父母的都沒有做到,又怎麼去要求孩子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