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獨一無二城市 縣市長責無旁貸

臺中市盧秀燕(右)恢復老人健保補助,減輕民衆負擔,備受肯定。(臺中市社會局提供)

前言實踐生產生活生態的三生農業,併兼顧環保、教育治安經濟發展且關注生命,進而打造一座宜居幸福城市,是縣市念茲在茲的抱負,即日起本報將在每週二推出《城市幸福力》專題饗宴讀者,一窺百里侯施政理念

衡量一個國家是否成功,世界已興起「走出GDP」浪潮,轉向創造人民幸福感。而臺灣的6都、13縣、3市,因生活型態各異,各縣市如何以人爲本,創造獨一無二的特色,在拚經濟之外,透過教育、醫療交通、環保、城市風貌層面建構在地居民光榮感、塑造城市幸福力,儼然已成爲縣市首長最重要課題

過去被用來判斷經濟好壞的指標「國內生產毛額(GDP)」,總爲人詬病充滿各類缺失。以美國爲例,儘管GDP有成長,卻掩蓋了某些地區一羣被遺忘的人,他們生活可能變得更糟糕。麻省理工學院學者夏默(Otto Scharmer)就曾指出,人們誤以爲GDP越高越好,可解決一切問題,但經濟高成長,不代表幸福感也高,呼籲應以更完整的永續指標或矩陣來呈現民衆的幸福水平。

經濟高成長 不代表幸福感高

具體而言,以GDP來衡量經濟成長,最大的問題是假設數值愈大愈好,但研究顯示,對於已開發國家,GDP數值愈高,不代表人民愈幸福。

這樣的論述,在近年來,包括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史迪格立茲哥倫比亞大學永續發展中心主任薩克斯等人,均檢討傳統GDP指標的缺失,呼籲各界包括政府智庫應改變僅以傳統GDP單一指標來衡量經濟。

完善社福環境 營造城市魅力

這樣的論點,在今年3月20日聯合國於國際幸福日所發佈的《全球幸福報告》也可看見。今年的報告顯示出,在新冠病毒肆虐全球1年後的時候,在富裕國家裡頭,疫情爆發前他們的幸福指數,是隨着年齡呈現U型變化,也就是社會新鮮人相對快樂,到了中年變鬱悶,直到跨過半百後又開始逐漸感到快樂。

但疫情爆發後,過去本來就自覺快樂的年長者,卻比起以前是更快樂,研判主要原因,有可能是這羣人在面臨全球疫情災難後,認爲躲過疫情的自己比以前更健康,因而在心情上更顯正向。換言之,幸福的多寡,與經濟的好壞並非呈現絕對的正比。而城市追求進步,脫離不了三個主要面向,分別是滿足人的基本需求、提供充沛的社會福利,創造人民自我實踐的機會。這意味着在追求經濟發達的同時,行政部門有責任探究人民對於追求美好生活,有哪些切身需求及期待,讓每一分行政資源,都能帶動城市與人民的一同向上提升。

例如,面對少子化危機,儘管主導國家人口發展政策的權責機關在於國發會,但對地方政府而言,或可從改善職場環境着手。

觀察職場上對於女性上班族生育的態度,其實不算友善,這確實導致少子化的態勢愈來愈嚴重,無論是哺集乳,或是請產假、育嬰留停假等等,屢屢傳出遭刁難的狀況。作爲地方父母官,除了要提升好的發展環境,更應進一步照顧健康的身心,讓城市能朝女性友善的方向發展。

質言之,每一座城市都是獨一無二、無可取代的,在此獨特的基礎上持續進步、精益求精,強化城市特色,找出幸福魅力,居民的幸福感必將日漸增長,並朝向偉大城市之路逐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