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母親回孃家

散文

年年陌上春草,一年容易又春天,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配合政府防疫措施,減少外出,彷彿日日樓中到夕陽,度過了一段漫長居家防疫的日子

農曆春節剛過,令人期待,百花齊放,奼紫嫣紅美麗的春天,就這樣過去了,緊接着立夏已到,端午佳節,相去不遠。

喜愛傳統的中國人,不會忘記的一件事,一年好景均須記,過年、端午、中秋不忘記,不管天涯海角總要一家團圓歡聚。端午節正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尤其想念母親親手做的糉子

民國六十五年,在大風潮的趨勢之下,隨着西部快速發展,尤其年輕一輩的族羣,都到西部尋求發展。在一本詩集裡,不知哪位詩人寫着:「鯤島好,最好是臺中。花木一年開燦爛,寒來暑往少強風佳景四時同。」看着這樣的描述,我毅然決然的,隨着浪潮,從花蓮搬到臺中定居,過着離鄉背井的生活

剛到之初,舉目無親,只能租房子。很幸運的,住了半年,受到陳江煙老師的關照,分配給他的宿舍,因爲只有二房一廳,他一家六口人住不下,轉讓給我,於是我們搬進了二十坪小小的宿舍,從此擺脫了租賃的生活,有了宿舍可住,真是高興極了。那時一位新進教師,月薪只有五千元,每月房租要一千八,而且一次繳半年的費用,扣除了房租,所剩無幾,生活艱苦可想而知。

第一次在臺中過端午節,因爲內人忙於做加工貼補家用,沒時間自己包糉子,只好到市場買些糉子應景,滿足小孩的要求。沒想到味道大大不同,軟爛油膩,仔細探問之下,方知臺中人的糉子是放在水中煮熟之故,不像母親做的糉子,用蒸籠蒸的,吃起來較鬆Q彈牙。由於方法不同,品味就大異其趣了。

每年端午,母親會做鹹糉、鹼糉和粄糉三種糉子。鹹糉、粄糉的內餡一樣,用新鮮的蘿蔔乾加上少許的肉片、香菇、小蝦皮,以香蔥香後,放在糯米里包裹,然後蒸籠蒸熟。但粄糉的米,必須磨成米漿,濾幹之後,再包餡料而成。因爲有香蔥、蘿蔔乾及蝦皮,加上糯米及竹葉香氣,真是香氣十足。母親所做的鹼糉,葉子翠綠,內容泛黃,實在可愛。所放的鹼量,都是一試再試,達到軟硬適中,再行製作而成,從不馬虎,可見其用心與細膩。

據母親說,父親不知道從哪來的勇氣(其實父親與叔父先行探過路徑)?在民國二十七年,還是日據時期,父親與小叔父,各帶着五個未成年的孩子,(最大的十一歲,小的仍在襁褓中)及簡單的行囊衣物,從新竹峨眉山區,搬到落後的花蓮(後山)謀生。乘內灣線火車到新竹車站,從新竹再轉往蘇澳,到了蘇澳已是天已黑了。無意在蘇澳過夜,從蘇澳搭夜間行駛的機動船,一路搖搖晃晃,天明纔到花蓮港。大人小孩吐得一塌糊塗,飽受折磨,比生一場大病還痛苦。下了船,還覺得忽高忽低,站立不穩,彷彿仍在船上,沉浮搖晃。簡單吃過了早餐,其實根本吃不下任何東西。休息一陣子之後,再搭火車南下,又花了三個多小時,一路飽受舟車之苦,纔到達目的地-花蓮縣境的南端富里鄉,投靠陳金雲鄉親,暫時安頓。次年又搬到永豐村租地耕田維生,由於所獲穀物不佳,再度遷居到竹田村,從此才安定下來。

雖然耕作人家的土地,租地維生,父母兄弟努力工作,省吃儉用,一家溫飽。父親除了耕田種地,還兼買賣牛隻做仲介,母親餵豬、養雞、鴨、鵝,種菜,慢慢的有了積蓄,買了一些田產,開荒墾地,生活逐漸好轉。母親又生下了三女三男,成了十幾口大戶人家,經過了十二年奮鬥。沒想到同父異母的大哥二哥,各帶了兩個兒女,離家獨立生活,丟下了七個弟妹,生活頓時又陷入了窘境。許多粗重的工作,又落在父母親的身上,三哥才十六歲,尚未成年,生活更加艱困。

父親爲了減輕家庭負擔,安排老四當木匠學徒,老五老六相繼念師範學校,免繳學費,女孩在家幫忙,老幺則分給人家領養

民國四十七年,三哥、四哥結婚娶媳婦之後,父親才帶着母親回西部省親一次。遷居花蓮二十年,忙於家務,照顧小孩,忙得不可開交,與西部父老親屬,只有書信往反問候,都無法相見,一方面沒有餘錢,另一方面,工作繁忙,沒有閒情。同時東西部相去遙遠,交通不便,無法朝發夕至,至少須兩、三天的行程,才能到達,舟車勞頓,更令人生畏。咱們家住在山的這頭,親屬、孃家,又住在山的那頭,千里迢迢,山川阻隔,只能遙遙相望,思念慨嘆!

小時候,沒見過外公外婆,在東部定居,親屬長輩不多,每逢過年,只有爸媽給的薄薄的壓歲錢。同學、鄰居小朋友常說,外公外婆給多少紅包的樂事,非常羨慕,更特別期待。

搬到臺中之後,從臺中到新竹,只須一個多小時的路程,方便許多。每到放暑假或寒假的日子,學校不用上課,就搭上長程列車,從臺中出發,經北迴鐵路,或南迴公路回到老家-富里鄉竹田村,將母親接來臺中同住,順便帶母親回新竹老家及孃家探親。那時母親已快七十歲了,外公外婆早已不在人世。母親沒讀書也不識字,只能帶母親回孃家

母親孃家,外公外婆育有四男三女,母親排行老幺,雖然是老幺,但從小便分給人家,沒在家中出嫁。四位兄長,皆有成就,家境富足,只有母親沒有進過學校讀書,嫁入農家,子女多,生活清苦。每回到母親的兄長或姊姊家拜訪,都受到熱情的歡迎,特別禮遇招待,熱情溫馨,離開也會致贈大紅包,雖覺受之有愧,但這份濃厚情誼,不得不收下,感念深深,我這個做外甥的晚輩,心存感激。

母親不識字,雖不知書,卻很明理,生活艱苦,沒有怨言,不向環境低頭,曾當選兩屆的模範母親,接受縣府表揚,受鄰里敬重,做子女的我們,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