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環境下理財業如何突破?理財收益能否符合投資者預期?業內坦言:提高投資收益越來越困難
財聯社12月14日訊(記者 史思同)“在後續的低利率環境下,以及振盪可能性加劇的背景下,理財是不是能和投資者的預期相一致,是整個理財行業都要思考的問題。”光大理財副總經理酈明直言。
低利率時代下,如何從投研能力、風險管理、科技賦能等方面持續提升競爭力,從資產端、產品端等方面多措並舉應對挑戰,成爲當前理財行業的重要議題。12月14日,華夏基金、農銀理財、光大理財、中信證券資管等多家理財機構高管圍繞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其中,農銀理財副總裁(擬任)劉湘成指出,低利率環境下提高投資收益越來越困難,在利率波動逐步加劇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產品的風險收益採取更爲靈活的久期策略。同時酈明也表示,未來潛在的變局下,要做好客戶預算管理,同時通過自身努力,以絕對收益的面貌對應絕對收益的產品。
低利率環境下提高投資收益越來越困難
隨着利率的不斷下調,理財機構正在面臨投資者風險偏好下移、債券市場資產荒、資產久期管理難題等挑戰。對此,農銀理財副總裁(擬任)劉湘成認爲,低利率時代,銀行理財機構要在資產端加強市場的研判,做好風險應對;在負債端積極引導客戶預期,嚴防風險的外溢。同時,要加強多元化投資能力建設,提升收益的彈性。
在他看來,低利率環境下提高投資收益越來越困難,在利率波動逐步加劇過程中,要更好把握債券市場變化的投資機會,根據不同產品的風險收益採取更爲靈活的久期策略。同時,通過優化固收類資產的結構、適當增備非固收類資產、適當配置跨境資產以及合理使用衍生品風險對衝工具等途徑加強多元化投資能力。
除此之外,理財機構還要積極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在做好理財業務數字化轉型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融入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等金融科技新技術,全面提升投研、營銷、交易、風控、運營等全流程多環節的智能化運營水平。
“在後續的低利率環境下,以及振盪可能性加劇的背景下,理財是不是能和投資者的預期相一致,不僅是單一的理財公司,而是整個理財行業都要思考的問題。”在光大理財副總經理酈明看來,未來潛在的變局下,需要從兩個方面做好準備:一是改變客戶的(投資者)預算,使其與債券市場業績相對應,同時讓客戶瞭解所獲取的收益根源是什麼;二是通過自身的努力,以絕對收益的面貌對應絕對收益的產品。
中信證券資管固定收益投資部負責人李棟樑進一步指出,從投資端來看,未來要做好三個研判和應對。一是要做好利率長中期趨勢的判斷,並對短期波動進行預判和防禦應對;二是尋找細分類資產收益波動回撤的特徵,把握其中賺錢的機會;三是加強居民企業金融機構行爲的研判和應對。從客戶的角度而言,他認爲,客戶的引導和培育也是國內所有理財投資最難做、也是長期未來要做的。
基金、銀行理財、券商資管等各方將如何應對
在談及低利率時代如何通過打造投研能力提升產品組合的收益時,華夏基金董事、總經理李一梅指出,能創設出更多結構化的產品,持續運用一些衍生工具和多樣化的策略方式在指數層面增強20BP,這就是新的一類資產的出現,對未來在低利率時代真正應對多資產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她認爲,當前階段,在投研能力的搭建、底層資產的搭建要精確,上一層資產的搭建要非常快速地建立宏觀的視角和資產不同類別之間交叉驗證和終端比較的視角,這對基金、理財機構的投資能力是新的命題和考驗。
“進入低利率時期以後,資本市場越來越活躍,我們的策略、組織架構、產品研發、渠道的應對、客戶的陪伴,各方面都要不斷的做適應性的調整。”談及下一步的轉型方向,劉湘成表示,一是要堅持以客戶爲中心,二是在投資決策過程中嵌入風險預算的理念,三是面向市場需求的變化調整策略。此外,轉型過程中還要堅守風險的底線,做好合規風險、市場風險等方面的管理。
與此同時,酈明也進一步透露,從銀行理財配置角度出發,低利率環境下,除了堅持淨值化方向,以及以客戶爲中心的經營理念,光大理財也在尋求一種突破的角度。
據他介紹,從投資品的考量方面,一是進行指數化的投資,理財公司應該利用指數、基金和ETF等工具提高市場給予的很多能力;二是全球化的大類資產配置是應對低利率時代的重要手段。同時從產品的角度,針對投資者差異化的需求,設計結構化產品可以兼顧投資的安全和多元資產的投資機會。
從券商資管的角度來看,李棟樑指出,券商資管在整個業態裡,是以一種絕對收益思路來驅動資產和投資的投研體系,在市場上要尋找到相對確定性,同時收益相對較高一些的機會。因此,整個投研體系要求專業化、精細化,細分到各類別的資產,打造不同的團隊和專業的小組來挖掘各類別的資產。
“最近兩年多的時間構造了幾十個‘細胞策略’,固收類,加一些轉債、加期權、加衍生品、加權益類資產等。有些策略是內部自己研發的策略,同時也會尋找外部優秀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尋求適合的策略進行搭配組合,以給投資者不錯的收益體驗。”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