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金羊網評: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畫國家形象構建中的美學思潮梳理與更新
粵港澳大灣區的美學思潮和藝術表達,一直以來都展現出了對全球文化交流的獨特適應性和連續性。藝術家們應對時代的呼喚,提出了與時俱進的藝術主張,不僅響應了全球文化的挑戰,也爲地區美學的發展指明瞭前進的方向。這些主張構築了粵港澳大灣區有序且富有活力的美學思潮脈絡,使其成爲中國畫國家形象構建的重要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的商業繁榮和歷史上的對外開放性,在新時代背景下,進一步爲構建和傳播“國家形象”提供了廣闊且多元的展示平臺。這個具有地理優勢、悠久歷史和經濟活力的區域,孕育出的中國畫,以其深厚的文化連貫性和豐富的人文資源,成爲展現國家形象和傳遞文化自信的重要媒介和載體。打造國家文化形象是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關鍵途徑,對於增強文化自信和深化中西文化融合同樣具有重大意義。
廣東美術發展的歷史回顧與美學思潮演變
早在十三行時期,廣州作爲全國唯一的對外通商口岸,不僅引入了西洋畫和寫實繪畫技巧,而且通過“外銷畫”——即商品畫的國際貿易,促進嶺南美術與世界美術建立起聯繫。這些外銷畫吸收了大量新技術,畫家們融合了中國工筆畫法和西洋畫技巧,創作出既具有中國地域特色和民俗風情,又帶有西洋風格的藝術作品,以更好地迎合市場需求。這些作品不僅滿足了西方對神秘東方國家的好奇心,也作爲一種流行的旅遊紀念品銷往歐美市場。繼此之後,到了20世紀上半葉,嶺南地區的畫家努力推動了傳統美術與現代美術、精英美術與大衆美術之間的有機融合。以高劍父爲首的嶺南畫派積極“走出去,引進來”,到印度、日本等地學習交流,並在多國推廣中國現代繪畫。他們提出了“折衷中西,融匯古今”的藝術主張,並通過“抗戰題材”作品承擔特殊的歷史使命。此外,在嶺南畫壇中的國畫研究會,其成員致力於維護和弘揚“國畫宗風”的理念。這一切表明,當時的廣東在跨文化藝術互鑑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不僅融合了中國畫的傳統與現代、革新與保守的多元美術現象,而且在東西方藝術的交流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促成了一個完整的藝術生態系統。這種多元藝術思潮的共融,爲當地中國畫的發展提供了全面的技術、觀念和主題支撐,併爲中國畫的未來開闢了無限的可能性。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美學探索和藝術實踐主要聚焦於“爲人民服務”和“人民性”的核心理念。廣東畫家們通過中國畫反映了新中國的建設與發展,生動描繪了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態和社會建設的具體行動。20世紀50至60年代,關山月創作了一系列展現新中國建設的畫作,如《新開發的公路》《山村躍進圖》《煤都》等。黎雄才創作的《武漢防汛圖》和《信陽南灣水庫》等系列寫生作品,充滿了對現實生活的關注和對新中國建設熱情的表達。直至20世紀70年代,畫家們如符羅飛的《工廠一角》,楊之光的《一輩子第一回》,樑世雄的《歸漁》,陳金章的《莊稼漢》,林墉的《好得很——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以及陳章績的《春鬧葵鄉》等,通過作品積極參與到了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之中。他們的畫面以鮮活的人物形象和生動的場景,展示了新中國農民的生活變化和精神面貌。廣東畫家之所以能夠迅速適應新中國文藝的理念和要求,投身於現實主義題材的創作,並展現出卓越的繪畫技術,得益於該地區深厚的繪畫技術底蘊和開放的文化氛圍。這使得嶺南地區的畫家們在新中國文藝政策的推動下,能夠充分發揮自身長處,爲中國美術現代化進程做出重要貢獻。
20世紀80年代的廣東,在改革開放政策和藝術新潮流的雙重作用下,現代城市空間的變化重塑了藝術形態,傳統與現代的界限變得模糊,商業美術、大衆美術、精英美術的邊界被打破。中國畫界孕育出了諸如“大阿龍”畫會、廣東快車等具有實驗性質的水墨創作羣體。還有黃一瀚、陳新華、李勁堃、方土、周湧等一批對舊有中國畫模式不再滿足的青年,質疑“泛嶺南畫派”的技法和形式,他們聯合起來共同提出了“後嶺南”概念。自1991年提出該概念,及其之後十年的不定期展覽活動,他們對嶺南畫壇的傳統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引發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同時,在廣東最早興起了都市水墨和城市山水畫的藝術活動,也在尋求中國畫的新路徑。1990年至21世紀初在創新求變的信念指引下,李勁堃提出了“再折衷”的理念,結合東方精神內涵與油畫視覺特性,探索新的藝術發展方向。廣東藝術家致力於從全球視角探索中國水墨和中國畫的發展方向,他們積累了豐富的世界藝術文化知識,並逐漸將焦點轉向本土文化,以構建獨特的文化立場與世界進行對話,這成爲新時期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階段。
2016年,李勁堃再次提出新的藝術主張:“直面當代、立中研西、以古鑑今”。他認爲新的社會生活和環境爲美術創作者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美術家應關注社會大局,並承擔歷史責任。美術家們需與時代同步,引領並探索藝術新領域。“直面當代”意味着中國應自信地面對世界的變化,平視並利用這些變化。“立中研西”表明中國藝術已有獨立體系,不再需要在中西之間尋找平衡,而應從中國立場研究和借鑑西方藝術。“以古鑑今”則強調了中國美術歷史對當下美術發展的重要性,歷史是當下發展的參照標準和里程碑。以“直面當代、立中研西、以古鑑今”爲核心的美學思潮推動了中國畫的創新與發展。這一新理念及其在多元藝術語境中構建國家形象的治學精神,爲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畫構建國家形象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國家主題美術工程與共融精神
粵港澳大灣區作爲全球海運的重要樞紐和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帶,不僅積累了寶貴的發展經驗,也塑造了獨特的地域文化。這一區域的產業協作、國際交流、開放性質和創新精神,共同營造了一種文化氛圍,這種氛圍促進了地域文化的導向性、共識性和凝聚力,並鼓勵了創新文化的包容性、多樣性和開放性。這樣的文化環境不僅豐富了國家形象的展示,也深刻影響了人們的審美觀念和價值選擇,爲中國畫創作提供了豐富素材和獨特視角。正是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直面當代、立中研西、以古鑑今”這一藝術主張提倡繼承傳統的同時吸收國際視野,爲中國文化的現代表達和國際對話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時,鼓勵中國畫在維護傳統美學的同時,積極探索和反映當代社會的現實,以及在新時代的國家主題和文化自信。中國畫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創新,呈現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理念,通過藝術作品展現東方的人文精神和美學特色。粵港澳大灣區的實踐證明,文化的共融精神和均衡發展對於國家主題美術工程的成功至關重要,爲中國畫在構建國家形象方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靈感。
近年來,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衆多畫家積極參與了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等部門發起的一系列國家歷史題材主題美術創作項目,其中包括“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型美術創作工程”“中國共產黨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畫家們通過藝術講述中國的故事,傳遞中國的聲音,展現了他們對歷史傳統的秉承。與此同時,廣東省內的相關部門和組織也推進了一系列本地主題性美術創作工程。如2018年,廣東省委宣傳部和廣東省文聯等部門共同主辦了“大潮起珠江: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全國美術作品展”。在這次展覽中,廣東山水畫名家集體創作了大型中國畫長卷《珠江勝景圖》,該作品全長近60米,分爲三卷,展現了珠江流域從源頭到入海口的壯麗景色。上卷《珠源巒脈》由方土團隊描繪珠江源頭的山巒和雲霧;中卷《雲涌珠江》由許欽鬆團隊創作,表現珠江的雄渾氣息;下卷《盛世珠江》由李勁堃團隊繪製,描繪廣州等珠江下游現代化城市的景象。這一作品的創作旨在展現南粵大地在改革開放40年間取得的輝煌成就。爲了進一步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的融合發展,廣東省着手建設了集廣東美術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廣東文學館“三館合一”項目。該項目於2024年4月28日正式開館,不僅展出了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歷時一年半籌備的“廣東改革開放實踐題材美術創作工程”的美術精品,還展出了近年來由文化和旅遊部、中國美術家協會組織創作的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國家主題性美術創作工程以及廣東省新時代主題美術創作工程等重要作品,集中反映了新時代社會的風貌和發展成就。
爲了增強文化認同感並凝聚港澳臺同胞對祖國的共同情感,廣東畫院於2021年特別邀請了來自香港和澳門的美術協會主席參與創作了大型系列主題作品《南國的風》。這一項目不僅積累了在粵港澳大灣區進行藝術合作的寶貴經驗,而且也通過邀請香港、澳門及臺灣的藝術家共同創作《南粵先聲》和《百花齊放》,集體呈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鉅變。
創新美學理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美術發展
十三行時期的廣州,西畫的傳入、寫實繪畫和寫生技巧的精進,商品畫的對外貿易,使嶺南美術早在中國近代歷史中就與世界連線。20世紀初期,以高劍父爲首的嶺南畫派提出“美術革新”與中西藝術融合,並通過“新國畫運動”中對藝術的現實性、大衆化以及教育功能的倡導,開啓了中國傳統繪畫向現代轉型的新篇章。在新中國時期,在“爲誰畫”“畫什麼”“怎麼畫”的問題上,關山月、黎雄才、楊之光等一批廣東畫家以實際行動和飽滿的熱情投身於文藝中的“人民性”關懷。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後嶺南”所倡導的藝術理想、“都市水墨”所揭示的全新題材和視角,以及“城市山水畫”所體現的人文精神等,共同映射出中國畫藝術在全球化語境中展現的開闊視野。這些探索彰顯了對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美學的創新性融合,豐富了跨文化藝術交流的內涵。“直面當代、立中研西、以古鑑今”這個新時代產生的藝術主張,是在當代性、文化場域、創新方法論三個維度中,爲中國畫國家形象的構建提供了獨到的理論支撐和實踐路徑。同時,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大灣區主題的展覽和灣區城市羣的連線,一同爲“人文灣區”的特質和發展提供了形態定義。
在粵港澳大灣區美術發展的豐富歷程中,一系列創新美學理念的不斷涌現和實踐,不僅塑造了區域美術的獨特風貌與地域文化特色,而且標誌着粵港澳大灣區美術發展的關鍵轉折點。這些理念成爲推動地區藝術前行的關鍵力量,尤其在新時期構建中國畫國家形象以及促進文化創新和交流方面,其影響力日益顯著。(金羊網 文/林楊傑 李勁堃)
作者簡介:
本文第一作者林楊傑系廣州美術學院講師、三級美術師;本文通訊作者李勁堃系廣東省文聯主席、嶺南畫派紀念館館長、廣州美術學院二級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注:本文系2023年中國文聯理論研究部級課題項目“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的中國畫國家形象構建研究”資助階段成果,項目批准號爲: ZGWLBJKT202313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