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天秤與布拉萬是否有藤原效應 氣象局啓動追風計劃
天秤與布拉萬雙臺進逼臺灣,中央氣象局啓動追風計劃,21日派ASTRA飛機拋出大氣偵測探空儀,調查兩個颱風可能出現的藤原效應(Fujiwhara Effect)。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表示,這次追風計劃,投下15個「投落送」(Dropsonde,大氣偵測探空儀),除了例行性的颱風觀測,也將調查兩個颱風之間是否有藤原效應。
▲中臺天秤14時30分發海警 最快22日8點半發陸警。(圖/取自中央氣象局網站)
鄭明典表示,預測颱風不能僅靠衛星雲圖,因爲颱風外圍環流的作用力範圍遠大於衛星雲圖呈現。
他說,天秤颱風外圍環流已碰觸到中央山脈,而藤原效應是指2個在洋麪上臺風的交互作用。鄭明典指出,中度颱風天秤和輕度颱風布拉萬有交互作用,但是詳細的數值卻沒人知道。
▲天秤與布拉萬是否有藤原效應?或許「投落送」能提供解答。(圖/取自氣象局)
「追風計劃」全名爲侵臺臺風之飛機偵察及投落送觀測實驗(Dropwindsonde Observation for Typhoon Surveillance near the TAiwan Region (DOTSTAR))。
相關數據將由「投落送」回傳,收到資料後輸入電腦,再以模型計算。執行追風計劃的臺大學者林博雄表示,上午8時已派出ASTRA飛機,繞行天秤颱風周圍200公里處1圈,丟出「投落送」,預定22日再執行1次。
國科會於2002年8月起提供補助,進行由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吳俊傑教授主持的「颱風重點研究」(Priority Typhoon Research)。此研究除了跨部會,也需要臺美兩國跨國合作、並由我國研究人員主導的國際研究計劃,首要研究項目是以「全球衛星定位式投落送」(GPS Dropsonde)進行飛機觀測,可望增進學界對於颱風動力理論的瞭解,提高臺風路徑的預報準確度。
此研究乃是西北太平洋地區自1986年以來,首次以飛機及投落送偵察颱風環境結構的觀測實驗,成果可作爲我國及各國未來擬定飛機觀測策略的重大指標,亦有助於推動策略性(標靶)颱風觀測(adaptive observation/targeted observation)、提升資料同化(data assimilation)研究能力,可說是颱風基礎及預報研究的火車頭先驅實驗。
此計劃將使用ASTRA飛機與機載垂直大氣探空系統(AVAPS)設備,以每架次五小時時間直接飛到颱風周圍43000英呎的高度投擲投落送,取得颱風周圍關鍵區域的大氣環境資料,作爲颱風預報及颱風研究的參考。此計劃從2003年至今,已針對42個颱風完成55航次之飛機偵察及投落送觀測任務。
氣象局指出,藤原效應(Fujiwhara Effect)是指兩個距離不遠的大氣漩渦,因爲渦度、質量及相對位置不同,而互相影響的狀態;兩個颱風可能互繞,還可能產生合併、分離、拉伸等現象。
如果兩個颱風靠近至1,000公里左右時,它們將相互繞着相連的軸線成環狀作反時鐘方向旋轉,旋轉中心的位置,由2個颱風的相對質量及颱風環流的強度來決定。旋轉時通常較小的一個走得快些,較大的一個走得慢些,有時2颱風亦可能逐漸合而爲一,日本氣象學家藤原先生最早研究此種雙颱風交互作用現象,故稱此現象爲藤原效應。
●漢翔Astra飛機基本資料(圖片取自:http://typhoon.as.ntu.edu.tw/DOTSTAR/tw/intro/equip.php)
機型:以色列IAI公司Astra雙引擎噴射機(美國灣流公司100改良型)飛行時數:6小時(外加一小時安全備用)巡航高度:43000英呎巡航速度:720公里/小時漢翔組員:3人研究團隊委派組員:3人儀器:機載垂直探空觀測系統(AVAPS)、衛星電話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研製成功最新型機載投落探空儀(dropsonde)-圖片取自:http://typhoon.as.ntu.edu.tw/DOTSTAR/tw/intro/equip.php
此一設備可由飛機載至氣象資料嚴重缺乏之海洋上空投下,用以量度大氣之氣壓、溫度、溼度以及水平風速風向之垂直分佈,對於改進颱風路徑和強度之數值模擬預報準確度可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