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看不到願景!張榮豐談新南向:應紮實調研
▲爲避免經濟過度依賴中國,新南向政策成蔡英文政府的重點政策之一。(圖/東森新聞提供)
《新南向週年挑戰》系列一
文/蔡百蕙
前言:520將至,作爲新政府執政週年的亮點政策「新南向」,重要性爲何?又將如何影響國家發展?本系列報導將從政策規劃、執行週年檢討和重點目標國家最新發展等面向,探討「新南向」政策可創造的潛在機會與影響,崛起中的南向18國,爲何是能夠帶動臺灣向前進的解方。
臺灣企圖以南向取代西進,第一次的嘗試發生在1992年,當時操盤的前國安會副秘書長張榮豐,是受到前總統李登輝依賴的重要國安幕僚,歷任兩任總統,縱橫國安系統13年,外界認爲著名的「兩國論」是出自他和現任總統蔡英文(時任陸委會主委)之手,研擬十八套劇本解決臺海危機的也是他。
《東森新聞雲》獨家專訪張榮豐,從政策的戰略佈局,以及當年規劃南向政策的經驗切入,深度解讀新政府的「新南向」,同時更爲「新南向」提出諍言。訪談中張榮豐數次強調,僅管如今在野,但心繫臺灣發展,有時候觀察時政有感,爲了臺灣,覺得不得不言,「這是我對臺灣的commitment。」
「新南向跟8800億的前瞻基礎建設有同樣的問題,都是沒有願景、沒有做調研。」張榮豐指出,周延的策略規劃,首先要確立願景,而願景就是以紮實的調研資料爲基礎,結合國家、執政黨和領導人的核心價值,發展出未來政策完成時的圖像。
對於所有的政策制定,張榮豐有一套國安慣用的戰略佈局思維和作法,強調第一步紮實調研的重要性,「一定要有一羣人,真的去做好調查研究,」才能描繪出願景,「其實我們臺灣對於未來的政策都沒有願景的概念,願景確定了,再倒推,看需要什麼政策工具去執行,沒有願景,就看不到完成的那一天會長什麼樣子。」
受限大環境,首次南向失敗收場
然而,1992年首次提出南向政策時並未成功。張榮豐自我分析,當時的臺灣熱錢氾濫,很多夕陽產業又無處可去,於是就想去中國,「可是1992年的中國其實不是很成熟,中國市場真正可運用廉價勞動力的時間是在1994年,因爲放棄計劃經濟,且實施人民幣並軌,大幅貶值等,讓加工出口有國際競爭力,帶動了中國的崛起。」
僅管90年初興起了第一波的中國熱,卻也衍生了「臺流」的現象(注)。在投資環境尚未成熟的情況下,許多臺商投資失敗以後卻又回不來,「很多人還是往中國跑,又禁不了,纔想到用南向來分散這一股大陸熱。」
結果,在中國市場仍具強大吸力時推動南向,以致南向未果。張榮豐認爲,92年的失敗也與政治角力有關,當時李登輝的權力其實並不穩固,前行政院長郝伯村直到1994年才下臺,此外,當時經濟部也非常排斥南向,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政務系統並未全力支持。
「那時南向沒有成功,進入中國的死了一批臺商,就變臺流,那個年代大概是這樣。」
時隔25年,如今國際環境大變。一位曾負責民進黨國際與兩岸事務的人士表示,現在推動南向是大趨勢之所在,中國的經濟在下修,許多產業有出走的壓力,又正好遇上東南亞的回春和印度的崛起,同時有兩股力量在牽引,此刻發展新南向,可謂水到渠成。
對如今佔有大環境優勢的新南向,張榮豐忍不住提出建言,應把握機會好好規劃,臺灣總是把東南亞看做鐵板一塊,其實每個國家都不一樣,「現在的新南向應該記取1992年時的失敗,做很紮實的調研,老實說,當時沒有能力做那麼大規模的調研。」
▲有上萬家臺商投資的越南是新南向七大重點國之一。(圖/翻攝自Librestock圖庫)
檢視當前的政策調研,大多就是找一些GDP等經濟發展資料,但張榮豐認爲,真正戰略規畫需要的調研,是目標國的政府組織架構、決策模式、重要人脈等等,例如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的決策模式是什麼?親信是誰?「這些如果不知道怎麼打得進這個國家,不可能!」;「這些我們都沒有下狠功,臺灣不要說印度,往東北走一點,琉球我們都不太瞭解。」
「在這種情況下要去做新南向政策,就是大家分錢哪,把項目報上來,就這樣。」
盤點現況,掌握未來趨勢
張榮豐直指,目前的新南向也對未來的環境評估不足,「政策規劃都是在因應未來,」例如未來10年國家人口會如何變化?有哪些新知識正在發展?全球化又會如何影響?政策內容看不到對未來環境的確實評估。
由於人口是統治的基石,在所有未來趨勢中,他表示,人口變化對政策考量至爲重要。臺灣在2017年已邁入高齡社會,到了2025年,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20%,就成爲超高齡社會,持續老化到2028年,屆時,1個老人背後支撐的年輕人會少於3,「這個社會就沒辦法運作,勢必要有移民,」現在又少子化,生小孩來不及。
於是,到底東協哪些國家還有人口紅利?又要和這些國家建立一個什麼樣的關係?都和臺灣快速老化的人口趨勢有關,「可是現在移民政策卻很消極,是用陸配、外配來補,沒有整套的移民政策。」
此外,在一定要有移民的情況下,卻無任何對文化衝突調適的機制,「所以我們是一個很不友善的國家,到2028年社會無法運作時,還有人口紅利的東協國家也不多了,大概只剩菲律賓和印尼。」
張榮豐直言,政策規劃如果沒有看到這些重要趨勢,他很難想像政策規劃出爐時的圖像,「等到南向政策推動了,或者公共政策做好了,其實人口都已經轉變了。」
「現在普遍林全政府可以看到的就是這個問題,其實馬英九的自由經濟示範區也是,喊個口號大家就去搞項目,都沒有畫願景。」在他眼中,缺乏願景目標的政策就只是口號;對未來環境沒有評估的政策,包括現在大力宣傳的前瞻基礎建設,也就談不上前瞻。
真的不夠前瞻嗎?近一年來,蔡政府對新南向的藍圖有以下描述。
民進黨新南向政策的首次提出,是在2015年的9月,當時身爲民進黨總統參選人的蔡英文,在民進黨舉辦的外交使節酒會上正式宣佈,民進黨將在未來推動「新南向政策」,她表示,將強化對東協和印度的整體關係,並在貿易投資的面向之外,推動雙方民間交流、文化、教育研究等多方面的連結,發展多元、多面向的夥伴關係。
接着,直到去年8月,在由總統蔡英文召開的對外經貿戰談會議,正式提出《新南向政策綱領》,《綱領》中揭示的政策願景,是要建立抽象的「經濟共同體意識」。問題是,從歐洲共同體1957年成立算起,歐洲整合60年來仍不斷有反對聲浪,英國尚且在入歐40年後選擇脫歐。一位過去曾長期負責民進黨國際事務的人士都直說,這樣的願景是學者唱高調的語言,沒有意義。
如今,1年多過去,張榮豐總結,執政黨從上到下,包括總統蔡英文,仍未喊出經過紮實調研、納入未來趨勢、結合領導人與國家核心價值的新南向的願景,「因爲那(新南向)是一個口號,一個競選的口號。」
注:「臺流」泛指滯留在中國大陸等待機會的失意臺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