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槍炮、病菌與美中臺「新四角關係」

文/廖士鋒 圖/多維TW提供

美國生理學家戴蒙(Jared Diamond)探討人類社會發展史的名著《槍炮病菌與鋼鐵》,該書書名恰爲臺灣開年以來的發展大勢寫下注腳: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國民黨主席補選接踵而來。加上各種因素衝擊,左右臺灣命運的國際政治格局有了明顯變化。影響臺灣最巨的大國關係,是中美關係,再加上臺灣本身,就構成了「美中臺三角」;但臺灣這一「角」還可拆解成民進黨與國民黨兩方,若從「四角」結構來看這段時間的「美中臺關係」,有助於勾勒出2020年春季以來的格局變化。

三重因素下的「四角」變形

先看中美關係。雙方在臺灣總統大選前,已幾乎要簽訂貿易戰第一階段協議,1月15日訂約後,看似從瀕臨破裂的局面中和緩了下來。但中國大陸隨即爆發大規模新冠肺炎疫情,雙方在病毒來源與名稱上有諸多齟齬。再加上美國大選將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不斷把中國大陸搬出來作爲政治箭靶,中美關係令人捏把冷汗。

美臺之間則不一樣。美國在大選前就對民進黨政府有諸多支持,選後更通過《臺北法案》(TAIPEI Act)聲援臺灣的國際處境,近期《臺美防疫合作聯合聲明》也是雙方氣氛融洽的象徵。就美國和國民黨關係而言,與美方關係良好的江啓臣當選黨主席後,美國隨即發來賀電,而國民黨恢復設立駐美代表處一事,也已箭在弦上,新任黨務主管更有專門經營對美關係者。相較此前的彼此冷淡,未來雙方關係應會升溫。

至於兩岸關係,蔡英文以817萬票勝選後,並未能在其所謂「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八字箴言策略下與中共修好,反因蔡英文接受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專訪時提出「我們已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們叫自己中華民國臺灣」,受到中共強烈不滿與抨擊。

此外,民進黨政府的防疫政策,優先針對大陸人士與兩岸來往,加上副總統陳建仁等黨政要人不斷質疑中共疫情透明度,更讓北京透過官媒,密集痛批臺灣「以疫謀獨」,令雙方關係雪上加霜。

國民黨則是在敗選後面臨極大的內外壓力,不少人檢討九二共識適用性,並認爲應該對中共更加強硬及清除黨內的「買辦」階層,以颳去國民黨的「紅統」標籤。在改革、改組潮流中,江啓臣的當選並未收到中共循例拍來的賀電,國共兩黨關係遂從友善轉趨冷淡。

最後是臺灣內部國、民兩黨的關係。兩黨在大選前呈相互廝殺的態勢,幾乎天天重炮互擊;但選後國民黨改組,江啓臣就職演說並未提九二共識,還獲得民進黨主席卓榮泰表示「肯定」。兩黨在防疫與紓困政策上,也沒有太多異見,迅速通過立法,敵對關係似見趨緩。

四角風險提升與國民黨的微調

至於四角當中的六組關係變化,顯然是由論述方向與互動所牽引而有所變化(見圖)。從中可以發現,主要的變動方,其實是國民黨。如同本刊此前所分析的,國民黨「蔡英文化」,等於把自身挪移到接近民進黨的位置後,原先的長方形變成了更像三角形的梯形,基本上又回到了美中臺「三角」的結構中。

那麼,這個結構有什麼問題呢?主要是,從目前來看,國民黨與民進黨都跟美國友好,同時與中共疏遠,使得中共幾乎成了三角賽局理論所說的「孤雛」,也就是對現狀最爲不滿的一方。但是處於美中臺實力最弱一方的臺灣,面對中共的不滿,一直沒有做好迴應,最終很可能必須承受三角賽局的不利後果。

一個跡象是,近日兩岸軍事緊張猶勝先前。2月以來,中共軍機繞臺至少有4次之多,甚至還有夜航訓練;而美軍也在3月中旬於南海組織遠征打擊羣(ESG)聯合演練,亮劍意味濃厚。就臺灣而言,更爲重要的是3月金門海域發生了兩起以上的兩岸海域對峙,甚至有零星暴力事件,這些都說明,兩岸關係是美中臺三方的最大受力點。

國民黨方面,身爲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國際關係博士的江啓臣也必然知道,國民黨的位移,已造成臺灣內部失去平衡美中臺三角的第四角力量。他當選後,已逐漸調整競選期間比較強硬的言論,轉而在就職後的數個場合釋出一些與民進黨區隔訊號,也作爲對中共的善意。

例如,3月11日江啓臣主持首場中常會時,稱國民黨敗選不代表九二共識有問題。3月17日江啓臣參加洪秀柱的「護憲保臺論壇」節目,又說出「我們出生在臺灣,但是在血緣文化上都跟中國有關,所以基本上,我是臺灣人也是屬於中國人」,對黨內帶來一定的震撼。

國民黨的改組,此前受到不少「民進黨化」的批評;現在看起來,江啓臣有意在美中臺四角關係中尋求重新定位國民黨的契機。除了「中國人」認同宣示之外,他在兩岸主張上,表示九二共識的本質是求同存異、擱置政治爭議或主權爭議、展開兩岸功能性交流,更說「站在兩岸和平目標,對於兩岸未來可以賦予更多想像。除了臺灣,大陸那邊我們也希望大家能夠更有想像空間」。江啓臣的調整能否爲國民黨在四角關係中尋得新定位提供助力,值得關注。

檢視四角本質 審思臺灣戰略

回過頭來看,上述四角關係變化觀察,是以近2個月的時間爲界。但是若要進一步瞭解此四角關係,甚至是判斷髮展方向,仍要分析它們的本質。

就中美關係而言,兩國在國際體系裡的競逐,究竟是否爲零和遊戲?目前依然衆說紛紜。但雙方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類全球緊急事件,都沒能達成合作,甚至大打輿論戰,再加上美國大選的因素,讓中美關係充滿緊張的敵意。不過,其間最微妙的當屬臺灣問題,中美依各自利益而進行的博弈,臺海雖是可能的火藥庫,卻也是中美最有可能達成「交易」的區域

循此思路可知,美臺關係最爲詭譎。美臺雖然友好,但《臺北法案》僅支持臺灣成爲「不以主權國家爲參與資格」的國際組織會員,並在其他適當組織中取得觀察員身份;此外,臺美自由貿易協定(FTA)議題,也正受到美豬美牛更大的叩關壓力。簡言之,美國對臺灣的友好,是有底線和要求的:底線就是不承認臺灣爲主權國家,要求就是經貿利益。

至於對臺灣最爲關鍵的兩岸關係,本就具有權力不對等的本質。孟子所說的「以小事大」雖常可見於相關評論,但對臺灣來說,心態上的優越感難以放下,各黨和民意也越來越不願意好好面對兩岸關係,甚至在對外政策上,選擇越發激烈地對抗北京。因此,臺灣成了美中臺關係的主要的壓力承受方。

由此回頭檢視國、民兩黨關係,短期雖然看似融洽,但兩黨關係本質是針對執政權的零和競爭。無論如何,2022年地方首長選舉以及2024年總統大選,藍綠終究要正面對決。

那麼,民進黨和國民黨都應該理解,不論是中美、兩岸間的脫鉤或新冷戰,皆不會是臺灣的利基,反倒可能加劇風險。懂得對美「以小事大」的臺灣,也應思考,如何換個角度評估並找尋機會修補兩岸關係。當臺灣失去平衡的意願與能力時,主體性跟安全性即是空談。大選已結束,疫情也終會過去,但臺灣在區域格局變動下的挑戰纔剛開始,民進黨和國民黨都無法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