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促大宗商品“退燒”

5月份以來,國務院和各部委多次召開會議討論大宗商品問題,並出臺了多項政策落實“保供穩價”。由於政策執行到位,疊加市場需求放緩以及全球流動性邊際收緊等因素,目前大宗商品價格出現“退燒”跡象

按照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的數據,6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環比回落0.5個百分點,已經連續兩個月下跌。除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外,其他行業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出廠價格指數均由升轉降。目前,螺紋鋼熱軋卷板、銅的價格較5月中旬的高點分別回落幅度超過10%,鋁的價格回落超過5%。其中,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庫存量止跌回升,煤炭和成品油庫存量雖繼續減少,但降幅有所收窄。

從需求角度來看,一是季節因素,6月份往往是需求淡季,7月份南方進入持續高溫天氣也會影響項目施工,需求受到壓制。二是國內經濟恢復由快速反彈期進入平穩恢復期。6月份製造業PMI出現小幅回落,雖然需求依然在增長,但製造業生產擴張步伐有所放緩。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環比持平,新訂單指數出現回落。

供給角度來看,國家有關部門開始向市場投放儲備物資,已完成首批10萬噸儲備銅、鋁、鋅投放,這有利於緩解大宗商品的供給緊張。隨着海外疫苗注射的鋪開,大宗商品出口國的生產以及國際航運能力也有望逐步恢復。

從全球貨幣政策角度來看,進入6月份以來,已有多個國家陸續啓動加息進程。美聯儲也上調了超額準備金及隔夜逆回購兩項貨幣利率。隨着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的增強,預計未來幾個月其他國家央行將會有更多的貨幣邊際收緊動作。由此,支持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貨幣金融因素在逐步弱化

從保供穩價的調控政策來看,5月下旬以來,國家一是提高了部分鋼鐵產品出口關稅,督促煤炭企業確保安全前提下增產增供,抑制“兩高”項目盲目上馬;二是就涉嫌操縱市場、哄擡價格等問題約談重點行業企業及協會;三是建立了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定期會商機制。政策組合拳一方面緩解了供需矛盾,另一方面抑制了市場的炒作情緒

另外,從市場預期角度來看,隨着大宗商品價格指數的轉跌以及庫存的提高,5月份之前市場對價格單邊上漲的預期被打破,大宗商品價格進入相對穩定的調整階段

總之,在需求、供給、貨幣、調控政策等多方因素影響下,大宗商品市場的供需矛盾出現緩解,市場預期發生變化,最終價格趨於平穩。不過,從全球經濟復甦的角度來看,大宗商品價格依然有較強需求支撐。

作者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